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支持性情感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2020-04-03 13:29方海东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3期
关键词:支持性解构墨水

成长的核心在于品质的建立,成长的品质是一个体系。每一个品质就是那个阶段我们对成长过程的需要。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核心动力,它推动人的行为发展。

在初一时,小马懒散而又半途而废,即使定了目标,两三天后还是会放弃。几次谈话之后,他直接对我说:“老师,我做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了,我就是一个什么都不好的孩子,用我妈的话说,做什么都不成功!”看着他悲伤的样子,我沉默了许久,没有劝他。我想,“点燃”一个人不是随时随地的,我要凝聚条件、寻找契机。

一个懒散而半途而废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路上,从学习到行为都会存在问题。我们应该从学习和行为需要的品质开始,那是学生成长的核心。一般说来,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最核心的支持性情感品质在于坚持。

其实,关于“坚持”,他不是没有,只是不会,区别在于存在与否和如何唤醒。所以我们应该教会他如何坚持,就是在教育中唤醒他的“坚持”,让他勇敢地“坚持”,以“成功”推动“坚持”。

什么是坚持:解构“坚持”的概念

什么是坚持?我不能告诉他“什么是坚持”或“坚持有什么用”,真正的理解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

我约他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杯清水和一杯墨水。

静坐片刻。

我吸了一管墨水,滴在清水中,只见墨水散开,宛如一只无形的手画了一幅山水画。

他惊叹:“好美!”

“好美?”我反问。

“老师您看,”他指着“山水画”说着,“一滴墨水在一杯清水里,画了一幅山水画!真的太美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

“哦,真美,真的美!”我念念有词地又往清水杯里加了一滴墨水。还没有说话,又被他抢先了。“哇,两滴墨水,重重叠叠,画了一幅‘绝美山水画。”这次,甚至加上了“绝美”两个字。

“真的吗?”我再次质疑。

5分钟不到,他忽然就傻了。

“还好看吗?”我追问。

“这个,这个!”他语塞了。

那一幅“山水画”已经变了,墨水在清水中完全散开,直接将一杯清水变成了一杯“黑水”。他很久很久不说话,我知道他在思考。

第二天,他写了一段话给我:如果我是水,我的缺点是墨水。在这个实验中,我看到了很多东西。如果人是一杯清水,墨水是缺点,如果你不改正缺点,它就会逐渐放大,占据这个人。另外,我如果是墨水,清水是人生,那么人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你有多努力,你就会有多少的回报。别人只能帮你而不能替你!

特别是那句“人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你有多努力,你就会有多少的回报”,这就是“坚持”的核心。“坚持”不仅仅是时间持续多久,而是在时间持续的基础上有收获,这才是坚持的核心。

培养一种品质,第一步就是解构概念,寻找决定概念的核心点。坚持作为一种品质,它的核心点需要分解,在解构中,认识品质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其重心。于是,培养品质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为何要坚持:重构“坚持”的意义

坚持,是为了什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吗?坚持到底了,究竟有没有胜利?为什么有的人不坚持,还是能够有胜利?这些状况都是影响“坚持”意义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坚持究竟会带来什么。所以,坚持的人特别少。

我准备了一道题:“荷塘里有一片荷叶,它每天都会增长一倍。假如30天会长满整个荷塘,请问第28天,荷塘里有多少荷叶?”

他愣了一下,开始掰着手指头计算。

第一天,一片;第二天,两片;第三天,四片;第四天,八片;第五天,十六片……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手指头不够用了,他皱着眉头苦思,突然眼前一亮,“对了!”他喊了一声,“我知道了,可以倒过来看!应该是四分之一!”

我点点头,认同了他的答案。

但是,我马上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有的时候一天就是一片,有的时候一天是那么一大片?”我用手在一半的范围上画了一个大圈。

他陷入了思考。

一会儿,他说:“因为,有的时候是‘第一天,有的时候是‘第二十九天!坚持到最后的时候,才是真正爆发的时候,厚积真的是薄发的基础啊!老师,我明白为什么要坚持了!原来,坚持并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到底‘!”

第二天,他反思道:第一天開始,都是长得很慢。每天都只有几片,让我认识到,努力是必要的,还需要坚持。如果只是努力,没有坚持也是没有用的。第28、29、30天的增长速度确实飞快,让我想到了很多:从只有池塘的四分之一,马上就长满了池塘,说明坚持到“底”,才是真的有效。

品质培养的第二步是重构意义,重新认识坚持的意义,从结果的“胜利”到过程的“到底”的转变,这也是我们重新认识“坚持”品质的逻辑。从概念到意义,这是“品质”建设从外延走向内涵的过程;同时,从意义到新概念,这是我们品质建设内涵找到立足点落地的过程,教育变成了可操作的行为。

和谁一起坚持:“坚持”的情感品质

一个人的坚持真的很辛苦,很多人最终坚持不了,就是因为坚持过程中的孤独和无助最终会影响人走向放弃。小马的“坚持”是否能持续,取决于怎么面对孤独和无助。

第二天,在小马进入办公室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谈话的材料,两本笔记本、两本书。

“老师,这是什么?”他指着本子说。

“我的‘坚持!”

