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2020-03-27 10:18王铮曹华徐正顾永福祁伟
颈腰痛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曲度融合术椎间隙

王铮,曹华,徐正,顾永福,祁伟

(解放军第359医院脊柱关节外科,江苏 镇江 212001)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在影像学上表现为3个及以上节段连续或不连续的颈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以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MCSM患者的脊髓及神经受压广泛且严重、病情复杂多变[1],首选手术治疗。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对于脊髓前方压迫可进行直接减压,恢复颈椎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且可针对MCSM患者不同病变节段进行灵活处理,具备较好的临床优势[2]。本研究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MCSM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MCSM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45-70岁,平均61.2岁;病程13-70个月,平均25.6个月;经MRI检查,病变节段分布为:C3~626例,C3~79例,C4~713例。主要临床表现:颈痛、不适或僵硬感,上肢麻木,持物不稳,Hoffmann征及Babinski征阳性,有踩棉花感,大、小便障碍等,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中的MCSM诊断标准[3]。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将颈肩部位垫高。左侧胸锁乳突肌前斜切口入路,以两侧颈长肌为安全标志线。依据C臂机将减压节段椎体进行定位并充分暴露。以C4-5、C5-6、C6-7节段为例,若C5-6和C6-7节段脊髓压迫严重,而C4-5脊髓压迫稍轻,则对C4-5节段行椎间盘切除+Cage融合术,C5-6和C6-7两节段行椎体次全切除术。C4-5节段:清除椎间盘、后纵韧带与增生骨赘,在进行彻底减压后,使用刮匙将软骨终板刮除至骨面渗血,将上下骨性终板保留。在椎间隙将Cage试模植入,其大小、形状需与椎间高度及形状保持相一致。取出试模之后,将应型号的人工骨或减压时切除的自体骨植入Cage融合器,并一同置入椎间隙内。C5-6、C6-7节段:在彻底减压后,以枪钳将椎体增生骨赘和后纵韧带咬除,对C6椎体做次全切除,并植入自体骨钛笼做椎间融合。对C4-7椎体前缘以螺钉钛板固定。经C臂机确认固定效果满意后,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

术后患者平卧中立位,常规术后抗感染治疗,术后24~48 h将引流管拔除,需常规佩戴颈托8周。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2)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JOA恢复率=(术后JOA-术前)/(17-术前)×100%。恢复率80%以上为显效,79%~50%为有效,49%~25%为一般,<25%为无效。(3)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根据颈椎X线侧位片对患者的颈椎曲度进行评定,测量后凸节段最上椎的上终板及最下椎下终板间的Cobb角,Cobb角>5°为颈椎前凸,Cobb角在-5~5°之间为颈椎曲度变直,Cobb角<-5°为颈椎后凸[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2.5~5.6 h,平均4.3 h;术中出血量325~1120 mL,平均(605.20±112.15)mL。其中2例术后出现声音一过性嘶哑,1例患者出现呛咳,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个月内所有患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术后12个月X线片均显示融合节段植骨部位融合,脊柱稳定,无高度丢失。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7 d、6个月及12个月的JOA评分显著提高(P<0.01);与术后7 d相比,术后6、12个月的JOA恢复率为显效、有效的例数明显增高(P<0.01),见表1。所有患者术前颈椎曲度为(15.28±1.85)°,术后7 d恢复至(19.15±2.98)°,术后6个月为(19.16±2.76)°,术后12个月(19.20±2.80)°;与术前比,术后7 d、6个月及12个月患者颈椎曲度明显升高(P<0.01),但术后各时间点颈椎曲度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变化

注:与术前比较,**P<0.01;与术后7 d比较,△P<0.05,△△P<0.01

3 讨论

MCSM疾病其神经受累范围较广泛,且病变节段椎管显著狭窄、病情复杂[5],其前路减压手术有椎体次全切除术和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两种,相对而言,前者的减压效果彻底,但若对多节段均予以次全切除,椎体前中柱受过多破坏,且较长的钛笼与植入物可形成较长的力臂,使螺钉压力增加,易引起植入物移位、内固定失败,颈椎曲度消失[6];而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可视范围有限,操作空间受限,且对椎体后方的减压操作有难度[7]。

本研究则依据不同节段的受压情况,灵活运用分节段减压融合术,退变程度严重的节段予以椎体次全切除术,而退变程度稍轻的节段则行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不仅保障了减压效果的可靠性,同时对颈椎曲度和内植物稳定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术后患者的颈椎曲度、椎间植骨高度、JOA评分均显著提高,疗效可靠。分析其原因:一方面,避免了对所有节段的椎体前中柱结构均进行破坏,提高了减压节段的稳定性,且增加了融合接触面,有助于植骨融合,避免内固定失败;另一方面,通过术中适度撑开椎间高度和生理前凸,颈椎生理曲度可得到了良好恢复[8]。

笔者关于手术操作有以下体会:(1)应仔细研读术前影像学资料,分清何为压迫较重与较轻的节段,对制定手术步骤非常重要;(2)尽量选择较短的钢板,位置要准确,不能超越椎间隙固定在上一节段或椎间盘内,应注意维持融合节段的高度和颈椎生理弧度,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3)术中操作时,尽量减少对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在开槽时注意保护骨槽上、下骨性终板,尽可能多地保留减压节段中部的椎体,以提高植骨融合率。

猜你喜欢
曲度融合术椎间隙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