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遗传类试题研究与教学策略探讨

2020-04-06 23:10吴新健叶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策略

吴新健 叶超

本文系福建省宁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及教学对策的研究》科研成果(立项编号为:FJNDKY-M04)

摘要:遗传学类是生物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本文从高考生物遗传类试题的特点及相关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高考生物;遗传学;试题研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170

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教学的重难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高考生物试题中遗传学一定是必考内容。但由于遗传学知识抽象、知识点多,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解答遗传学有关试题时不能充分理解,导致学生无法对试题进行正确解答。对此,教师需要结合高考试题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考中遗传学试题的特点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较为常见的遗传学试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学基础。主要包括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考查内容有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配子的形成、人类对基因的认识过程等。其中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数目变化为主要考点。

2.遗传基本规律。是遗传与变异中的重要考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内容每年都会涉及,其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遗传两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和伴性遗传几个方面。试题不仅涉及到科学知识的考查,还可能涉及到科学方法的考查。

3.生物变异。考点主要是生物变异的类型、变异在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属于理解层次,应契合《新课程标准》对于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要求。

4.人类遗传病。常作为遗传学知识考查的素材,或以遗传系谱图的形式出现,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遗传概率的计算、优生优育的措施等。

对比近几年高考遗传学类试题,总体情况有以下两点。(1)不同点。试题在内容、知识覆盖面、实验题型的考查和要求等方面有差异。在题目问题的设置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且难度也不同,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2题,不仅考查面广,难度也大,许多考生无从下手,得分率极低。不同年份遗传题题号也不同,如2017年为第29题,其他年为第32题,这也使学生的作答效果受到影响。(2)相同点。表现为都能很好地体现高考对考生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具体而言,就是都考查了生物学科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都能充分体现“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思想,特别考查了“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遗传类试题的教学策略

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1)重视遗传学实验教学。遗传学涉及的实验比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重视课本实验。要熟练应用遗传基本规律,通过孟德尔的实验探究方法为切入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现象解释存在困难,教师应将配子的形成与基因型、受精卵的形成与基因型、性状与基因的关系等分析清楚以帮助学生理解。分离定律是遗传学实验的基础,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实验的根本,伴性遗传等是遗传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课本提及的每一个实验,教师都要指导学生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等。考试中的很多实验题都是在课本实验基础上演变和拓展而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课本中的实验。

(2)重视解题思路和方法规律的教学。遗传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无论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还是遗传的基本定律,都有很強的规律性。因此,教师的教或是学生的学,在解决遗传类问题时都要注重方法规律,不断总结归纳解题的思路并熟练运用。

2.激发学习兴趣,营造遗传学课堂氛围

遗传类知识点多,难度大且抽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遗传学产生兴趣,并进行认真思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学生动手参与主动学习,如制作物理模型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可就所讲知识点做适当的趣味性拓展,普及生物学知识,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带到课堂,将课本抽象的语言叙述转换为形象的动态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遗传学现象。

3.突出核心概念的理解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在错综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生物学事件和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和推理出来的结论,是对同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高考以考查学生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为基础,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根本。所以,在遗传学部分的备考过程中,要以课标为基础,深入理解遗传学核心概念,并运用核心概念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DNA、基因等概念,可通过多种方法对概念进行处理,以形象化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规律,总结概念模型、推理概念属性并从中理解概念内涵,认识概念所蕴含的生物学现象,做到真正理解概念。

总之,遗传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学生应加强对高考遗传类试题的分析与研究,体会和思考高考试题的设计意图、考查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要求的全面性、综合性、灵活性及获取信息的技巧性、感悟高考试题与教材的联系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教师一定要对遗传学知识保持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高考中的遗传类试题进行归类和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胡玉华.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及评价试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

[2]徐文垚.近三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研究及应考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2).

[3]赵文琪.简论高中生物教学的遗传学教学及其策略[J].教育学,2018(12).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寿宁一中355500)

猜你喜欢
遗传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高中生物遗传学必修模块中核心概念的检索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