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派诗钟对仗之浅识

2020-03-28 04:34
对联 2020年1期
关键词:折枝法式前辈

陈 莪

陈海瀛(无竞)《希微室折枝诗话》一书中,在『折枝法式』第四条动静有别下说,动字宜对动字,静字宜对静字。如『读书』对『沽酒』,『游山』对『看月』,『读、沽』皆动字,故可相配。若以『读书』对『名酒』,『游山』对『好月』,『名、好』皆静字也,则与『读、游』不谐。再如『事、山』第六唱云:『越职悔陈言事疏,好官笑賸买山钱』,『越职』对『好官』,一动一静,犯此者谓『内外科』也!

杨文继老师在《七竹折枝摭谈》中亦指出『趁此残生供养晦,惯祗气使欠柔怀』(『残、气』三唱),上下联分开看,似还说得过去,眼字字面『生』对『使』,似亦可以,但所犯毛病是眼字主从不相称,出句『残生』,『生』字为主词,『残』字为从词,以『残』来形容『生』之迟暮;对句『气』字为主词,『使』字为从词,表示以『气』来指使。所以主从颠倒。我认为『残生』一词即是现代语法的偏正结构,『气使』一词则是现代语法的主谓结构,所以杨文继老师称之为『格格不入』。另有『且望气流寒莫酿,何嫌残照霁犹赓』,在选择眼字时主从关系已十分清楚,也就是说『流』与『照』均是主词,『气』与『残』均是从词,所以是相称的。再用现代语法来说都是偏正结构。不仅这些,陈无竞老师还说:『同为动字,尚有轻重之别。』他试举一比『钱、榻』二唱为例,『得钱入市先沽酒,移榻当门好看山。』他说:『得』字比『移』字轻,终嫌铢两不均,应将『得』字改为『储』字乃可。故此可知,前辈诗人呕心沥血,很讲究折枝的对仗。有关动静无别、轻重不称的问题,在习作中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比意境很好的句子,常因不注意这些问题成为废句。在二十年前『家山』三唱中,拙作『外扬家事防鹦鹉,深解山情有鹧鸪』『秋色山无过雁荡,春光家有似桃源』。过后,有前辈老师就对我说,第一比『防』对『有』,虽均有动意,但『防』重『有』轻,应将『有』改成『问』。第二比,下联『似』改为『驻』,就可避免这个缺点。

易顺鼎在《诗钟说梦》里记述了『朝、梦』凤顶,香畹妹的一联云:『朝潮夕汐吴江水,梦雨灵风圣女祠。』分咏『楼、昭烈帝』。由甫弟一联云:『其中绰约多仙子,天下英雄惟使君。』皆传诵之作。陈石遗云:『吴江』若改为『胥江』以对『圣女』似较工些(水经注,吴渎破山导源于胥江)。这里说明了前辈非为不经意于对仗,而只注重于意境的。

王鹤龄老师称:『唯独诗钟是清一色对偶句。』有关诗钟在闽都发展的轨迹,以及对全国的影响,足以证明这一点。清台湾巡抚唐景崧著《诗畸》一书。他为广西灌阳人,但他的社友多为福建人,所提的各条似为秉承福建传统,是诗钟法式的滥觞。到了三十年代,福州的诗钟活动达到鼎盛时期,针对大唱中遇到的问题,研讨补充对仗规律,以便在评比中相对达成共识。陈海瀛(无竞)的《希微室折枝诗话》就是在这个鼎盛时期应时出世。可知诗钟对属对的要求,是越来越趋于严整的。

近代闽都许多大唱之所以能佳句纷呈,深受喜爱,与诗人们在创作与评选中参照这些法则是密不可分的。大唱所选眼字也未必就是自然成对。近代纪念志社成立一百周年『厚、今』六唱中,元『天行日月仍今健,地载山川以厚维』(福清 陈朝琛);殿『素娥殆已辞今月,冷宦浑如抱厚冰』(福州 杨文继);眼『苟已弃漓归厚易,如非援古证今难』(台湾 陈实懽);花『懒云远岫无今古,暖旭穷檐不厚疏』(长乐 陈莪);胪『畸人扼腕赊今用,志士惭颜负厚期』(福州 赵玉林)。这些都是较好的意境与词境统一,非是所谓束缚于对仗,而忽略于意境。

闽省诗钟活动秉承了传统创作法式与规矩,正在健康发展,并且各种风格的作品都能兼收并选。当然做诗难,选诗更难。鄙人从事中医临床四十多年,诗钟创作亦坚持四十多年。深感诗之难直与医等,非能转斡神钧,参悟言诠者,不足以言诗;非涵泳轩岐,洞澈长沙之奥者,不足以论医。鄙人于医无得,于诗亦无得,羞惭无比。

猜你喜欢
折枝法式前辈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江城
能赢吗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金缕衣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
不造作的法式风情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法式轻奢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