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季风气候对宋代祈风活动的影响分析*

2020-04-10 05:46赵惠芳尤竞飞童华君
海峡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季风石刻闽南

赵惠芳 尤竞飞 童华君 程 思

闽南季风气候对宋代祈风活动的影响分析*

赵惠芳 尤竞飞 童华君 程 思

(泉州市气象局,福建 泉州 362000)

以九日山10方祈风石刻为线索,从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和民间信仰等方面阐述了泉州宋代九日山祈风仪式的缘起,从政治优势和地理优势角度分析了祈风地点丰州九日山的重要地位,从气候和人文两方面阐释了“冬谴舶,夏回舶”是古人对泉州气候特点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认知。闽南季风气候对祈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秋冬季(11月-翌年1月)东北季风下的好天气有利于谴舶祈风,春夏季(5-6月)西南气流下的西南季风有利于回舶祈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增强了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提高了帆船扬帆远航的风动力;福建沿海夏季黑潮和冬季浙闽沿岸流的洋流特点为回舶和谴舶提供了水下动力;台风、海雾、大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可能对谴舶和回舶船只造成触礁沉船风险。该研究可为2020年中国世界遗产唯一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16个遗产点之一的“九日山”祈风仪式的合理性提供一定的气象科学佐证。

九日山 古刺桐 祈风 石刻 闽南 季风气候 洋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水土”,在汉语词典里有“泛指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含义,因此这方水土离不开“气候”。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关注研究天象(天空中的风云变化),并被历代帝王重视。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就设置太史寮机构,负责观测天文、编制历法,贯穿至各历史朝代。在国际气象界,秦汉时期确定的廿四节气一直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从自然现象中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对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农耕生产生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流传至今。由此可见,人们对气候的认知由来已久,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逐渐掌握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并学会利用气候特点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地域不同,气候亦不同。闽南地区主要包括泉州、厦门和漳州,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在宋元时期是东方第一大港,成为外贸、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中对外贸易的繁荣昌盛是泉州称霸东方的直接体现,也有力证明了泉州在宋元时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大航海时代,海上贸易的主要工具是帆船,而帆船的动力则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在没有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和观测站的古代,满载货物的帆船启航入港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取决于人们对闽南海洋性季风气候的认知。而宋代的祈风仪式正是官方组织的祈求航海安全的国家祭祀典礼,被记录在泉州丰州九日山上的摩崖石刻上。石刻对祈风仪式中的天象只字未提,也未搜索到相关的历史记载,本文拟通过对历史背景、政治人文、自然水系、气候和海洋等方面的文献查阅和科学合理推测,对闽南季风气候对祈风活动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为2020年中国世界遗产唯一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16个遗产点之一的“九日山”祈风仪式的合理性提供一定的气象科学佐证。

1 概念与资料来源

1.1 气候、季风和祈风的概念

气候是指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一个标准气候计算时间为30年。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monsoon)。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即海陆热力差异是季风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福建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地处亚热带南沿,东临太平洋,气候上兼受大陆和大洋的剧烈影响。泉州位于福建东南部(闽南)沿海,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1]。

在宋代,泉州、广州等地对南方海外交通的商船,须依赖风力航行,每年夏历五月及十一月左右,地方长官和市舶司官员等常为回舶及去舶船只祈祷航行中风向顺利,称为祈风。

1.2 资料来源

“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虽然暂未通过,目前泉州各方正在努力补充相关佐证资料,并已经确定为2020年中国世界遗产唯一申报项目。其中“九日山祈风石刻”作为 “古泉州(刺桐)史迹” 16个遗产点之一,是古代泉州海洋商贸和海洋文化的有力见证。泉州各界人士正在为再次申遗进行不懈努力。笔者也有幸接触到申遗工作有关人员、文史专家和通晓泉州古城的民间人士,并跟随他们进行现场勘探,有关资料来源于内部刊物、地方志、老旧书刊、古船博物馆、海上交通博物馆及文献。

