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联合微波消融同步治疗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0-03-31 10:10方立挺丁君挺罗国庆程胜平郑悦王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消融生存率微波

方立挺,丁君挺,罗国庆,程胜平,郑悦,王琛

(温岭市中医院 介入科,浙江 温岭)

0 引言

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常见恶性中,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中已经位居第5,可占所有癌症5%左右,我国为该疾病高发区,可占全球55%左右[1]。由于肝细胞癌早期病情隐匿且病情进展迅速,许多患者发现时已经达到中晚期,因此仅有20%左右患者可接受手术治疗[2]。目前临床上以TACE为非手术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大肝癌(直径>5cm)与巨块型肝癌(直径>10cm)特殊性,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次治疗,即便多次治疗后整体治疗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因此考虑联合治疗,而微波消融作为一种肝细胞癌确切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开始受到广泛关注[3]。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我院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患者实际应用效果的差异性。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集2017年08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大肝癌或巨块型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4.26±5.09)岁;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5.10±5.3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大肝癌或巨块型肝癌;②肝功能Child A或B级;③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成存在远处转移;②合并存在下腔静脉癌栓形成;③肝癌子灶超过3个;④存在治疗相关禁忌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

本次研究使用设备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Toshilba);微波消融仪(亿高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ECO-100C)、消融针(单极针,功率为80-100W)。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通过改良Seldinger法完成股动脉穿刺,5F导管进行腹腔干动脉造影,详细观察后确定肿瘤相关情况(数目、分布、大小、供血情况),再于侧支动脉处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选择合适插管后,以供血动脉为主,将超液化碘油(3-20mL,法国)、表阿霉素(20-50mg)、奥沙利铂(50-150mg)及栓塞微球(500-700μm)注入其中。确保所有患者均为饱和栓塞,于术后给予护肝药物、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研究组:待患者TACE治疗完成后14d接受相应检查,确认无误则进行微波消融治疗。于超声引导下将微波针插入肿瘤,使其尽量接近远端,并注意进针时尽量避开胆管、肠管、胆囊,使用微波消融仪,将单极针调节至水冷循环模式,以5-15min的标准对相应位点进行消融。需注意消融间隔时退针2-4cm,并确保两次消融间部分区域重合,以瘤体完全受到强回声覆盖为标准。

1.3 观察指标

(1)按照改良实体肿瘤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与进展(PD)。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

(2)统计两组不同随访时间段生存情况,计算各时间段生存率与评价生存时间。

(3)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率,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影像学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两组治疗后影像学近期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对比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随访时间生存率均更高,平均生存时间更长,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对比情况

2.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对比情况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对比情况[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治疗方法以TACE为主,其治疗原理主要来自于肝动脉作为肝癌主要血供,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瘤区药物浓度,通过缓慢释放的方式对肿瘤形成持续性作用;同时还可有效阻断肿瘤血液供给,促进肝肿瘤坏死与凋亡[4-5]。由于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的肝动脉血供丰富,TACE虽然能够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该治疗方法会对患者肿瘤造成较大负荷,同时单次治疗中碘油栓塞用量过多容易损伤肝功能,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多次治疗,而多次治疗容易引发肝内转移与远处转移,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应当考虑联合治疗[6]。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肿瘤热消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小肝癌(直径<3cm)的治疗中具备显著治疗效果,可达到根治目的[7]。肿瘤热消融主要包括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相较于前者,后者治疗过程中可导入更大能量,升温效率更高,消融范围更大且所需时间更短,在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治疗中具备更高操作性,通过多针多点方式使消融范围扩大,使肿瘤得到更加彻底消除[8]。但该方法在直径较大肿瘤治疗中,可能会导致肿瘤边缘坏死,引发肿瘤复发转移或者残存情况,因此需采取联合治疗方法[9]。

在本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随访时间生存率均更高,平均生存时间更长,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增强疾病控制效果,使患者生存时间与生存情况得到保障。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相较于TACE单独治疗,联合治疗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具备较高安全性。在何志江[10]等的研究中,将6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TACE)与32例观察组(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后观察组1年生存率与2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均更高,AFP下降50%占比更高,AFP平均下降率更高,且未发现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治疗中,可通过TACE联合微波消融同步治疗方式取得确切临床效果,不仅可使疾病得到控制,以提高生存情况,还具备安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消融生存率微波
微波视觉概念、方向与应用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消融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为什么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