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rm导航在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置入空心拉力钉手术的护理配合

2020-03-31 10:11吴耀娟雷春芳谭海涛陆声榆陆俭军李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骨盆拉力空心

吴耀娟,雷春芳,谭海涛,陆声榆,陆俭军,李晓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贵港)

0 引言

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C臂引导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在骨盆骨折后环损伤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但是C臂引导下置钉,无法实时监控置钉的准确位置,术中需要反复的透视,反复的试探才能完成手术,且置钉失败率较高[2]。传统C臂引导下骶髂关节置钉过程中医护人员及患者受到的X线辐射量是非常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医院引进了O-arm及导航应用于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置入空心拉力钉,直视下进行空心钉的置入,大大减少了术中X线的辐射,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符合微创医疗和精准医疗的理念。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均优先考虑O-arm导航引导下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此类手术需要的仪器设备昂贵,操作难度高,准备过程复杂。如果术前设备摆放位置或使用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甚至造成仪器损坏。目前国内有关导航下微创(经皮或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报道较少[3],因此,我将O-arm导航在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置入空心拉力钉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配合、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8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应用骨盆后环损伤需要在骶髂关节置入空心拉力钉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7岁~71岁(35.1岁±59.3岁),车祸损伤19例,高处坠落损伤13例,手术全程时间50min~75min,平均每台手术时间60.77±5.82min(切开皮肤至置钉成功缝合皮肤的时间)。总结O-arm导航在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置入空心拉力钉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配合、注意事项等。

1.2 手术方法

(1)患者平卧于OSI碳素床上。

(2)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患侧臀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切口。

(3)协助医生建立导航参考架,术野铺上O-arm专用的无菌隔离罩,暴露出参考架部分。

(4)O-arm拍摄患者相应的正位片及进行3D扫描,扫描结束后O-arm系统对患者拍片部位进行三维重建并把数据传送到S7导航上。

(5)协助手术医生注册导航器械,调整导航到工作界面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6)手术医生在导航直视下进行空心拉力钉的置入。

(7)X线确认钉的位置、长度合适,缝合皮肤,手术结束。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访视

患者骨盆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忍受疼痛,担心手术效果不理想等,手术室护士应该向患者介绍O-arm导航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置入空心拉力钉手术的安全性,讲解手术的重要性,预后情况及介绍身边成功的案例,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的疑虑。同时向主刀医生了解详细的手术方案,准备好术中特殊物资,以便术中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2.1.2 物品准备

仪器有美敦力O-arm系统、美敦力S7导航系统、 OSI碳素床。器械有导航专用器械、内固定器械、基础器械。物资有O-arm专用无菌隔离罩、光学反射球及常规一次性物资。

2.2 术中配合

2.2.1 正确安置手术体位

术前协助患者平卧于OSI碳素手术床上。患者全身麻醉后于患侧臀部用包布垫高,下肢稍微外展,于下肢大腿下垫大枕,踝关节下垫腋枕,以便置入螺钉,约束好患者,进行保暖。

2.2.2 S7导航系统的操作

术前巡回护士将S7导航系统的主机及显示器置于患者健侧的床尾端,连接电源及各导线,打开S7导航系统主机上的电源,机器自检后选择创伤模式进入导航界面,把S7导航主机上的网线连接到O-arm的MVS背面下方,以便O-arm采集到的正位片及3D扫描图片能通过网线自动传输到导航系统。进行拍片曝光前必须把S7导航系统主机上的红外线对准O-arm系统的球管位置。

2.2.3 O-arm系统的开机操作

O-arm系统由移动工作站MVS及摄像采集系统LAS两部分组成。术前MVS连接电源线后将电源开关向右旋转开机,机器自检后输入病人的信息(姓名、住院号、操作医生等)进入到拍片界面。将MVS的白色内联电缆插入LAS背面右下方连接器面板上以确保电源接通,然后将LAS电源开关向右旋转开机,将脚踏连接在LAS背面下方的接口面板,等待拍摄。

2.2.4 O-arm进行2D曝光及3D扫描

患者术野铺上O-arm专用无菌隔离罩,巡回护士将O-arm推至需要拍摄的部位并关闭仓门,巡回护士在摄像采集系统LAS上选择2D模式后踩下脚踏的左侧脚踏板拍摄正位片同时踩下脚踏的右侧脚踏板保存图片,然后在摄像采集系统LAS上选择3D模式并调整患者与O-arm的相对体位、拍摄的部位等,检查S7导航系统主机上的红外线对准O-arm系统的球管位置并在导航上显示O-arm与S7导航系统连接成功,巡回护士持续踩下脚踏的中间脚踏板13秒进行3D扫描,3D扫描后O-arm自动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网线把数据传送到S7导航上面。

2.2.5 参考架的建立及导航器械的注册

巡回护士把导航的界面调置导航注册界面。器械护士把安装好光学反射球的参考架递给医生安装固定在患者患侧的髂前上棘,手术医生根据S7导航提示注册导航器械。

2.2.6 置入拉力螺钉

巡回护士调节导航界面上适宜的骨盆正位片及3D图像,调节合适的参数并在导航上测量所需的空心拉力钉的长度。医生使用导航探针进行定位,切开皮肤1cm,导航通道定位下,克氏针由导航通道的中间置入骶髂关节,空心砖头在克氏针的引导下进行钻孔,将长度合适的空心拉力钉置入骶髂关节。X线透视,证明空心拉力钉所在的位置正确,骨折复位且稳定性好,用带针的丝线缝合切口一针,眼科贴粘贴切口。手术结束,用平车护送患者回病房。

3 结果

所有应用O-arm导航系统闭合引导骶髂关节置入空心拉力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患者经过专业的手术护理配合,都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每枚螺钉操作时间、平均X线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详见表1。

表1

4 讨论

4.1 操作时保持参考架以及患者体位的稳定是导航能够准确置钉的重要前提。O-arm把正位片及三维图像传到导航上之后就不可以进行手术床以及患者体位的调整,如果医生不够高可以用脚踏板辅助,不能进行手术床的升降等操作。如果参考架松动移位或者患者骨盆位置改变则会导致图像漂移,造成误差,从而发生错误置钉,此时需要重新使用O-arm拍片,重新注册导航器械再进行手术。

4.2 参考架固定的位置要尽量靠近操作区域(即髂骨外侧的进针点)。参考架与操作区域距离过远会影响导航对导航器械的识别,从而影响置钉的准确性。同时要保证S7导航的红外线摄像头距离导航参考架1.5米到2米之间并且红外摄像头的红色光点对准导航参考架,保证参考架在导航的中间位置。

4.3 进行导航操作时要把红外摄像系统置于患者的健侧以减少智能红外摄像系统被前方物体遮挡,减少调整导航位置寻找光学反射球的信号次数,洗手护士术中注意光学反射球上不能有血迹,如果光学反射球上银灰色接受信号的物质有缺损应更换新的光学反射球,否则影响导航对器械的识别。

5 结论

对于骨盆后环损伤需要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应用3D 导航下置钉不仅安全可靠、置钉精准,空心螺钉生物力学稳定优于钢板、优于外固定架[4-8],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9],符合微创医疗和精准医疗的理念。对于医生而言O-arm导航引导下进行的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年轻医生很容易就可以自己操作。但是这类手术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很强,设备的整个操作都是由手术室护士完成的,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中熟悉的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掌握相关手术的仪器设备安全、准确使用以及手术配合、注意事项是必须的,这样才能给手术医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

猜你喜欢
骨盆拉力空心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侨眷帮扶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为什么竹子是空心的?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空心人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