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20-04-09 08:14宋建伟
黑河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体育舞蹈

宋建伟

[摘 要]信息时代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便利,而今,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助推体育舞蹈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需求。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兼有文化娱乐内涵和体育竞技的双重特点。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如自主学习能力、示范能力、创新能力、音乐解读能力、舞蹈表现能力等,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体育舞蹈;学生能力;新兴体育

能力分为先天性能力和后天习得的能力,有些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有些能力是在后天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生来所具有的能力也是先天的素质,它是后天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后天能力却是以这些素质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活动发展创造出来的。学生后天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指导,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以往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合理地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的培养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兴趣是关键,学生一旦有了浓厚兴趣,自然十分乐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让学生“会学”,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自主调整、自主监督、自主认识、自主管理与自主改造。而“会学”必须以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掘自身的优势为前提。因此,体育舞蹈教师在讲授一定技法的基础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如自行演示创编一段小套路或小组合,并启发学生在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开发难度不同的舞蹈组合动作等。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萧伯纳曾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学生有了自信,才能敢于表现自我。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如在课堂上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和暗示;充分利用舞蹈课堂增加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表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书,除了多阅读体育舞蹈类书籍,还要多阅读历史类、哲学类、文学类书籍,以此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舞蹈作品的理解。

2.对学生示范能力的培养

动作示范能够让学生对某个动作产生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动作示范也是教师用身体动作表达的一种特殊语言。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示范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其认真学习,苦练基本功。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演示已学过的动作,了解示范的目的、位置、方向、动作的难点和重点、需注意的问题和示范讲解的时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示范能力。

3.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灵感,发现新规律,提出新知识和新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把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从观察中对比,并从对比中发现窍门和规律。体育舞蹈没有规定的动作,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先要学好教师所教的固定动作,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作,跳出自己的风格,舞出自己的感觉。这就是体育舞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之处。

4.对学生音乐解读能力的培养

体育舞蹈由于舞种多样,每个舞种的风格各有不同,音乐的类型自然也各不相同。如用节奏鲜明、雄壮、激昂的音乐配合各种走步、基本步伐的练习;用节奏缓慢、抒情的音乐配合各种伸展性动作和姿态练习;用不同节奏特点和情感的音乐配合同一个组合动作和套路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动作与不同音乐的解读。在练习时学生可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音乐上,从中体会音乐与动作配合的一致性,以及音乐的内涵、节奏和动作的表现力。

5.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通过表达动作技术的美学内涵,将体育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感受体育舞蹈的形体美、技术美、气质美、音乐美、服饰美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服饰也是舞者美的一种装饰,不同的舞蹈需要不同款式、风格的服饰来衬托。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的款式、风格、色彩的运用、选择与搭配,培养学生的服饰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熟练的技术动作和流畅的连接是一切肢体表现的基础。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脚下的步伐到身体如何发力再到头部的转换,每一个动作都不能少;从舞蹈的基础步伐到力量训练再到组合动作的重复练习,整个教学环节都要科学系统,如拉丁舞注重训练学生的速度力量,摩登舞注重训练学生的架型稳定和女士的胸腰延展等。体育舞蹈绝非是短期内能够掌握的一项技能,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单一组合动作的重复练习和多套组合动作科学有序的学习和记忆;其次,要在每套动作组合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不间断地对学生讲解体育舞蹈动作的衔接规律。体育舞蹈包含十个舞种,风格各异,节奏鲜明,舞者应在舞蹈中借助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将肢体动作展现出来。音乐素養高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肢体动作融入音乐当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而音乐素养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听不懂音乐节奏而扰乱自己的舞蹈步伐,更别说展现表现力了。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需要适当训练学生的音乐素养,给学生讲解音乐的旋律,分析其节奏类型、音乐的高潮和低潮,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从而提升学生舞蹈的表现力。教师还要重视基本功训练,要让学生意识到再简单的动作也会有美感。可以通过芭蕾把杆练习学生的身体姿态,通过肢体的感觉练习动作的细节,把美感贯穿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但我认为情感才是舞蹈的灵魂,只有真正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舞蹈中去,才能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在体育舞蹈练习中,只有真正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才能提高表现力,舞出自己的风格。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因素

1.中学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仍以示范练习为主,学生大多机械地模仿,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生容易厌倦。

2.体育舞蹈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力度不足。国外很多先进的教学方式没有应用于我们的课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不广泛,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和独特。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

3.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舞蹈教师再学习和提升的途径较少,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长期得不到更新。体育舞蹈是年轻的体育项目,当前体育舞蹈的专项教师较少,一些教师还同时教授几个体育项目,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一方面,由于中学体育舞蹈课程开设较晚,因而只有少许高校设有专门培养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导致学校缺乏专业、正规的体育舞蹈教师。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舞蹈多是选修内容,一些学校对体育舞蹈项目重视不够,体育舞蹈教师也因此普遍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

在中学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克服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增强师生互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学习,带着疑问回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有效推动体育舞蹈教学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王昊,杨振军,罗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5]张雅珍.体育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1,(3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体育舞蹈
浅谈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学生能力的培养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