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2020-04-06 03:47鲍海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创新教学高中地理

鲍海会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好教学方法和方向,切记不要盲目进行改革,也不要闭门造车。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十分重视教学情况,传统的地理教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进程。德育工作属于学科教学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渗透德育素材,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增强其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创新教学;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19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大部分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收者。由于存在教学误区,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缺乏兴趣,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将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一提到地理练习便感到心烦意乱。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点拨作用,将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与学生互动交流,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讲解,也应当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品质。

一、更新教学观念,优化地理德育教学内容

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必须要确保德育教育贴合教科书的内容,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点蕴含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积极的观念互换和教学内容的探究,只有教师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拓展,及时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地理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真正地吸引每一位学生,使地理课堂中充分蕴含着德育教学思想,提升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快乐开心地成长和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可持续发展观念”时,可以结合数据详细地概述国家的人口总量以及资源总量、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突出我国当前资源紧缺的现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讨交流。如:“同学们,你们考虑一下开采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又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可持续发展理念呢?”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理实验知识点进行思考探索。

通过具体的数据展示,营造逼真的环境污染情况,教师通过动情地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效融合,增强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使用现代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器材进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将讲解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河流和山脉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于这些特征一目了然,教师也可以播放记录影片,展示山脉大川以及江河流域的历史轨迹,使学生可以全方位地进行思考探索。现代的教学方式也会随着当前教学形势的发展逐步进行优化,所以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通过科学的引导和积极的探索,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见解,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学习每一节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展示时,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居住地区的地貌以及旅游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探讨交流,增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实有效地接受枯燥的地理知识点。

三、采用互动交流方式,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地理德育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师生交流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学生也能够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思维认知。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厄尔尼诺”现象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阐述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如学生会发现厄尔尼诺能够引发暴雨带来洪水灾害,同时也会缓解旱情,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增收。基于地理专业角度分析,引导学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能源浪费,共同爱护地球。通过正反现象的分析介绍,能够使学生学会更好地探究与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点,使学生细心观察、努力思考,从而有效实现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活动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制作简单的地理模型探讨课题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状态,或者是开展野外地质考察以及企业污水处理调查情况。在集体性活动中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实践并探究真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印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健康的个性。

综上所述,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事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但是其仍然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现代教学特征,有效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旧思维,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水平,基于综合化思想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科探索。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庆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主要方面[J].教育教学论坛,2017(8).

[2]陈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8(11).

[3]高平.中学地理课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法[J].山东教育科研,2016(4).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526000)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创新教学高中地理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