1.3 祈风石刻

九日山现存北宋至清代摩崖石刻77方,碑刻7方,以宋代石刻居多,其中有明确记录“祈风”字样的石刻有10方[2,3]。据考证,这些祈风仪式的纪念石刻铭文是在12~13 世纪(南宋时期)由泉州地方政府组织刻制的。它们是中国古代政府组织的有关海上航行的国家祭祀仪式上现存的唯一石刻,是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独特见证,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祈风石刻是九日山石刻中最为珍贵的,也是中国唯一的关于“祈风”的石刻。石刻清楚记录祈风时间、地点、参加者姓名,以及“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的盛况。10方祈风石刻中记录的祈风时间最早为1174年(淳熙元年),碑文如下:“淳熙元年岁在甲午季冬朔吴人虞仲房帅幕属洪子用朱彦钦赵德季赵致孚祈风于延福寺通远王祠下修岁祀也与者许称叔吴景温闻人应之赵子张”,最晚为1266年(咸淳丙寅),碑文如下:咸淳丙寅南至后十日祷风此山知宗兼郡事古汴赵希忄宅安宅提举纟集事眉山王木肃茂悦领郡优三嵎虞会和叔三山郑君为瑞国寮居番禺史霆声宏甫天台卢应伯和东嘉赵东崇日易卿三山林起东景仁黄以谦谦之潘昌廷孔时邑令三山陈梦发以道陈山公仰卿是日也霜日熙明溪山献状登怀古景先哲宛然有得彝典云何哉” ,跨度近100年,均为南宋时期。

中国古代采取朝代+年号+天干地支方法来纪年,历朝至民国碑刻月份均为农历,在1949年9月21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上确定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为便于辨识,本文将10方石刻中记录的祈风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明确季节和日期,“同行人物”栏只标注南宋宗室,详见表1。下述关于祈风时间和参加人物的分析均源于此表。

表1 祈风石刻时间、季节及同行人物

2 祈风仪式的缘起

2.1 泉州港的崛起

隋唐以后,福建南部经济发展,人口增多,而“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战乱频繁,大批中原士族南迁逃至闽南。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中西交通转为海道为主,这一转变,给泉州港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2]。7世纪初,阿拉伯正式派使臣来中国,随后来者日多,“至武后时(684~704年)阿拉伯人经商于广州、泉州、杭州诸良岗恒数万”。当时泉州港也因“南海蕃船”常到,而“岛夷斯杂”,出现了“市井十洲人”的盛况。五代时,泉州为闽国辖地,闽王王审知很重视海外贸易,泉州海外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五代后期,泉州刺史留从效扩建新城,令人在城内“开通衢,构云屋”,以“招徕海上蛮夷商贾”;蠲除各种苛捐杂税,允许自由贸易,泉州海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带动港口的蓬勃发展,使得古刺桐(泉州)港在宋代成为中国的四大海港之一。北宋时期,为了鼓励中外商人来泉州进行贸易,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海关),进一步确定了泉州港的重要地位。

2.2 政治经济原因

北宋后期,中原战乱,而闽南远离中原、没有战乱、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南宋初年,泉州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港。泉州的进出口商品名目繁多,枚不胜举,不乏香料、珠宝、丝绸、瓷器等奢侈品,主要供给皇室成员享用。富庶平安的泉州便成为南宋皇族理想的栖息之地,是南宋王朝的大后方。1129年腊月,赵氏皇族南外宗正司从南京(商丘)最终迁至泉州,直至南宋灭亡。在南宋期间,南外宗室在享受泉州富庶经济供养的同时,也把中原的技术和文化带到了泉州,同时,宗室成员还大量参与海外贸易活动,这一点在泉州开元寺古船博物馆里存有佐证:宋代沉船中发现的14方货签中有7方为南外宗正(南家)所持有。南外宗室成员任职市舶司官员,市舶司官员的职责之一就是保护外商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个职责便是参与九日山海神祭祀、祈风活动,保佑商船海上航行顺利平安。九日山著名的10方祈风摩崖题刻最早为淳熙元年(1174年)虞仲房所刻,最晚为咸淳二年(1266年)赵希忄宅(chà)所刻,均为南宋时期,表1中记录的10次祈风活动中有宋宗室成员参与的多达9次,正是南外宗室在泉州生活的时段。这是赵宋王室成员参与祈风活动的有力证据。

2.3 民间信仰原因

在帆船时代,船舶必须依赖风力才能航行,因此天气是确保船舶顺利航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人们对老天爷的祈盼只能通过求助神通广大的各路神明,通过庄重的仪式来告知神明,让他们通达天公,给一方百姓带来风调雨顺。在泉州,这种神明信仰极为兴盛,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官方也很盛行,尤其是重大时刻。祈风就是这样的重大时刻,在商船入海之前,泉州府郡和市舶司的高级官员聚集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盛大的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这种祈风仪式一年有冬谴舶、夏回舶两次,仪式结束后,就把祈风事件刻在石头上作为记录。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祈风石刻,才能让几百年后的人们了解到当时祈风的故事。

3 祈风地点的选择

3.1 政治优势

宋代祈风仪式选在丰州九日山,丰州镇现属南安市,位于泉州城区西北5公里处,在晋江中游北岸。早在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孙吴建立东安县时,丰州就作为东安县县治,历史上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九日山就在其境内,海拔不足百米,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山中多巨石,可谓“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风景优美,颇得历代文人、雅士和高僧的青睐。而九日山延福寺通远祠中祭拜的通远王在当时被人们奉为海神。

