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银行”筑起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桥梁

2020-04-10 06:46张瑞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张瑞飞

摘 要: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蒲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道德银行”建设,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改变了村民的不良习性,从而激发了村民的脱贫动力。同时,取得的效果不止于贫困帮扶的范畴,而且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优良民风保证和坚实的共同思想基础。

关键词:“道德银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6-0047-02

“道德银行”自2001年湖南长沙岳麓区首先推行后,逐渐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山西省P县是山西省省定贫困县,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在全县范围内推行“道德银行”建设,制定了建立“道德银行”评选“十星农户”的实施方案。以此来激发群众的脱贫动力,改变了贫困户“等、要、靠”的思想惰性,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道德银行”的创建和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在近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尽管村民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提高,但在民风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还比较落后,针对这种现象,P县县委、县政府开始组织酝酿“精神扶贫”的创建工作,并在两个村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后开始在全县推广。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却带来了道德的滑坡和缺失,因此很多地方开始推行公民道德建设。

以“弘扬乡风文明、提升精神风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建立“道德银行·同心圆梦超市”和评选“十星农户”为载体,以村为单位设立“道德银行”,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评分细则、建立物分兑换制度,将精神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以此来推进新时代农村道德建设,引导农民群众零存整取“精神财富”,共享“文明红利”,从而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积极脱贫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让贫困户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实现由被动接受救助到靠自己努力获得所需物品的转变,促进物质、精神双脱贫。

P县道德银行建设,主要通过十星评选活动进行。开展“产业脱贫之星、学用技能之星、增收致富之星、户容整洁之星、孝老爱亲之星、热心公益之星、政策明白之星、团结互助之星、文体活跃之星、青年创业之星”等10个“星级农户”评选活动,并制定出了具体的评选标准例如产业脱贫之星即为不等不靠不要,自主创业,在科学种植、养殖、加工业和经营等方面,闯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致富路子,群众认可度高。学用技能之星即是积极参加县、乡、村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家庭中要有1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门实用技能,积极参加非农劳动技能培训。科学种田,多业并举,做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增收致富之星即长期坚持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增加家庭收入,无等、靠、要现象,勤俭持家,家庭成员无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者,家庭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懂经营、善管理,致富能力强,引导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户容整洁之星即家庭和个人卫生能做到“五净一规范”,即院内净、房间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物品摆放规范,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助力打赢创卫攻坚战。孝老爱亲之星。主动帮助老人干农活、打扫卫生;家庭成员处事通情达理,公婆儿媳、兄弟姐妹、夫妻妯娌等亲属间关系融洽、亲密;孝敬父母公婆,使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教子有方,不重男轻女,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贫困老人的子女积极缴纳赡养费等。热心公益之星。与乡邻友善和谐相处,有较强的奉献意识和助人精神,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本村各项工作的落实,富有爱心,积极参与组织各种爱心捐助、帮残助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自觉维护公有设施,保护集体财产等“十星”标准。

农户通过“星级”指標达标情况获得一定的积分存入“道德银行”,获得“星级农户”后额外奖励50积分,每1分对应1元人民币,获全“十星农户”和乡级“星级农户”的额外奖励积分。农户可以凭积分卡里的积分,在本村“同心圆梦超市”开放日免费兑换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二、“星级农户”的评选过程

成立评选小组。“星级农户”评选由三级网格构成:第一级网络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一个道德积分管理执行小组,由该自然村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村民代表组成,负责收集评价农户家庭的积分信息,并填写一户一档评分明细记录表;第二级网格在行政村,设有一个道德积分管理办公室,由该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组成道德银行积分评议小组,综合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得分、贫困户工作队评分、道德评议、遵守村规民约等情况,根据农户现实表现进行评定打分,得分存入“道德银行”,实现党员干部、贫困户和普通群众全覆盖;第三级网格则在乡镇,由乡党政班子成员及党建办负责统筹协调各行政村的道德积分管理和乡级“星级农户”评选工作。

严格评选程序。每村每月原则上评选1次,按村级人口比例,每次每户一星,年内不能重复授予同一个星。评选小组按照“十星”标准,经入户走访、实地查看、严格打分,评选出各项星级农户,并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公示无异议后,评选结果经村“两委”主干、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签字认可,加盖公章后将评分明细汇总表报送乡党建办和所村“同心圆梦超市”。

评选表彰和奖励。各村每月25日前汇总农户积分卡上的积分,同时评选“星级农户”。积分可按照一定比例兑换为“同心圆梦超市”货币,每月25日固定作为“同心圆梦超市”开放日,各户根据兑换的货币总额在“同心圆梦超市”选购等价值商品。被评为村级“星级农户”的每半年可参加一次乡级“星级农户”评选,由乡党委、政府组织对乡级“星级农户”进行表彰,发放“星级农户”奖牌,另奖500积分,年底获得全“十星”的农户也可额外获得500积分奖励。凭积分卡可到本村“同心圆梦超市”换购生活用品。

三、道德银行建设取得的成效

P县建设道德银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有积分卡管理制度确保流通的各个环境规范有序,资金管理制度规范“道德银行”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安全度,以及积分超市的货物采购等制度,从制度上规范道德银行的运作,保证其科学性。

道德银行的推进对村庄原有的习惯进行了改造,让人们从思想上行动起来,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改变了村庄的村容村貌,营造出了更加和谐文明的乡村社会。道德银行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村民通过星级农户评选赚取积分,让群众在评选活动中真正得到了实惠,收到教育,使村民改变了以往好吃懒做等不好的习性,在村庄内形成了爱护环境、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奉献等良好品德,激发了村民脱贫和发展的内生动力。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有的贫困户在政府政策以及领导干部的帮助下,走向了创业的道路,完全改变了以往的贫困生活,提高了收入,极大地增长了村民的积极性。

各村广泛利用村务公开栏、广播等舆论阵地,广泛宣传评选内容和结果,并上报典型,对典型人物事迹进行表彰,在全范围内形成以争创得“星”为荣得浓厚氛围。道德银行张榜公示积分,按照积分高低兑换不同价值的物品,这种透明的做法使得做得好的村民和做得差的村民形成鲜明对比:做得好的会有极强的荣耀感,被其他村民赞扬;做得太差承受其他村民的非议,在熟人圈子里感到没面子[2]。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互相争夺星级农户的现象,也有效抵制了不好的行为发生,让村民在民意中规范自身行为习惯。

道德银行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物品的形式,让有德的人有所得,在村中逐渐形成了良好风尚。道德是人类社会基本的调节机制之一,也是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要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道德银行的建设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培养健全人格,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

四、对道德银行建设的思考

道德银行创建是为有效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中,为了更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满足个体在行为选择过程中对追求荣誉归属感和利益回报相统一的愿望的一种治理创新方式。但在运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反对意见甚至争论,例如有的学者认为,“道德银行”实质上是运用功利化的手段推进美德实施,其外在手段表现在:它效仿银行商业式的运作方式,视道德(或美德)为交易对象,通过外在的利益诱导来促使“储户”的美德行为与“道德银行”的利益激励之间的交换,以此来推进美德建设[3]。

应该考虑的是,物质化的兑换是不是一种理想的激励方式。诚然,美德是需要激励的,但是物质化的激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功利化的道德行为,甚至导致道德假币泛滥。此外,积分可以量化,但是道德如何量化?道德应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道德银行”建设能不能有效地促进道德建设?道德银行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