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及6S管理在改善藏族地区病区环境中的应用

2020-03-31 10:11王艨园彭建梅吕玺东海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病区品管圈病房

王艨园,彭建梅,吕玺,东海琴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康定)

0 引言

品管圈即由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发地为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各种问题而组成的小圈团队,又名质量管理小组[1],一般由圈长、圈员、辅导员组成。近年来,品管圈在护理各种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2]。6S[3]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6S”。6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我院位于藏族地区,为改善我科病区环境,提高护理质量,科室成立品管圈,运用6S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现将活动汇报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

本科室品管圈由护士长和各护士自发组成,根据学历、职称、执行能力选出圈长一名,圈员12人,护士长担任辅导圈辅导员,具体分工如下,辅导员行监督、指导、培训工作,圈长行计划、把握整体和组织工作,圈员负责记录、整理、交流和协调等工作。经过头脑风暴和投票,我们最终确认圈名为“彩虹圈”,圈徽为七色彩虹,象征着我们年轻、活力和富有朝气的护理团队。我们将五个备用主题根据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和重要性四个项目进行评分,最后选定主题为“改善病区环境”,活动时间2019年5月8日至2019年11月8日。

1.2 现状调查

2019年6月8日至6月15日,我们通过一个星期时间对病区环境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我科全体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平均评分为66.01分(总分100分),我科医护人员对病区环境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0.91分,(总分100分)。同时我们对病区多个位置进行6S管理调查,发现病区6S管理平均达标率仅为64.6%,其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病员环境普遍不整洁现象,无效劳动普遍存在(找不到文件、物品),浪费现象严重(物品未按先后顺序摆放和使用);②物品和治疗仪器随处摆放,电线缠绕,通道被堵塞,行人、搬运无法正常通行。将评分与重要性相结合,得出病区重点整改区域为病房、库房、治疗室、护士长和值班室。

1.3 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进行“头脑风暴”,每个人对可能影响病区环境的原因进行阐述,圈长总结并制作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如图1。

图1 病区环境管理特性要因图

依据鱼骨图和各区域6S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行真因分析,得出影响病区环境质量的真因如下:①病区人员环境意识不到位;②标识不明;③病区环境管理制度缺乏。

1.4 制定对策

采用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制定出适宜本科室的对策。

1.4.1 营造氛围

①加强宣教工作,对病区所有人员,包括病员及家属、医务工作者、护工进行病区环境宣教,增强其维持病区环境的意识,如垃圾桶、开水瓶正确放置,床单元保持整洁,床头柜物品按指示放置,床垫置于库房,控制病房留陪人数等。②在病员生活区域张贴各类宣传海报,提示“物有所放”,在职工工作区域提示“今天您改善病区环境了吗”标语,并制作温馨提醒单,发放给不爱护病区环境的人。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将病区环境纳入到交接班中。

1.4.2 完善标识

①本院处于藏族地区,病员及家属文化程度大都较低,所以完善标识以图示为主,文字为辅,设计简单易懂,病房标识包括垃圾桶放置位置,开水瓶放置位置,床单元包括水杯处、卫生纸位置、口服药、食品及生活用品放置位置,各种开关和床旁呼叫器均配有图示及文字说明。卫生间为跌倒高发地,此次加入了红色警示防跌倒标识和紧急呼救标识,提醒病人及家属谨防跌倒,若有紧急情况可通过标识找到紧急呼救按钮,及时联系医务人员。同时我们发现病员大小便检查杯经常放错位置,导致错过了检查,为此我们在地上张贴了大小便放置引导地贴,方便了病员及家属。

②库房各类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清楚,这大大减少了找物资的时间,同时将各类物资位置重新进行了科学调整,如将门边的氧气罐移到了墙角,避免碰倒,将每天用到的轮椅、治疗仪器和打扫车放置到临门位置,按地贴标识规范放置。

