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原创热文成为抗“疫”阵地

2020-04-09 04:39吴凤鸣
新阅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辟谣头条公众

吴凤鸣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出门受限的人们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长时间将精力聚焦于互联网。新媒体原创热文成了重要的抗“疫”阵地,弥合疫情下信息和知识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互联网内容流量池的典型,微信公众平台和今日头条平台承载和记录着疫情防控的艰苦与奋斗。

2020年2月,新榜监测到365440個活跃样本累计发布21660551篇内容,平均阅读数和平均在看数分别为1753.6和17.2,较1月(1344.8和12)分别增长30%和42%。超半数的内容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升幅榜TOP 1000公众号在2月共发布274718篇内容,从这些发布内容中提取热点,发现至少有55%的内容触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息”。

今日头条是基于智能算法对于信息、知识和人匹配的算法型分发,即将人类的信息、知识获取、加工以及应用逻辑通过一定的方式匹配至“物”和场景。智能算法会强化热点内容的推荐量,是总阅读数达到更高的数量级。2020年2月,清博大数据监测今日头条号总阅读数超过1000万次的就有15篇,原创热文中的29篇内容全部与疫情有关,6篇总评论数超过1万条,很多热文的评论字数远超文章本身,原创热文变身网民讨论的平台。

两个平台热文数据对比分析有四点特征。

其一,两个平台共同聚焦疫情。针对触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息”的内容标题进行词频统计,发现“防控”“疫情”“确诊”这三个词最为高频出现。进一步归纳内容特征,大致可分为五个类型:一是防控指南类;二是政府通告类;三是数据快报;四是在线服务;五是战“疫”一线。疫情期间,政府、媒体、机构借助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号从防疫指南、疫情动态到抗“疫”第一线,全方位地为大众传递信息,是抗“疫”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二,受众群体破界阐述疫情。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5G技术的推广,与SARS时期相比,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有了重大的突破。受众群体在线阅读成为新生态、新常态、新力量。“李月亮”“黄生看金融”“周冲的影像声色”等微信公众号正在破界传播主体和客体,自媒体人发表锋利的个人观点。“环球时报”“南国今报”今日头条号披露监狱疫情传染,“新京报”曝光“黄某某”身份都是为了建设良好的传播文化生态。

其三,科学辟谣成为防控疫情的重要内容。面对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新媒体语境,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辟谣专区。某些已删除的违规文章,已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科学辟谣平台” “上海网络辟谣”等通过平台查询求证,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的手段澄清谣言,纾解公众恐慌心理,如“中国小康网”答疑解惑,钟南山、李兰娟等银铃专家通过新媒体及时回答群众疑问。

其四,数据新闻对于疫情描述、研判、预测起到积极作用。很多新媒体从业者在多维度选择的基础上,个性化抓取、挖掘、统计、分析或可视化呈现疫情数据进行新闻报道。“视觉志”微信公众号的“火神山医院10天竣工,背后藏着许多你不知道的事”,“科学网”今日头条号“钟南山领衔新发论文:不排除‘超级传播者,个别潜伏期超三周”都是抓取、挖掘数据中的新闻点,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链接求证的方式去论证。

新媒体要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新媒体以多角度、新方法、巧手段、勇披露的新闻报道方式,成为抗“疫”的新阵地。

猜你喜欢
辟谣头条公众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微信辟谣小程序上线:这个一定要转给了爸妈!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