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培养探究

2020-04-03 13:29黄克立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高职

黄克立

【摘要】在简述信息素养定义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堂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  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是指合理合法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工具,确定、获取、评估、应用、整合和创造信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能力,其核心是信息能力,包括识别获取、评价判断、协作交流、加工处理、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即运用信息资源进行问题求解、批判性思维、决策和创新等高阶思维活动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终身学习或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差异大。由于地域教育水平差异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基本能独立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而有些学生对使用键盘打字还比较生疏,键盘打字速度极慢。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层次差异大,导致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难度增大,教师授课过程中难以把握授课方向,极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信息素养意识薄弱。目前我国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在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数制的编码与转换等)和初步技能传授(如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使用等)为重点的相对枯燥的学习中,不仅信息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缺乏将计算机作为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辅助工具来使用的意识。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将“信息化教学”引入了计算机基础课堂之后,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多局限性:一是高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难以满足“信息化教学”课前预习及课堂辅助教学需要的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二是校園无线网络网速不够快,导致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出现卡顿,致使学生不愿“浪费”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导致“信息化教学”课堂效果打折扣。

三、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堂设计

1.信息素养培养教学案例。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典型的理实一体课程,但目前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搜索、识别、获取信息等信息素养能力欠缺。为了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以“组装台式机”为例介绍如何围绕信息素养设置教学案例,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及性能指标;利用网络,在太平洋电脑网官网(https://www.pconline.com.cn/)自助装机,配置一台适合自己使用的、性价比较高的台式机(总价小于6500元),学生需要将四个主要配件CPU、主板、内存条、显卡的参数,以及完整的配置清单截图保存并粘贴到word文档,保存作业文档(自己的名字+学号后两位),提交到教师机。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有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共享信息资源,协作探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验证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进而对信息的取舍。

2.“组装台式机”课堂教学设计的教案如下所示:

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

提问:组装一台电脑,需要哪些配件?资源:在我要自学网(https://www.51zxw.net/default.aspx)中选择播放《计算机基础教程》中有关CPU、主板、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解读”的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学生活动:开启思考模式,在头脑中思索电脑部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联系智能手机,思考速度、存储能力、清晰度的参数指标,迁移了解计算机基本性能指标。

考查要点: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掌握程度。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生从图片或视频中迅速获取信息。

教学环节2:启发思考

调查一下所上班级同学中,有哪些同学已经具备自己组装台式电脑的技能,请这些同学举手(实践证明:一个班级中仅有少数几个同学具备该技能),我们计划用4个课时来学习组装台式电脑技能,争取实现这方面的能力的提升。我们要完成模拟组装一台适合自己使用的电脑这项任务,不去电脑城而能获得全面的信息,最好的途径就是上网。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投入,并踊跃发言,列举出组装新电脑的各种途径,提出许多组装计算机的想法。

考查要点: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对信息检索的了解程度。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判断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找到信息来源,评估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教学环节3: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前,教师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太平洋电脑网官网(https://www.pconline.com.cn/)了解计算机当前主流配置,然后进入“自助装机”尝试自己配置电脑,教师需要做一个如何选购配件示范讲解,主要讲清楚CPU、主板、内存条、显示卡等配件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将所选配件的参数页面截图保存(可使用系统的截图工具完成),并插入到作业文档中(教师可事先录制好讲解示范视频,放到超星学习通课程章节中,方便学生自行观看,边观看学习视频边完成组装任务)。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浏览太平洋电脑官网(https://www.pconline.com.cn/)相关网页,自主完成模拟装机。

考查要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在太平洋电脑网官网(https://www.pconline.com.cn/)相关网页,学生构思并利用有效的搜索策略获得需要的信息,使用系统截图工具将所选配件的参数页面截图保存后,放到作业文档中。

教学环节4:协作学习

各学习小组分别讨论根据需要组装的电脑实际用途,确定出组装电脑的具体方案后,每个成员分别独立完成模拟装机的任务文档,提交给组长,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从性价比、满足需求等方面评选本组最佳装机方案。

学生活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经验。

考查要点: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与别人共同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互帮互助的品质,是否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探讨,辨别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来确定对信息的取舍。

教学环节5:总结提高

教师对每组提交的最佳装机方案进行点评,并评选出全班最佳装机方案,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组成及性能指标,掌握组装台式电脑的技巧。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让学生了解组装台式电脑有关的方案,交流分享装机经验,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很多学生虽然不太清楚各个计算机硬件部件的详细功能,还有部分学生平时较少接触网络,但是通过学习网络模拟自助装机,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弄明白计算机各个配件的参数含义,从而形成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及网络的正确认识,懂得使用计算机上网不仅可以用来玩游戏和聊天,更是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四、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应仅拘泥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更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来展开。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计算机基础课堂设计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 ].中国远程教育,2013,(08):21.

[2 ]黄蕾.20年来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综述[J ].图书馆杂志,2015,(03):16.

[3 ]古珊.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0):99.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項目:广西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课题号:2019KY1317)。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