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随访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31 10:10李凤荣赵翠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服药出院依从性

李凤荣,赵翠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河南 驻马店)

0 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心脏病,高发于老年人,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及气憋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经皮冠状动脉入治疗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从而影响术后恢复。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随访管理对其健康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60-71岁,平均(65.54±1.25)岁;病程 3-8年,平均病程(4.58±1.05)年;文化程度:大专8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1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61-72岁,平均(65.39±1.34)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4.42±1.11)年。文化程度:大专9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1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出院随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随访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计划(P):首先成立护理随访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组成,且要求小组成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患者出院前收集患者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如微信、电话、上门等形式;(2)实行计划(D):按照制定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并定期强化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包括饮食、用药及运动等,让患者了解健康行为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提醒患者应定期复查,教会患者自测脉搏与血压,告知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同时及时解答患者对疾病疑惑,并提醒患者应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3)检查(C):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血压。血脂等变化,询问患者的饮食、运动、服药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并对所发现的问题作出总结;(4)改进(A):根据相关问题作出评价,与患者共同分析现存的问题,并制定更完善的自我管理计划与随访计划。

1.3 观察指标

①健康行为:采用健康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为判定标准,对患者出院后1、2、4个月的健康行为进行评分,该量表分别从健康责任感、心理、人际关系、饮食、运动、压力管理6个方面进行评估,共52个条目,总分为208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健康行为越好[2]。②服药依从性: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为判定标准,对患者出院后1、2、4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分,该量表满分为8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好[3]。③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为判定标准,对患者出院后1、2、4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该量表共27个条目,7个维度,均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

观察组出院后1、2、4个月的HPLP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HPLP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HPLP评分对比,分)

组别 1个月 2个月 4个月对照组(n=38) 91.58±8.64 102.64±10.25 108.65±15.64观察组(n=38) 97.58±10.58 115.64±12.32 135.68±18.29 t 2.708 5.003 6.924 P 0.008 0.000 0.000

2.2 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出院后1、2、4个月的Morisky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Morisky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Morisky评分对比(,分)

组别 1个月 2个月 4个月对照组(n=38) 3.15±1.28 5.05±1.35 5.48±1.05观察组(n=38) 4.58±2.05 6.54±1.24 7.08±0.55 t 3.647 5.011 8.321 P 0.001 0.000 0.000

2.3 自我管理能力

观察组出院后1、2、4个月的CSMS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CSMS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CSMS评分对比(,分)

组别 1个月 2个月 4个月对照组(n=38) 81.05±10.24 84.45±12.04 96.24±14.25观察组(n=38) 87.15±10.02 91.26±12.47 86.68±12.54 t 2.625 2.422 3.105 P 0.010 0.017 0.00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的病发率逐年增高,经皮冠状动脉入治疗术通过心导管技术疏通患者狭窄或闭塞的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还需要长期的治疗,并有研究表明,疾病复发率与患者的健康行为紧密相关[5]。因此,积极研究一种有效的随访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出院后1、2、4个月HPLP评分、Morisky评分及CSM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由此表明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随访管理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用药依从性。分析原因在于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及改进四个阶段,将随访管理工作具有条理化与系统化[6]。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制定一对一的随访计划,运用电话、微信等手段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通过随访定期强化相关疾病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给予患者专业的护理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计划,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正确的疏导,从而增强改善的患者的健康行为,并通过对随访管理进行检查、改进,不断的发现护理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与完善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随访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服药出院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