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对策研究

2020-04-10 08:44许晓冬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贸辽宁省辽宁

许晓冬

一、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辽宁经济基础坚实,拥有丰富的资源,又是著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地区周边沿海城市较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除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辽宁外贸进出口额双双下降外,2013年之前,辽宁对外贸易总额基本呈现增长态势。2014年开始至2016年,辽宁省对外贸易额连续三年下降,进出口额同比下降超过10%。2017年至2018年,辽宁省对外贸易额趋于上升。但贸易差额从2016年的 -4.31亿美元,扩大为2018年的-168.34亿美元(见图1)。受内外因双重因素影响,辽宁外贸形势趋弱,从内部来说,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大,产业竞争优势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了外贸增长;从外部来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与商品价格下跌等加剧了下降的态势。[1]

2018年,辽宁省主要进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原油、农产品、钢材、船舶等。一般贸易额为4 317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7.2%,同比增长约17.3%。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总额为1 783.1亿元,同比下降1.0%。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仍旧是2018年辽宁外贸的主要特点,这也反映出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部分外企由于土地成本、原材料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下降而纷纷撤离,这都影响了辽宁的加工贸易增长的势头。

辽宁省对外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欧盟、日本、东盟、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其中出口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东盟、日本、欧盟、美国、韩国;进口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欧盟、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辽宁对外贸易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与欧洲,但与同期相比,出口贸易增长态势远不及进口贸易增长态势。[2]

表1是2018年中国部分省份进出口情况,辽宁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在第八位,出口额排在第七位,进口额排在第八位。对外贸易额远远落后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区,只相当于广东的1/10,与山东、福建省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此外,由表1也可看出全国各省份对外贸易额同去年相比均有上升,但辽宁省的进出口总额与其他沿海省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差距较大。

图1 2006—2018年辽宁省进出口贸易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

二、辽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市外贸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辽宁省对外贸易贡献中,大连一枝独秀,是沈阳对外贸易额的4.7倍。2018年大连市对外贸易总额4701.4亿元,同比增长13.9%。大连市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升到58.7%和64.9%。沈阳市与大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占辽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5%,其他市区外贸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各城市间的统筹协作机制没有形成,大连外贸虽独占鳌头,但是未对其他城市外贸发展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3]

(二)外商投资利用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辽宁省对外贸易涵盖区域逐渐扩大,但外资利用仍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018年辽宁省招商引资签约额为8 588亿元,利用外资投资额前五位国家或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外资来源单一使科技创新技术受到局限,从而明显降低了外资利用率。虽然吸引外资的产业越来越多,但投资结构有待改进,缺乏具有领头羊作用的标志性项目,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及部分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完善。此外,外商投资也比较注重当地的人文环境,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也是阻碍外资进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表1 2018年中国部分省区进出口情况(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单位:亿美元

(三)外贸专业知识、技术匮乏,难以把握全球化机遇

辽宁主要对外经贸区域比较集中,整体规模较小。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缺乏专业人才、缺少融资渠道、没有外贸经验、不能及时获取信息等重重阻碍。沿海开放并没有带动内陆同步发展,人们国际化意识比较薄弱。外贸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单一、投资相对保守、竞争力差、对外经贸的合作能力较弱。企业内部经营问题较多,缺乏积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甚至会因管理者个人利益出现不公平竞争严重影响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辽宁外贸业经营缺乏秩序。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一些自营企业的规模无法达到要求,投资商逐渐流失,使很多有着巨大潜力的外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外贸易无法扩展。

(四)物流口岸城市外贸基础设施不足

良好的通商口岸能提高对外贸易运输的效率,带动当地外贸投资进而促进外贸经济的发展。辽宁各港口占据东北亚海上枢纽重要位置,虽然近些年口岸城市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距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大连港、丹东港部分港口设施技术落后、运输能力不足,港口整体作业无法达到智能化与全自动化操作。随着对进出口速率要求得越来越高,港口运输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寻求技术突破,建设现代化港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出口额增幅缓慢加剧贸易逆差趋势

2018年辽宁省出口总额增长5.7%,进口总额增长16.8%,进口总额及其增幅远超出口总额及其增幅。2016年至2018年,辽宁省的贸易差额由-4.31亿美元扩大为-168.34亿美元。辽宁省的钢材、农产品、船舶均为重要出口产业,而最近两年,钢材、农产品、船舶出口均增长较为缓慢,2018年增幅分别为0.9%、2.2%、8.6%。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靡、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严重的影响,辽宁省对外贸易逆差额日趋加大,外贸竞争力在明显减弱。

