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2020-04-09 04:47李家兵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对策

李家兵

摘 要 安乡头顶长江“三口”,北临荆鄂福地,脚踩洞庭之波,承携沅澧清流。河流纵贯,过境洪水易进难出,天然降水量丰富,雨季与洪水期同步,渍水积聚难排。本文对安乡的洪涝灾害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实例分析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对策

1 安乡水系

安乡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东部,西以澧水、自治局河(淞滋河中支)与澧县和常德为界,东以三岔河(藕池中支)与南县为界,长江三口七条支流有五条自北向南穿过安乡;8条主支洪道长290.4公里,把安乡1087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划分成5个防洪大圈(安造垸、安保垸、安澧垸、安昌垸、文化垸)。因此,安乡县的防洪抗旱任务十分艰巨。

2 洪灾特征

(1)发生频率高,周期短。1949-2015年的66年间,大水年29个,平均2.3年一次;特大洪水年9个,平均7.3年一次;1980-2015年的35年间,大水年18个,平均1.9年一次。

(2)汛期、雨季基本同步,外洪内涝夹击。雨季集中在4-7月,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50%。高洪一般出现在6-8月,正是集中降雨期。如1998年7月24日,县城最高水位40.44m,为历史之最,同期降雨405mm,外河水位居高不下,同时又遭特大暴雨袭击,大堤险象环生,垸内渍水一片、渍淹耕地40.5万亩,溃决堤垸一个、溃淹面积23.9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13万亩。

(3)入汛早、时间长,洪峰密、水位高。每年5月进入汛期,10月退出汛期,约半年时间断断续續与洪水周旋。县防指资料统计,1950-1980年30年间,全县上堤防汛149次、1268天,年均4.5次、41天。

(4)多水危害。安乡是长江水、澧水、沅水碰头高发区。长江来水较慢,但持续时间长;澧水高水位虽维持时间较短,但水势凶猛且有暴涨暴落的特点,日涨达2-3m;沅水抢占湖容,抬高底水,导致安乡成为“水袋子”,洪水易进难出,来多泄少,水位壅高,洪害频繁。

(5)泥沙淤积,河湖演变,调蓄容积锐减,小流量、高水位威胁加剧。安乡县城最高水位1954年38.10m、1980年38.97m、1983年39.39m、1996年39.72m、1998年40.44m;官垱河(藕池西支)1954年最大过流量2890m3/s、官垱最高水位38.84m,而1998年过流量573 m3/s,仅为1954年的1/5,但官垱最高水位39.67m,反超1954年最高水位0.83m。

3 典型渍涝

1980年,年总降雨量1615.3mm,5-8月1018.2mm,占全年总量的63%,其中7-8月600.2mm、占该时段的59%。此间,长江、澧水上游也普降大到暴雨,江河水位猛涨,全县处于外洪内涝的严重局面。因外河水位高,电排被迫停机,导致垸内渍灾严重。全县60万亩农田有34万亩严重受渍,有180多个生产队因渍水连片,导致行人涉水,住房围埝,田土被淹,无处耕种。

4 成因分析

安乡民间有句俗语:“北水(长江)涨,南水(沅水)堵,西水(澧水)一到就喝粥”。这句俗语表明:湖南“四水”和长江来水“碰头”时,安乡就有溃垸的危险!下面举说明:

例1:1981年7月19日宜昌站洪峰流量70000m3/s(宜昌站1955年以来最高水位,1897年以来的最大流量),7月20日安乡站洪峰水位仅37.85米,流量5110m3/ s(安乡站安全泄量6000m3/s),且22日迅速退到37.0米以下。安乡这次洪水过程的特殊性在于:澧水来量小(石门站流量仅215m3/s),洞庭湖水位低,南咀同时水位32.23米,调蓄量大,因此安乡站水位不高,刚进入防汛状态,且维持时间短(水位在37.0米以上仅四天)。这说明安乡高洪成因复杂,纯长江来水对安乡的影响相对较小。换句话说,只要“四水”来量小,洞庭湖底水低,长江来水宜昌站流量在70000m3/s以下,安乡依然安然无恙!

例2:2017年我省先后发生了15次比较明显的降雨过程,最强降雨过程发生在6月22日8时至7月2日8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影响范围之广、降水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累计雨量之多,为历史罕见,最终形成了洞庭湖水系特大洪水。洞庭湖最大入湖流量、最大出湖流量均排历史第一。然而,安乡县城的最高水位仅37.08m(警戒水位37.0m),原因是长江来水量较小(三峡水库优化调度作用明显):为减轻长江及洞庭湖的抗洪压力,三峡水库自7月1日12时至7月2日22时,将出库流量由25000m3/s迅速减至8000m3/ s。三峡水库的调度降低了城陵矶洪峰水位0.30m左右,并提前2.5-3天退出警戒水位。换句话说,只要长江和澧水来量较小(宜昌站流量在25000 m3/s以下、石门站流量在8000m3/s以下),湘江、资水、沅江再恶劣,对安乡的影响也不大。

例3:1980年,我县经历了十次洪峰,其中有4次洪峰水位超过1954年的最高水位38.10米,且这4次高洪水位都是在长江和澧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俗称长澧碰头)。特别是8月上旬,连续两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7月底和8月初,长江上游、澧水流域普降暴雨,洪水猛涨。澧水石门站8月2日13时洪峰流量17500m3/s;同时长江上游宜昌站8月3日14时洪峰流量39000m3/s。在长江和澧水的共同作用下,我县水位从33.84米涨至38.79米,涨幅达4.95米,超1954年水位0.69米。此例说明,以澧水为主的长澧碰头洪水,对安乡危害极大!

例4:1996年7月21日安乡洪峰水位39.72米,超保证水位0.34米(保证水位39.38米),而20日宜昌站洪峰流量仅32600m3/s,但沅水和资水都较大,20日桃源站洪峰流量26000m3/s,21日资水桃江站洪峰流量10300m3/s,同时,澧水和湘江也起到了抬高洞庭湖水位的作用,20日石门站洪峰流量7110m3/s,19日湘潭站洪峰流量7170m3/s。由于“四水”和长江来水“碰头”,安乡县城从7月14日至31日连续17天时间处于防汛状态(水位在37. 0米以上)。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有关英汉翻译中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的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