他很意外,也很好奇地打开了我的“坚持”。他一边看,我一边说:“从2002年开始,我每天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每天坚持写一篇超过1000字以上的文章。坚持着,努力着,我已做了10多年了。我发现自己变了,我发现自己的班级变了,我发现自己班级的学生变了,所有的人都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了!”

他专注地听我说,一边翻阅,眼神里满是震撼。

看他看得差不多了,我拿出两本书放在笔记本上说:“坚持到最后,就会有成果了。”

他打开了我的书,看到作者是我,他傻了:“您还是出过书的。”

“其实,这就是坚持的结果,好多文章就在这两本笔记本中。”我淡淡地说。

第二天,他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少不了坚持,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也是一样。它常常伴随在我们身边。……人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我希望我在剩下的几个月里能坚持做完练习,取得更大的成功。

他想要坚持做练习了,震撼的情感开始推动他的品质形成了。

品质培养的第三步是情感推动,情感在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人成长的动力。教育过程中以情感推动人的行动,在行动中形成人的品质。这是建立在行为基础上的概念化,相对而言,这是新的概念的建立。

怎么坚持:具体“坚持”的行动

教育过程中“走向”目标,关键是目标足够具体和方法可操作。在小马坚持的时候,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坚持什么、怎么坚持、坚持到什么样,这就是坚持的具体方法。当小马提出来“做好自己当下的练习,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之后,我开始用具体的方法帮助他。

我设计了“小马坚持品质培养表”,分成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每天在作业之后,每门学科还可以加点什么内容;第二,分成几个阶段才能更好地推动坚持;第三,坚持几天后才反思;第四,第一个环节做多少天。

经过商讨,小马制定了具体的坚持内容,他做了五个阶段,分别是3天、4天、5天、6天和7天之后各做一个反思,整个环节做下来大约30天。

难度有点大,我很担忧,看着他说:“万一做不完呢?”

他很坚定地说:“老师,让我试试看吧!”

那一个月,他妈妈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我能和小马谈谈,让他早点睡觉。

我笑着说:“他已经醒了,为什么还要让他昏睡呢?”

一个月时间到了,他给我看了自己做好的表格,他说:原来,我也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像那些好学生一样做到的呀。我真的可以的!我会坚持下去的,我不想放弃。都坚持这么久了,放弃会很丢人的。

他完全“醒”过来了,一切都往更美好的方向去了。

品质培养的第四步是具体行动,即达成品质目标的具体化行为。这是品质立足点,也是可操作的过程。在品质培养过程中,具体的落地行为才是推动品质出现的关键。“怎么做”其实就是我们对于品质最直接的认同。

同伴的评价:动机推动的“坚持”

我有个疑问,小马的坚持真的是为了胜利吗?他坚持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动机?从现实看来,他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为了求得认同。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获得同伴的接纳是核心动机,所以小马的坚持只是为了被认同。

同伴的接纳,是因为对他努力坚持的认同。所以,我们做了群体评价的“漂流瓶”,内容如下: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过程,小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不仅很努力,而且很勇敢。如果一直坚持努力,你期待的最厉害的小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家都很认真地写上了自己的评价,有的说:“我心中最棒的小马是有着独特光芒的,可以很好地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在学习上更进一步,做到最好的自己!”有的说:“我心中最好的他,就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中考考出好成绩,为自己的初中三年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有的说:“我心中最好的小马,是一个做事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坚强、上进、努力的人!”有的说:“最好的小马是,爱干净,不找理由,不偷懒!”……

满满的认同和称赞,让小马泪流满面,这是一种真正的认同。他流着泪说:“我一定会成为坚持路上一直行走的那个人!”

品质培养的第五步是动机满足,是满足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对他一直努力成长的交代。人的行为动机是推动行为的内在动力,成长是满足动机的行为过程,这是品质形成的定义。品质形成,是因为动机被满足,是因为人的成长,这个过程中品质形成、能力发展。

学生支持性情感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品质形成于人的成长过程。支持性情感品质的形成分成五个步骤:解构概念—重构意义—情感影响—具体行动—动机满足。它建立在人的行为动机基础上,首先是解构概念,洞见概念的核心,找到主题品质的内涵;其次是重构意义,品质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三是情感影响,作为品质形成的推动力;第四是具体行动,我们通过任务界定、行动执行来培养品质;最后是动机满足,满足行为动机,建立品质。学生支持性情感品质的培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他面对自己变得更好的时候,他的情感品质成为成就未来的基础。

方海东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获首届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温州市名班主任”等荣誉。

猜你喜欢
支持性解构墨水
腹中有墨水
还原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墨水河妖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墨水DI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