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探究

2020-04-06 22:13王永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王永进

摘要:文化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学生成为品德完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

关键词:传统文化;政治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7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传统文化如何融入课堂教学?怎样让现在的学生亲近并喜欢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前沿学科,政治教师有责任担当起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任务。

一、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现状

1.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深层次的认识,部分教师有热情却力量不足,导致传统文化的学习形式多停留在口头上、字面上,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文化观念的形成和文化行为的塑造很多时候要依靠学生个体的悟性与自觉。

2.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元素是十分丰富的,但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科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一些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深入解析的动力,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和教育价值。

3.师资建设不足,内涵不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有力的保障。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第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和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

仅从这三方面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得校内的相关教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二、充分认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来思考,一是传统文化教育本来就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目前学校缺少正确、有效和正向的传统文化教育。二是青少年成长迫切需要民族精神“补钙”。三是中国腾飞、社会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等迫切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要能回应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生命问题,走生命教育的道路,要让学生学真、求真、做真人。

三、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涵盖诸子百家、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建筑雕刻等。对学校而言,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特征的中华文化,其最核心的就是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高尚的家国情怀、优良的民族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丰厚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2.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国学经典的精髓和要义会逐渐融入教师的生命和生活。

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有助于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可以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

五、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

1.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变形式成特色

课堂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把观念的更新具体化,加强对课程的创新整合,并把它融注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渐变中,形成“文化育人”的教学特色。即课前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吟诵古诗名句,这样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的诵读要求,又有着朗朗上口的诗词古韵,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悟到经典的魅力。课堂上,教师引用传统小故事,将励志勤学、求索创新等思想融入课堂,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团结协作教育。课下作业,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使其对祖国的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进行了解。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与道德行为的达成目标相结合,从而逐步形成分年级、分层次的教育目标。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传统文化活动课程

我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教育意义。重视传统节日的教育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极佳途径,更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明净的心灵之窗,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政治教学应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包括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又增强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铸魂工程”。目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要达到“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政治教师要积极面对挑战,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带进课堂,把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中。

(作者單位: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青杨中学266712)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