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及体会

2020-03-28 17:33董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医学教育

董朝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全科医学是指集合多方面、多层次知识的学科,是一门综合临床、预防、康复等主要内容,服务于社区和家庭的应用性学科。涵盖了各人群、各组织器官的各种疾病。其宗旨特别强调以人为核心、即以家庭作为单位、即以社区服务作为范畴、即以整体健康的爱护和推动作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管理式关照,并把个人和人群的安康相融。全科医疗卫生强调持续性、实践性、个体化的关照,强调初期得知并解决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及维持安康;特别强调在社区场合对于患者展开不间断的经营及效劳,并须要就是协调借助社区内外其余教育资源;其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对于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关照”。总体来说愈加的人性化,更多的表现患者和医师间的沟通。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新医改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因受社会制度、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等等要素的阻碍。不同地区培养模式略有差异,本研究通过探讨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全科医学教育形式,提出如何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建立适合于我国医学专科硕士进行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1 我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全科医师在质量、数量、技术、服务等水平均落后于当前被服务人缺的迫切需要。我国全科医生服务人员学历大多以大、中专为主。所学专业大多是医疗和护理,医疗模式更偏重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仍以医学院校教育为基础,即在各医学院校内学士或者硕士医学生的学习阶段。通过课程讲授形式初步介绍全科医学所涉猎的理论、技能,也是培养全科医学生的第一步。此外,我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主要有课堂授课、“导师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团队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社区实践(见图1)。

图1 我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培养主要模式

1.1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为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是上千年的传统教育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演进,课堂授课在形式上也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多媒体已成为课堂授课的主流方式,可以使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可以通过课堂直接灌输给学生,当然课堂授课的效果与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息息相关。教师经验丰富、博学多识、条理清晰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也会因此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亦然,教师水平不足严重影响医学生们接受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由于一直处于被动灌输知识的学生们如果接收错误的知识,必然影响整个医学体系的构建,进而遏制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1.2 “导师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由于医学生学习阶段的高度紧张以及所授全科医学课程的内容较多,极易出现精神松懈状态。而另一种教育模式 - 导师式教育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因为,这种模式下导师和其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等一对一的交流方式来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和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利用一定的奖惩制度来助力学生较长时间处于锐意进取的积极状态。

1.3 “团队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此教育模式通过根据医学内容分组医学生、不定期进行知识测验或者组间互相检查和应用理论知识于实践共。因为条件限制,绝大多数医学生并不能随时进入医院。然而,许多临床案例均可以模拟实际病例进行小组会诊,提出诊断治疗方案再与案例的真实诊疗思路进行比对。事实上,模拟会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一般从事教学的研究者同样是医疗岗位的佼佼者,可能因事务繁忙、教学任务重而出现教学重点欠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但是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医学院校全科医生培养均主要采用此教学模式。

1.4 全科医学教育的社区实践模式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不能仅依赖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各类人群。即这种学以致用、不耻下问、实践见真知、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多多交流的社区实践模式。我国全科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现状及课程体系增设应是对于专业课程因素的结构性调配,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应包含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框架结构以及适用的教材内容两个诸多方面。但是,以各分支学科知识为重点的课堂教学而忽视应用实践的传统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尚不能完全突出全科医学的优势,另外这种模式下的医学生注重理论缺乏知识实用能力致使不能适应全科医生的岗位。比如可从课程所授内容进行分析,我国医学院校主要使用大纲性的教材,临床和社区实践少之又少,而预防医学类的知识几乎没有讲授;从课程安排结构上,理论和实践无法一一对应,内容形式单一无呈现层层递进的结构,故而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的现象。