3.2 地理优势

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在泉州城南入海码头,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泉州港是江海交融的港口,其河运主要依靠晋江。在唐至元代,晋江水域宽,航道深,500吨级的大船可以自由进出。南宋时期,船舶可以从后渚港沿晋江入海处上溯至九日山下的金溪[2]。金溪属于晋江流域,这里地理位置特殊:东溪由永春溯下,西溪由安溪而下,它们在丰州金溪双溪口汇合,而此处正是各国船舶停靠水域。从安溪、永春、德化等地,诸如瓷器、茶叶等货物便顺着东溪、西溪一路向东向南汇合到金溪,再一起流经黄龙江、笋江,成为晋江下游汇入大海。由此可见,九日山下的金溪起到了水上交通要道和枢纽的重要作用。

4 祈风时间的选择

4.1 气候因素

从祈风石刻记录的时间(表1)来看,冬季谴舶(出港)的有7次,从农历十月到十二月,其中十一月有4次,夏季回舶(回港)的有4次,为农历4~5月,但日期并不固定(见表1)。从气候角度来看,按照福建的自然天气季节划分一年四季:3~6月为春季、7~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1]。可以看到,谴舶时间在秋冬季,闽南盛行东北季风,回舶时间为春季,闽南盛行西南季风。夏季同样盛行西南季风,为何不选择夏季回舶?初步原因分析如下:夏季是泉州最炎热、台风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因此也称为“台风季”。台风不仅会带来狂风暴雨,还会引起风暴潮,使得海面波涛汹涌,滔天巨浪,这样恶劣的海洋和气象条件对船舶来讲,无疑是可怕的杀手。此外,祈风仪式结束后,还会伴有郊游活动,而夏季的高温炎热不适合去郊游,因此,选择夏季祈风并不适合。虽然在800多年前的南宋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而密集的气象观测网络,但是一个地方常年形成的气候特点基本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聪明智慧的中国古人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发明了具有气候意义的24节气,并且留下了相当丰厚的气象和农事谚语来指导农耕活动。同样,“冬谴舶、夏回舶”也是古人对泉州气候特点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认知。从现代气象学的角度来看,对祈风时段的考虑还是颇具科学性的。

4.2 人文因素

在中国民间传统信仰中,农历七月(公历八月)对应的是鬼节,诸事不宜,更不适宜祈风仪式这样的盛事,泉州自古以来民间鬼神信仰氛围相当浓厚,对鬼神的敬拜已深入到每个家庭,主要体现在“普渡”民俗的盛行。因此,虽然闽南夏季盛行偏南季风,但因其炎热、多台风,且恰逢“鬼节”,不具备“天时”和“人和”,自然不是古人眼中的“黄道吉日”。虽然古人对祈风时刻的选择和确定未见详细记载,但可以合理推测,这种重要时刻必定是经过天象观测、天干地支等古代历法计算出来的良辰吉日。

5 闽南季风气候对祈风活动的影响

5.1 冬季风影响

闽南冬季(谴舶出港)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少雨干旱,北风为主,沿海多东北大风。从祈风石刻明确记载的日期来看,7次谴舶时间农历十月1次,农历十一月4次,农历十二月2次,按照农历和公历相差1个月左右来换算,大致可以认为是在公历十一月至次年一月期间,也就是在福建的秋冬季,其中初冬(公历十二月)最多。从现有的气象资料来看,入秋以后,冷空气开始活跃,泉州进入干燥少雨北风季,往往呈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到了冬季,冷空气强度开始加强,沿海东北大风频繁出现,受狭管效应作用影响,尤其是在台湾海峡,这一时期东北大风(8级以上)日数最多、风速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由于祈风石刻中并没有关于当时天文气象的描述,而从现有的九日山摩崖石刻内容来看,多数为名人雅士游览记事,可以推测冬季祈风的日子应该多为北风控制下的好天气。有利的东北风为帆船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同时大气通透,能见度高,有利于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高度和方位,从而来确定船只定位。在大陆沿海冷流助力作用下,满载着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中国特产的船舶,从东南沿海出发,途经印度支那半岛,然后穿越印度洋和红海,最后到达东非和欧洲。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海上丝绸之路。

