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运用戏曲音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

2020-04-09 09:13徐璐璐任胜楠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戏曲音乐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徐璐璐 任胜楠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课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不言而喻。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教育必然要将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上日程,升华戏曲等音乐形式在小学核心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将探析小学音乐如何运用戏曲音乐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戏曲音乐;核心素养

前言:戏曲是我国古典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流行音乐引领潮流,备受当代学生的追捧,而戏曲、戏剧等底蕴浓厚的音乐形式却逐渐消失了踪影。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必然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戏曲音乐的认识,在音乐学习的同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戏曲音乐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戏曲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它将舞蹈、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杂糅并用,形成庞大而独立的音乐体系,在中國近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广为流传。以经典京剧《贵妃醉酒》为例,该曲目以唐朝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精美华丽的服饰带给学生巨大的感官冲击,并能在欣赏过程中还原历史故事,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渗透与运

用[1]。

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戏曲音乐因素,可以是课堂层次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利用戏曲音乐教学,能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给予学生走进文化,走进生活的契机,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更能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二、戏曲音乐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戏曲教育知识贫乏,缺乏艺术素养

目前,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为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受到系统高等教育的熏陶,教师本身对戏曲音乐涉猎甚少,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确问题,无法将戏曲与小学音乐教材相融合。部分教师对于戏曲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戏曲是保守陈旧的代名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戏曲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对戏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未引发学生的深思,进而造成戏曲音乐教学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对核心素养更深层次的挖掘。

(二)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目标与计划

戏曲作为相对独立的音乐体系,涵盖了“唱、念、做、打”等一系列表演特征及演唱形式,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有很大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的考量,照抄照搬戏曲元素,更未结合信息化、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致使戏曲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与此同时,戏曲音乐教学在小学主要以鉴赏课的形式存在,内容上浅尝辄止,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一头雾水。目前,大部分音乐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更忽略了戏曲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只是将戏曲鉴赏当作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手段,并没有让学生领悟到戏曲中的深刻含义,最终也使得音乐教学失去了现实意义。

(三)课程资源匮乏,课堂设计不合理

小学音乐教材存在更新慢问题,内容上多以儿歌与主旋律歌曲为主,歌词朗朗上口,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但教材中对戏曲一类的传统音乐形式涉猎甚少,对学生而言也相对陌生[2]。即便教师安排戏曲课程,也多是将曲目原封不动的播放给学生,单一的音调以及冗长的唱腔让听惯了脍炙人口歌曲的小学生感到乏味,加之教学情境及硬件设施的缺失,也导致学生很难产生共鸣,最终对戏曲产生抵触情绪。

三、戏曲音乐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将戏曲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是一段系统且漫长的过程,对此,教师应首先树立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戏曲音乐课程当中,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到日程上来。教师应当起到表率作用,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有效融合,使音乐课堂迸发出新的活力。

(二)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也弥补了传统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通过利用多媒体,将纸质教材中静态的内容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产生共鸣,加深对戏曲的理解。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课下师生联络体系,学生可自主搜索喜爱的戏曲表演,自行制定学习计划,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生旦净末丑”脸谱的学习为例,课上,教师对脸谱的特征及象征意义进行集中讲解;课下,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各戏曲曲目中出现的角色,并自行阐述角色特征。通过自主探索,学生了解了京剧的表现形式,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3]。

(三)注重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多元化教学活动

教师应注重对教材及硬件资源的开发,利用校园力量开展丰富的戏曲活动,诸如知识竞赛、演唱比赛等,使戏曲成为校园流行新风潮,从而加深学生对戏曲的喜爱。

例如,教师可利用班会的时间开展“戏曲小舞台”活动,让学生们自行选取喜爱的戏曲片段进行编排、制作戏服、布置舞台等。在合作演出的过程中,学生对戏曲表演的流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集体凝聚力。

结语:现如今,戏曲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更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学校及学生家庭资源,丰富戏曲音乐教学内容及方法,创新教学体系,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戏曲世界,了解并热爱戏曲,感悟并感激传统及历史文化的馈赠。

总结:

音乐课程教学本身的角度上来说,教学过程的开展,也是学生精神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且音乐课程得教学从性质上来讲,也是一门具有发散性特点的课程内容。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优化。而戏曲音乐,是包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且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传播价值的音乐呈现形式。一方面,戏曲作为我国文化艺术门类中具有专业性且在学习上具有很大难度的形式,应当被作为重点内容融合应用在基础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另一方面,单纯的戏曲教学的融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讲具有较大的难度。这也为戏曲与音乐课程的结合奠定了基础。在追求多元和丰富的音乐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加切实的符合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兴趣,提高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融入新的教学元素是一个必经的途径。戏曲音乐风格不仅在音调和节奏上具有显著的特征,在融合教学中也具有非常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引起小学生充分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是一种通过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融入,为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更加坚实基础的教学方法。应当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开展中积极倡导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践探索——以二声部合唱《太阳出来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239-241.

[2]唐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9(33):181.

[3]杨艳利.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91.

猜你喜欢
戏曲音乐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晋剧行当音色特征及音色调节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戏曲音乐欣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