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2020-03-31 10:10吴红波成永明欧海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蜂毒类风湿活动度

吴红波,成永明,欧海宁★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2.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传统疗法科,广东 江门)

0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常见的风湿免疫科疾病,表现为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导致出现晨僵、关节畸形等症状,对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危害[1]。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为主,传统西药治疗多选择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甲氨蝶呤可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但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调节功能,起到一定治疗价值,但西药疗效及安全性均有进步的空间[2]。蜂针疗法如今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受到重视,主要利用蜂毒刺入后发挥药理作用,起到消炎止痛、扶正祛邪作用,配合西药治疗可进一步缓解症状,减少西药不良反应[3]。为此,本次研究对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类风湿关节炎病例90例作为资料,纳入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随机分组各45例,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分类标准》评分≥6分[4]。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2岁至60岁,平均(46.74±2.26)岁,病程1年至12年,平均病程(6.74±1.42)年;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2岁至61岁,平均 (46.57±2.41)岁,病程1年至11年,平均病程(6.65±1.65)年;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患者、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变患者及相关药物过敏患者等[5]。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每周1次,每次7.5mg,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0.5g,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每天2次,每次7.5mg,治疗过程中依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减少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片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

1.2.2 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蜂针疗法,依据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部位取阿是穴治疗,针对寒湿侵袭患者,取气海穴、关元穴治疗,针对湿热内蕴患者增加曲池穴、大椎穴治疗,针对痰淤交阻患者增加丰隆穴、悬钟穴治疗,治疗前先给予1-2只蜂针治疗,每次增加1-2只,依据病情逐渐增加,间隔1d治疗1次,每次一般控制在8-15只。治疗过程中依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减少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片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疗效:痊愈为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为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正常;有效为症状及体征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无效为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测定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程度变化,均为0-3分表示,分数越高越严重。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过敏反应、发热、恶心、纳差、头晕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到SPSS 20.0软件中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价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 77.78%,P<0.05。

表1 两组疗效评价(%)

2.2 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比较

分析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程度评分较高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程度评分较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分析表3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 28.89%,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临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尚无根治方法,多以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治疗为主[6]。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虽然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难以确保症状完全消除,治疗效果有限,因此需加强其他可靠治疗方案研究[7]。中医认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注重祛风散寒、化痰除湿及活血通络。蜂针疗法主要借助特种蜜蜂尾刺中的蜂毒进行治疗,以阿是穴为主,结合辨证取穴进行治疗,将蜂毒注入相应穴位,可起到活血通络、祛风除湿功效。而且针刺方式可刺激机体经络,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待蜂毒进入后可发挥药理作用,起到止痛消痛功效。蜂毒会导致局部皮温升高,具有温灸功效,可扶正祛邪[8]。中医学认为,蜂针疗法中具有针、药、灸三重功效,针是指蜜蜂尾刺似针,刺入体内有针刺的效果;药是蜜蜂尾刺的蜂毒,主要成分是多肽、少量氨基酸以及多种酶类、消炎镇痛成分;灸是指蜜蜂蛰刺后局部皮肤会有红肿的反应,类似灸的效果。临床中,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但治疗前应进行试针,观察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及过敏严重程度,确保治疗安全性。治疗中取阿是穴为最疼痛点,可尽早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从而达到“以毒攻毒”之效,结合中医辨证取穴,以任脉、督脉调和阴阳,辅以肝俞、肾俞调理肝肾,配合关元、足三里等穴补气强身,从而达到“以毒扶正”之功。治疗选取的是经中药减毒处理过的野生中华蜜蜂,初始可选择1-2只量,运用岭南无痛蜂疗手法,轻手法、低剂量操作[9],逐渐增加剂量,不可操之过急,应确保患者平稳度过过敏期[10]。针对局部肿胀、淋巴结肿大等患者,可采用点刺法、散刺法、减毒刺法治疗,减少不良反应,保证安全性[10]。由于蜂毒成分复杂,包含胺、肽、酶等物质,获得良好药理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轻巧操作,减轻疼痛,若出现过敏反应需即时阻止蜂毒液注入,迅速将蜂刺拔出。若出现风疹可服用抗组织胺药物,出现红肿可给予3%氨水、5%盐酸氢钠涂擦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程度评分较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P<0.05,提示采用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蜂针疗法可进一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使症状及体征消失,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属于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治疗价值较高。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分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关节疼痛度 关节活动度 关节肿胀程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2.12±0.24 0.85±0.15 2.02±0.26 0.65±0.14 2.24±0.32 0.78±0.18对照组 45 2.15±0.23 1.26±0.18 2.05±0.24 1.17±0.15 2.18±0.35 1.28±0.21 t -- 0.60 11.73 0.56 17.00 0.84 12.1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综上所述,蜂针疗法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可靠方案,促使症状缓解,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蜂毒类风湿活动度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抑菌作用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综述蜂毒的应用
春暖花开,蜜蜂蜂毒过敏莫忽视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