三、“一带一路”给辽宁省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辽宁省产业升级

“一带一路”经过亚洲、欧洲和非洲,共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沿线国家需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可以借此机会大量出口钢铁等过剩产能。辽宁省在钢铁、冶金、装备制造业方面有丰富的资源与优秀的钢铁企业,如鞍山的钢铁、大连的船舶重工、沈阳的机床等,这些企业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优势。亚洲开发银行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每年会产生73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4]辽宁省可以通过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加大钢铁、船舶重工等基建材料的输出,激发机电、钢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的活力,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辽宁省对外出口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一带一路”政策引导辽宁企业“走出去”

“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别对东南亚和东北亚经济进行整合后,对其进行融合,通向欧洲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海上对亚洲、非洲、欧洲进行贯通,陆上和海上两条线路形成闭合循环。辽宁省可以凭借其机电、钢铁、石化等优势,把握住“一带一路”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助力辽宁省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工厂建立产业园区,既发展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可带动沿途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2015年8月,沈阳市政府制定的《沈阳市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实施方案》正式颁布。方案实施后,为东北地区同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沈阳凭借其特色的装配制造业,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境外经济合作,加大境外产能输出。[5]2018年,沈阳市对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议投资总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6%。2018年大连市协议投资额23.1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8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为5.2亿美元,占全市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的65%。2017年1月,大连港等集团合资打造以发展国际物流及商品加工出口等领域为主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正式开工,这一举措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营口港和俄罗斯铁路公司合作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打造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建设工程也陆续启动。2018年8月,辽宁省发布《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9年1月16日,为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16+1”经贸合作示范区重要载体的中东欧16国国家馆在沈阳市正式启动,“16+1”经贸合作能够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经贸、文化、资源等领域的合作,将为辽宁企业“走出去”提供助力。

(三)经济走廊与运输通道建设推进辽宁开放合作

中蒙俄三国共商共建经天津、大连、满洲里等通过蒙古、俄罗斯到达波罗的海经济路线。辽宁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省内大连、沈阳、营口、丹东等城市都是经济走廊中的重要关节,在与俄罗斯、蒙古的联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贸易企业间的互联互通,辽宁省积极推动“辽蒙欧”“辽满欧”“辽海欧”三大运输通道建设。2017年2月,“辽蒙欧”运输通道自锦州港、盘锦港开始向蒙古国东部腹地延伸至乔巴山,该段铁路通道在我国境内部分已基本完工,蒙古国境内部分正在积极筹建当中。通道建成后将为锦州、盘锦及附近地区提供最便捷的对外贸易运输方式,极大程度拉动当地跨境经济发展。

经济走廊延线国家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为辽宁更多企业带来了投资机遇。各企业可根据蒙古、俄罗斯的实际市场需求进行境外投资,承揽更多的海外工程,增强跨国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四)“一带一路”可助辽宁各市外贸均衡发展

辽宁省进出口额贡献最多的城市就是大连、沈阳,省内各市外贸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一带一路”为辽宁解决西北地区经济落后指引了方向。辽西北地区虽然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但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辽西北的优势产业如农业、畜牧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众多,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完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为辽西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注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领域的跨境贸易发展。

(五)“一带一路”为辽宁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新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辽宁省跨境电商贸易国别及商品类别提供了更丰富的可选择性。辽宁省共有11个营业港口,其中包括4个国家交通枢纽,分别为大连、营口两个国家海运枢纽和大连周水子、沈阳仙桃两个国家空运枢纽,铁路交通网络健全,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运输网络。辽宁省产能丰富,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农业生产基础,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进行出口。虽然辽宁省跨境电商起步较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正可借“一带一路”之东风抓紧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扩展贸易平台,激发跨境电商活力。

四、辽宁对外贸易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对策建议

(一)发挥先进带动效应,加强各市统筹协作

应充分发挥大连、沈阳在对外贸易中的领军作用,以两地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大经济影响范围。2014年6月23日,中国第十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浦新区通过审批正式成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在实施,为辽宁省对外贸易及各市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辽宁省各市应借“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积极加强与其他省区市区进行经济融合,加强同类产业整合,提高自身的对外贸易能力。如营口市北靠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南接渤海沿岸,可以借助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城市进行贸易往来,并且加强与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经贸协作,发挥其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其港口可以作为吉林、黑龙江对外出口的主要港口。丹东自身地理位置优越,与朝鲜隔江相望,对外贸易占据优势,可利用“一带一路”扩大辽朝贸易。辽宁省各市应把握众多省市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机,努力加强与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区进行经贸合作,同时把握境外国家投资的机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互利共赢。

(二)多措并举将外资“引进来”,创新发展,鼓励内资“走出去”

