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在反思中践行“真教育”

2020-03-30 03:18王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摘 要:近些年国家对语文课程提出的要求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大热都体现了国民以及整个社会对语文越来越重视。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不能仅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关键词:语文教育 核心素养 学习能力

引言

语文的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因此,培养学习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独立并深层思考的习惯,这些能力和独立、深层思考的习惯就是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主要基于聋校语文课堂探究不忘初心,在反思中践行“真教育”。

一、豐富教学,赋予教学更多趣味

1.将网络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给语文课程增添很多趣味。多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方式,给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和理解运用上都带来很大的便利。多媒体的优点其一在于其共享性,多媒体上的PPT和链接等学习资源很容易和学生共享,学生可以用这些资源在课下进行阅读。其二在于多媒体的趣味性以及可理解性,多媒体可以将很多生硬的阅读转换成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了很多趣味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中的主旨。同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我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应该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强的压迫感。因此,老师要和学生加强交流和互动,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不会有很大的距离感,这样会让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什么问题更加积极的询问老师[1]

比如,在进行《桃花源记》的学习时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关于桃花源记的照片和相关资料,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桃花源所展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以及为什么大家寻找桃花源,以便让学生更能理解《桃花源记》这篇课文[2]

2.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兴趣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我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及时转变为探究式的教育模式。学生进行合作探讨的过程也是融入语文课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加课堂的效率。随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要了解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紧迫性、合作学习的模式,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对学生而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另一个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我而言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我的教学效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对于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想法可能都是不同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能给学生带来很多思考,同样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给学生带来的思考也是不同的。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手语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看看别人的想法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引导意义并加以学习。

二、延伸课堂,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1.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会多设置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娱乐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锻炼自己多方面的素质。这个环节的设置对作为老师的我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对我来说,课程活动也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体现,这些课程活动可以及时让我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是怎样的,以便能更好地安排教学课程;对学生来说,这些课程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同时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举办一些小短文比赛,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短文,并在课堂上对自己搜集到的短文通过手语的形式讲述,并说出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文章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最终由学生进行投票,投票高者即取得胜利。

2.延伸课外作业,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老师在课上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要求老师通过课下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及时反思并思考所学的知识。课下作业的布置不仅要求学生完成教材或者辅导书上的课后习题,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结合每篇课文的主旨与同学们的生活提出一些令学生进行反思并获得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所影响的启发。我有时也会选择在课下布置一些实践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每个同学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同学们小时候要尽可能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仅局限于课内。例如,在学习关于奖杯与奖励的文章时这篇文章的主旨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3]。首先问学生一个问题:“当同学们获得学校或者老师的一个奖励时是否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和别的同学不是在一个级别上?”让学生思考一下,让学生知道奖励只是对一个阶段的总结,并不能证明什么。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外作业,便是问自己的家庭成员,看看家庭成员从小获得了什么样的奖励,奖励对家庭成员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由此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不能像蜗牛一样时刻把奖杯背在身上,这样就禁锢住了自己,自己可能并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沿着自己的人生方向走。

结语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究不忘初心,在反思中践行“真教育”,分别是丰富教学,赋予教学更多趣味和延伸课堂,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其中丰富教学、赋予教学更多趣味包括将网络技术相结合和采取探究模式,延伸课堂包括将实践教学相结合和延伸课外作业。

参考文献

[1]陆雯君.不忘初心育得花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6):49-50.

[2]冯坤华.不忘初心勇于探索——略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7(7):62-64.

[3]黄立英.不忘初心,在反思中践行“真教育”——关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窗,2018(24):21-21.

作者简介

王晨(1983.05—),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职务/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