③治疗室是药物送往病人处的基站,在进行6S管理之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各种生理盐水、糖水混放,基数药与常规药混放,肌肉注射药物与雾化药混放,夜间液体无固定放置位置,精神类管制药品未放入保险箱内,保险箱钥匙放在保险箱旁边,物品未按先后顺序摆放和使用导致物品过期造成浪费和安全隐患等等,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治疗室进行整改,将各类液体、药物、无菌用品均分类妥善放置,标识清楚,使物有所归,注明有效期及使用的先后顺序,对于近效期的物品应该单独提出来,常用的尽快使用,不常用的到药房更换新药,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可能。液体和无菌物品的摆放与发放按左进右出顺序进行,先期先用,保证供应,避免浪费。

④护士站将诸多不常用堆积的物品放置库房,将经常使用的物品分类且标识清楚,过长且杂乱的电线用电线管理器统一绑于墙上,既美观又提高了用电安全。

⑤值班室整改前,工作服与需要清洗消毒的工作服混放,工作鞋无处可放,休息的床也被杂物占满。整改后设置了污物箱,专门放需要清洗的工作服,同时设置鞋架,杂物柜,做到每件物品有处放,同时能提供员工休息。

1.4.3 建立病区环境管理制度

依据六何分析法,又称5W1H分析法,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地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我们制定病区5个重点区域,包括病房、库房、治疗室、护士站、值班室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张贴于5个区域的显眼位置,将具体任务责任化,做到班班交接。

表2 整改前后各区域6S达标率比较(%)

表3 整改前后病区人员满意度平均评分比较

4 讨论

2 持续改进

4.1 养成病员及家属的良好习惯是维护病房环境的关键。通过晨间护理我们发现,已经住院三个星期及以上病员的床单元明显比新入院患者床单元更符合病房管理制度,这与21天法则相符合。成功贵在坚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不仅需要护士的执行,更需要病员及家属的配合,帮助病员及家属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病房管理至关重要。

4.2 医护人员克服惰性是维持整个病区环境的关键。前面我们提到养成病员及家属的良好习惯是维持病房环境的关键,那么这一习惯又由谁来帮助他们养成呢,答案是医护人员。病区环境之所以难治理,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惰性,但这往往被我们以自己工作太忙,工作量太大,没时间而搪塞了。因为早上想多睡一会而迟到没有做晨间护理,倒垃圾想少走一步而不分类放置,不遵守洗手指征而懒得洗手,平时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做完腰椎穿刺术没有收拾用物,造成安全隐患等等,都是因为我们医护工作者惰性导致的,克服惰性,从细节做起,在病区做到带头作用,病区环境自然好起来。

依据各区域6S管理标准,圈员每周进行自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圈长汇报,圈长和辅导员每月进行不定时检查,并做好记录。月底将各区域存在问题在圈会上进行汇总和汇报,进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评出得分最高者为“明星护士”,给予奖励。将这项监管制度长期坚持,形成标准化,详见表1。

5 意义

3 效果

运用品管圈及6S管理病区环境六个月后,于11月1日-11月7日我们再次对病区环境和满意度进行调查,使用SPSS 17.0分析数据,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区6S平均达标率由64.6%上升到89%,其中病房由59%上升到88%,库房由64%上升到89%,护士站由69%上升到92%,治疗室由63%上升到86%,值班室由68%上升到90%,见表2。

采用品管圈活动及6S管理后,病员及家属对病区环境满意度平均评分由66.01分上升到90.2分,整改前的病员及家属和整改后的病员及家属对病区环境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职工对病区环境满意度的平均评分由50.91分上升到86.9分,医护职工人群不变,见表3。

良好的病区环境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满足病员生理及心理需求,提高病员满意度[4]。通过品管圈活动及6S管理模式可改善藏族地区病区环境,提高医、护、患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科室浪费,同时激发了大家对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大大提升了护理团队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提升了护理团队凝聚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病区品管圈病房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