辽宁省投资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通过密集开展的招商引资活动,辽宁省外商投资协议数量及金额显著增加。同时要多渠道提高外资的引进效率:第一,积极推动新型产业建设,增加外商投资的可选择性,增强外资利用效果。尽可能多地向高精尖产业引进外资,加强高端制造业、精密化工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学习和利用外资企业的科学技术资源,实现生态环保与经济收益并存,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收的投资结构。第二,利用外资,发展各地区的优势产业。辽宁省外资利用应该向具有优势的产业倾斜,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如大连的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营口的冶金、新型建材产业;锦州的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产业;盘锦的农产品、石化产业;丹东的仪器仪表产业。产业的多样化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选择的空间,有利于辽宁省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第三,多渠道引进外资,实现外资来源的多样化。除保持传统外贸国家继续投资外,还应注重加大对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进行招商引资。“一带一路”建设使得国外先进的产业引入中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以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大型企业为重点抓手争取更多拥有高科技水平的美国、德国等欧美地区的先进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

大力支持辽宁省企业“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技术、人才、资源、资金的多样化融合,有助于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7]第一,日、韩两国具有技术优势但资源匮乏,中亚国家面临产能不足,蒙古缺乏劳动力。辽宁在重型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精密仪器制造业等领域的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可借此机会进行境外投资,以资本带动产能进行对外输出。第二,政府应该颁布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的相关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的项目支持,给予相应的资金援助,进而鼓励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第三,境外承包工程有利于形成完备的对外贸易供应链,重点企业牵头建成工业园后即可带动相关产业企业进入,扩大市场需求进行产能输出。辽宁省可积极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建设、蒙古“草原之路”计划、海参崴高铁项目,拓展中亚国家市场,加强与中东欧地区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在东南亚、拉美非地区开展电力合作,在欧美等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通过跨国企业打造境外发展平台,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

(三)新旧商务模式并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新旧贸易模式共同推进,配合优惠双赢的外贸政策,营造安全且活跃的良好营商环境。辽宁省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注重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技术贸易等传统模式的同时,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重视程度。自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商务模式迅速发展,其发展潜力巨大,迅速成为所有商务模式中最热门的模式,并为辽宁省外贸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辽宁省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但面临着发展规模小、相关政策不完善、专业性人才缺乏的问题。政府应借鉴先进省份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制定相关的引导政策,实现新旧商务模式并举。

制定优惠双赢的外贸政策,规范经贸合作市场秩序。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也逐渐增大,需要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以保证融资安全畅通。根据不同外贸国家的经济及政治形式分别制定不同的限制政策,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遵循一项外贸制度,既易导致贸易逆差又容易使个别企业针对政策漏洞有可乘之机。为尽可能多地减少贸易摩擦,提供完善的对外贸易相关法律制度保障至关重要,加强对外贸业务的监管力度,对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处理,形成良好的外贸秩序。同时,通过相关法律,保护贸易双方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权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寻求技术突破,推动沿海港口建设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对物流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促进软、硬件设施优化升级。辽宁省可以通过完善资金监管制度和扩充建设资金的方式加快港口运输设施建设,对一些重点运输路径加大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力度,对跨境桥梁、货轮及通商口岸其他运输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改进升级。第二,辽宁省可以建立进出口贸易商品的特定加工区,以提高对外贸易效率,还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人民币结算缓解贸易逆差,因地制宜地改进港口的通关方式,如大连港口实行的高新技术型“多点化报关”,能够有效监管进出口贸易的运输工具。第三,政府应积极推广高新技术型港口设施的应用,大力加强对恶意提高原材料成本等问题的监管力度。

(五)整合现有资源,扭转贸易逆差趋势

近两年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经济放缓发展等大环境影响,辽宁省外贸逆差及机械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刚好解决辽宁省面临的燃眉之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因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对机械制造需求旺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则提高了港口设备及海洋运输装备的需求。综上两方面分析,辽宁省应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整合各市过剩产能,把握机遇,增强对外出口,打造装备制造基地以供世界需求,同时应严格控制贸易环节,避免出现资源过多消耗,环境过度污染等问题。

精技术高质量是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的两大法宝,丰富产品种类做强特色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产业创新。辽宁省应大力支持外贸相关产业进行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外贸企业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和创新型科技产品,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优势特色商品的出口,提高对绿色环保原料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日韩欧美等制造企业在辽宁投资建设新厂,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人才,鼓励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端技术企业,推进国际化合作;通过先进的创新企业带动其他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对有创新突破的企业或项目予以优惠政策鼓励或资金支持奖励。“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技术融合提供了条件,辽宁省应充分把握机会,通过地域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将辽宁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前沿,扭转贸易逆差劣势。

猜你喜欢
外贸辽宁省辽宁
辽宁之光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70年外贸大事记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