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2020-04-09 04:53毛凌野
卫星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通新闻来源印度洋

中国卫通鑫诺公司“全球网”新增南印度洋区域覆盖

1月,中国卫通所属鑫诺公司完成“海星通”全球网络的扩容,新增南印度洋区域覆盖,实现了南印度洋海域主要航线及渔场覆盖。该波束的正式投入使用,满足了南印度洋航线以及在印度洋区域作业船舶的通信需求。鑫诺公司“全球网”为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网,已覆盖全球90%以上的主要航线。依托于“全球网”,该公司推出了海上VSAT宽带卫星通信服务品牌“MarineTel海星通”,服务于全球有海上卫星通信需求的客户。(新闻来源:中国卫通)

“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项目落地广西

近日,全国首个边坡监测领域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项目落地广西。该智慧边坡监测项目位于南宁外环高速G72下行线K90+961-K91+111之间。项目建设了监测中心与边坡监测现场之间的5G专有网络,大量用于探测地质松动、细小位移的各类监测传感器接入监测网。项目将5G与北斗技术融合,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平台,实现优于1mm的高精度定位,一旦发生异常位移,可精确定位隐患位置并迅速开展排查和处置。(新闻来源:人民邮电报)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1月10日,中国电信正式提供天通卫星通信服务。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域覆盖、全天候通信等特点。用户使用天通卫星手机或终端在卫星服务区内,可进行话音、短信、数据通信及位置服务。天通卫星业务使用1740号段的手机号码作为业务号码,已实现与国内外通信运营商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新闻来源:人民网)

国家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项目落户漠河

1月14日,由漠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合作的国家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项目正式落户漠河。该项目投资概算约4亿元,建设时间为10年,预计占地15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0部天线以及机房和科研辅助用房、天线基座等各项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接收骨干设施承担40余颗陆地观测卫星的接收任务。(新闻来源:中国日报网)

工信部规范卫星频率及轨位论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办法(试行)》,自2020年2月1日起实施。《办法》全文共十六条,详细规定了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可行性论证的目的、论证依据、论证原则、论证程序、论证结果、监督检查等内容。《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助于加强和规范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促进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新闻来源:工信部网站)

银河航天首发星成功发射

1月16日,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it/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是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该卫星采用Q/V和Ka等通信频段,具备10Gbit/s速率的透明转发通信能力,可通过卫星终端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天通新闻来源印度洋
基于天通、北斗双模卫星通信的应急车载终端设计与实现
时隔四年再携手 长三乙火箭送天通一号卫星上天
中国自己的高轨道叫星通信电话来了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业务正式商用
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风险研究
去印度洋
新闻的第七要素及新闻见证者
大数据与新闻领域变革
海啸·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