5.2 夏季风影响

闽南夏季(回舶进港)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南风为主,常有4~6级西南风。从祈风石刻明确记载的日期来看,4次回舶时间在农历4~5月,即公历5~6月,其中农历四月(即公历五月)有3次,这段时间正属于福建春季中的雨季时段,并非真正气象意义上的夏天,此时正是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爆发的阶段,多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弱冷空气在南岭-武夷山脉一带交汇,常给福建中北部山区带来暴雨和强对流天气,一般来讲,泉州沿海这种强对流天气要明显少于山区,但在强盛的西南气流影响下,常常会出现6~8级的西南大风。可以推断,夏季回船祈风的日子应为西南风控制下的好天气,虽然天空云系可能会比较多,但能见度应该不错,从印度、阿拉伯国家、非洲和欧洲等国家来的蕃船满载着香药、犀象和珍宝等奇货随着西南或东南信风,顺着黑潮暖流,抵达中国东南沿海,顺利到达泉州港。

5.3 狭管效应影响

由于泉州地理位置位于台湾海峡中部,台湾海峡具有很强的“狭管效应”,其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在此处风力都有明显增大。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泉州海上贸易极为发达,而以风力为动力的帆船航海时代,泉州湾丰富天然的风力资源无疑是得天独厚的。同时历史上的泉州古刺桐港,是泉州地区港群的总称,即包括泉州湾(崇武港、秀涂港、后渚港、法石港、蚶江港、石湖港)、深沪湾(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和围头湾(东石港、安海港、石井港)在内共“三湾十三支港”,如果遭遇狂风巨浪,这些港湾又是极好的避风港口。

5.4 洋流影响

从海洋角度来看,福建沿海存在冬夏季流向迥然的沿岸流,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期,沿岸流自西南流向东北(又称黑潮,是北赤道流西行受阻,于菲律宾东部北上的一股洋流,因为水体呈黑蓝色而得名黑潮,又称台湾暖流),而在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沿岸流从东北流向西南,称浙闽沿岸流,将浙江沿岸的冷水带到福建近海。泉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大气与洋流状况,非常适合与东南亚之间开展区域贸易。因此,民谚中有“过黑水下南洋”的说法。东北季风加上浙闽沿岸流,对于帆船时代的南下航行可谓是天时与地利。

5.5 海洋气象灾害影响

既然祈风的实质是古代的人们借助对气候和海洋知识的掌握,通过祭拜海神的方式来祈求船舶海上航行顺利平安,但海神信仰毕竟是人们精神上的慰藉,缺少科学依据,而海上的风浪是由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科学现象。帆船时代,海上船舶航行的时间一般长达数十天,甚至数月,如何确保航行时间都风平浪静,这在已布满天罗地网气象监测设备的现代而言,对于可能发生的诸如台风、海雾、海上大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目前虽然已经能够做到实时观测,提前预警,提前防范,但是却无法做到消除它们。因此,往返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舶在遭遇海洋气象灾害时,海神们并没有尽职尽责地保护好它们,而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沉船事件。发现于泉州港附近的后渚港沉船和法石港沉船被考古学家认定为宋代古船,从船上的货物来看,后渚港沉船为“回舶”船只,法石港沉船为“谴舶”船只。关于沉船的可能原因将另文分析,但毫无疑问,海洋气象灾害会影响到帆船行进的方向和速度,海雾等低能见度让船长辨别不清海况和天空,大风大浪容易让帆船偏离航线,增大船只因看不清或无法准确控制方向而发生触礁沉船事故的风险。

6 结论

本文以九日山10方祈风石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祈风仪式的缘由、祈风地点和时间选择的合理性,并从闽南季风气候角度深入分析了其对祈风仪式的影响,结论如下:

(1)祈风仪式缘起于宋代,随着泉州港海外贸易的繁荣发达,中原战乱,皇族南迁,南外宗正司落户泉州,为祈祷海船的顺利往返,官方借助泉州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举行盛大而隆重的祈风仪式。

(2)祈风地点的选择。因丰州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海神通远王位于九日山延福寺通远祠内,由东溪和西溪汇合而成的晋江流经九日山前,因而九日山成为祈风的最佳地点。

(3)祈风时间的选择。利用秋冬季东北季风谴舶,春季西南季风回舶,是古人对泉州气候特点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认知。

(4)闽南季风气候对祈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秋冬季(11月~翌年1月)东北季风下的好天气有利于谴舶祈风;春夏季(5~6月)西南气流下的西南季风有利于回舶祈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增强了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提高了帆船杨帆远航的风动力;福建沿海夏季黑潮和冬季浙闽沿岸流的洋流特点为回舶和谴舶提供了水下动力;台风、海雾、大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可能对谴舶和回舶船只造成触礁沉船风险。

[1] 鹿世瑾,王岩.福建气候(2012年)[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2] 《泉州古港史》编写委员会.泉州古港史(1994年6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地区霾分布特征及多尺度气象影响因子研究”(编号:2018Z040)。

P462.4+1

A

1673-8683(2020)01-0030-05

猜你喜欢
季风石刻闽南
采 莲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户撒刀
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