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0-03-30 03:18朱泳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幼儿园策略

朱泳舟

摘 要: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各方面的内容,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一般分为幼儿生活常规管理和教育常规管理。它关系着幼儿在幼儿园能否得到最全面的教育,以及能否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现今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揭示幼儿园常规管理存在的弊端,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介绍自己对于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常规管理 策略

有效地进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保障幼儿得到全面的教育,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教师也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不为吵杂的环境所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研究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己对于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的见解。[1]

一、提升教师间的配合默契程度

幼儿园一个班级中一共有三位老师,一位保育老师,两位教学老师。一个班级是否能有秩序地开展任何活动、班级常规是否良好,都离不开三位老师的分工与合作。如果在看管班级的过程中,保教老师都只管各自归各自的事情,做事前想想这是不是在自己的工作范畴内,没有沟通,就会导致班级常规管理松散紊乱,幼儿会放任自流,他们的安全问题也会得不到保障。只有三位老师相互帮忙,相互配合,班级常规管理才能顺利进行。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保育老师充当配班老师的作用;在小朋友自理能力有问题时,教学老师也要去帮助忙碌的保育老师,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例如:在每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组织幼儿上厕所喝水,为了维持秩序,使得幼儿能井然有序,教师会按组别让幼儿一组一组的去。这时,问题就产生了:教师在关注班级中幼儿、维持他们的秩序的时候,那去了厕所的那部分小朋友谁去看着呢?万一发生突发状况,教师没有看到就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这时就要求保育老师在厕所中维持秩序,提醒喜欢推搡的小朋友不要玩耍、当心地上潮湿等问题。这样教室两边都有老师引导着,班级的秩序也就自然而然会变好。[2]

二、提供宽松民主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常规管理的制定方面,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而不是独断专判,成为权力的发号者,以命令的口吻要求班级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遵守。大人的世界与小朋友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们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我们成人眼中,这可能与教师刚刚所说的是同一类别的事物,但在小朋友看来,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虽然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了幼儿的参与,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出来,他们能更加严格的去遵守班级常规,自发的去纠正别人不对的行为,成为班级的小主人。[3]

例如:在幼儿园举行的户外大运动活动中,由于小朋友是四处分散的玩,不同的区都有很多幼儿,教师不能顾及每一位幼儿。这就要求幼儿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同伴之间能相互提醒。如何能让幼儿自发的做这件事,即要让幼儿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向幼儿吐露出自己的担忧:人这么多,老师一个人看不过来,那该怎么办?把问题抛给小朋友,让小朋友们去想。这时小朋友会发表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在这其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带着小朋友一起绘制注意图示,那么小朋友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能更加自觉自律。

三、关注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年龄、性别、生理、家庭环境、智力、性格、学习类型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之前,要深刻了解本班幼儿实际的发展状况,根据他们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儿童为本位,实施班级的常规管理,以此满足绝大部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要切记不能拔苗助长,班级常规建立的前提是幼儿自身的能力达到要求水平或者是在其“最近发展区”中,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班级中的幼儿由于自身条件和年龄的问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那么,在制定班级常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幼儿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在接水喝时不能将水洒出来,每个小朋友都要挂好自己的毛巾等……由于小班小朋友手部精细肌肉的发展还不完善,在做手部小动作时,还存在着不协调现象。这样的幼儿,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他做,因为他现有的能力是无法胜任这一动作,这时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个过程,让他慢慢练习,并加以指导,而不是一味地训斥,使得幼儿自信心缺失。[4]

四、转换师生间的角色

在传统意义上,一个班级中,教师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人,而幼儿是接受知识的人;教师是班级的管理者,幼儿是班级的被管理者;教师是班级常规管理的制定者,而幼儿是班级常规的执行者……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倡导班级人人都是管理者。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角色在发生转换,教师要以鼓励的方式去引导幼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制定班级的常规,自己参与到活动中,而不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总之,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辛勤的一线教师和幼儿园的管理者共同合作,探索出有利于幼儿全面健康發展的新策略,让幼儿在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最终成为对社会有利的新新人类。

参考文献

[1]姜勇、阎水金.教师发展阶段研究:从“教师关注”到“教师自主”[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2]钱海娟.反思教师作用与幼儿园常规教育[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3]阎红.常规教育常抓不懈——幼儿园管理工作一得[J].幼儿教育,1998,(2).

[4]文微微,康永祥.学会在关注中成长——浅谈教师常规教育能力的发展[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9).

猜你喜欢
幼儿园策略
幼儿园里欢乐多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我爱幼儿园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