2 国外全科医学课程体系

澳大利亚全科医学课程体系是由澳大利亚的全科中医药学会制订全科医学课程内容。该体系以全科医学视为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必学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上使全科医学贯穿医学本科、职业前教育、职业教育、持续职业发展等四个阶段,并选定交流以及护患互动关系、适用全科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群体安康以及全科临床医学时代背景、职业角色以及伦理角色、组织以及法律法规疑难问题等五个维度。教学计划特别强调从实践当中学习,继承学徒式全科医学教育观念,特别强调全科医师从病人常用体现或者病症当中给出初步诊断及初步经营办法,并和国度卫生工作重点及疾病防治重点紧密结合。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并在医院进行一年相当于住院医的培训方可获得行医许可;然后进入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协会注册为学员,再在全科医学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全科医学基本技能整整半年,完成全科医学基础培训:然后在全科诊所里进行维持半年的全科医学高级培训,即技能培训。顺利完成系列专业培训前,举办皇家全科护士联合会(RACGP)组织的考试内容。学员通过考试。取得澳大利亚全科医师会员的资历,只有具备该类资历的医师方可独立行医。具备数年全科临床医学效劳经验之后,该类全科医师方才能够恳求当作师资队伍,岗位培训下一代全科医师。

而作为英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中典例 - 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的全科医学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临床基础医学内容,而且还囊括了各类医学以及和医学相关的学科内容,讲授形式各式各样。一方面使医学生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医学生们的实操能力培养,为其今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助力。除此之外,本科毕业前,应该选用为期3年的全科临床医学高中毕业前专业培训项目。学习完结,到达要求并借助专科学会高考者方才可以取得学位证书及全科医师专科学会会员资历。因为岗位培训十分严厉。而只有极少一部人可获得专业证书,故英国现有的全科医生均是本行业的佼佼者。。

美国的全科医学体系将环境和劳动卫生、社区医学服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和卫生事业管理作为该体系的重中之重,并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考核制度。值得重点说明的是,美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尤其注重医学生的实操能力,常常是边学习边实地见习。在此期间,学员可以定期与在职全科医师交流,这也成为美国全科医学教育开展团队教学和职业理念教学的一项特色内容。除此之外,美国的全科医师其次历经4年的医学预科方才可以进人高校学习4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而后向岗位培训项目申请并取得同意之后展开为期3年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岗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实操技能为主,重点考察就职后的医学生们解决岗位常见疾病的能力。岗位培训之后参与家庭医生分会的考试,借助考试取得家庭医师资格合格证书之后,方可行医。正式上岗后,需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并且每位岗者每3年必须参加培训刷分满150学分;每隔6年重新认证在岗者的工作能力。

3 我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综合考虑我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借鉴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全科医学教学体系模式,我国全科医学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改善意见如下:一是根据我国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设置全科医学的教学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二是注重医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以覆盖全科的学科内容为基础,从医学和人文等全方面培养医学生的全科意识。三就是应该重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注重全科医学专业人才人群的学科专业特征,培育出对一支能够迎合社会多样化初级卫生保健效劳需要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四是重建全科医学课程知识框架,尽可能包含全方位知识结构,合理地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有机结合。五是要在培养新一轮全科医生中更加严格的进行把关,做好每一轮的教育学习工作。

4 结语

培育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就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稳步发展的亟需。全科医生培训是全科医生培养的关键,切实做好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具备关键的现实意义。

当然,全国许多医学院校已经在试图探索适应中国人需求的全科教育模式,并初具成效。但全科医学引进我国的时间尚短,距离成熟的教育机制和体系仍需各方继续努力,需要时间积累。

因此全科医学专业学员整体素质情况及农村基层社区服务全科医师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情况依然差强人意,这便需求咱们踊跃的寻觅其中的难题和起因,借助好每种培育形式的资源优势,抑制劣势,在汲取国外先进的课堂教学经历之下轻而易举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事业,以理论授课与社区医院见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工作性质、实际运用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引发他们的兴趣,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全科医生。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医学教育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广西2012—2015年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情况的调查研究
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方法研究
以需求为切入的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评价
我国羽毛球教练员现状与岗位培训情况研究
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