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延伸方向的探析与实践

2020-04-07 15:48李雪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第二课堂乡土

李雪婷

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的改革创新,国内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与此同时,时代发展和学生自身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工作亦是如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将初中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促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延伸方向的探析与实践】进行详尽的阐述。

一、乡土资源方向延伸

所谓的乡土资源,其实就是指学校所在位置的相关资源,其中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生态资源,其中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其中包括不同的地理环境、民俗、民风等等。从中不难看出,如果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进行乡土资源方面的延伸,初中生对于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的了解会变得更加的深刻,从这一方面上来说,使得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在乡土资源方向进行延伸类似于“就近原则”[1]。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中的“耕海牧渔”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对日本的鱼文化进行了解,知晓其形成的原因,教师此时就可以使得这一课时在乡土资源方面进行延伸,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

为什么本地区不能形成鱼文化呢?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在本地区难以发展鱼文化之后,教师还可以接着上一个问题继续进行提问:

那么在本地区应该发展何种类型文化呢?

这一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分析本地乡土资源中的特色文化[2],这对于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是比较显著的。

二、社会生活方向延伸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不运用社会力量的教育,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教育,更不可能是和谐的教育。

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需要在社会方向进行延伸,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了解社会并且关注社会,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需要注意并且挖掘这一类资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生还能够感觉到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其他的初中课程所不能给予的,后续初中生就会喜欢上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并且乐于学习,善于使用课堂中的所知所学来解决现实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使得初中生能够以这几方面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讨论和分析,初中生也会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知识转化为自身亲身生活经历,并且从中提炼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使得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得到升华,这对于广大的初中生群体来说,这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初中生的个人成长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第二课堂方向延伸

事实上,第二课堂其实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一课堂就是初中生正常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而第二课堂其实就是在课堂之外开展的相关学习和实践活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较的话,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都要少了很多,在实际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好第二课堂,对于初中生的《历史与社会》学习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延伸过程中,可以向第二课堂的方向进行延伸,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教学效果,还会使得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逐渐丰富.

四、相关学科方向延伸

在前文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提及,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延伸过程中,还可以使其朝向相关学科的方向进行延伸,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

譬如在七年级的《在规则中成长》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知晓什么是肖像权、著作权和受教育权,在必要的情况之下,教师还可以举例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提升初中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

结论:综上所述,就是现阶段针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延伸方向的探析和实践】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内容了,从中不难看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延伸其课堂方向,并且以实践工作为基础,对延伸方向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使得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质的提升,这对于广大的初中生群体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第二课堂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