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清流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

2020-04-10 11:02裴斐斐
新闻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创新策略

裴斐斐

[摘要]《一堂好课》是由央视综艺频道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青年人文化沉浸式节目,它打破传统空间,创新节目形态,为青年人营造了文化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并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传播了文化热点,并从教师、班主任、课代表、学生四个角度精准角色定位,创新传播策略,凸显主流价值,为“清流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文化自信;一堂好课;创新策略

央视《一堂好课》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该节目由主持人康辉担任班主任,并邀请12位“学科领路人”,从国学、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打造12场知识盛宴。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课间课代表带领同学们积极討论,共同畅游知识海洋,追寻思想的力量。

一、传播形式:打破传统空间,创新节目形态

(一)多变的空间打造别开生面的露天课堂

《一堂好课》将综艺形式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教室上课模式,将“教与学”的关系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将节目的录制现场搬进校园或其他场所。这种新的节目模式,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根据每期的主题,选择相匹配的上课场所,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第七期以体育课为主题,课堂搬到了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短道速滑馆,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与“冰雪奇缘”邂逅的冬奥故事;又如,第八期以舞蹈课为主题,走进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相融合,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让同学们感受舞蹈的魅力。

(二)营造青年人文化沉浸式的学习氛围

《一堂好课》采用了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沉浸方式来进行传播,是一档有思想深度和有实践温度的“清流综艺”节目。在上课的过程中,受众跟随主讲人的节奏,将个人的思绪投入到课堂中,并在课代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有及时的反馈,这种在课堂上互动有回应、交流有反馈的交互行为,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每节课上课之前,课代表都会喊:“起立,老师好!”,班主任会问学生所在学校的校训是什么,让观众有了一个较短的角色代入过程,观众作为学生在以节目录制现场作为教室的场地中进行沉浸式学习;课间活动时,同学们会开展讨论、预习等丰富的互动环节,分享他们的感悟,整个节目按照上课的形式安排,给观众一种良好的沉浸式体验。

(三)多元化教学策略传播文化自信

《一堂好课》立足新时代文化背景,主题鲜明,每一期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一小时内,主讲人安排两个章节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开展课堂讨论、课前预习等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将主题与当下热点的融合,探索文化奥秘,有利于加深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热点的认知与理解。例如第六期为观众呈现的是一堂音乐课,主讲人罗大佑通过“音乐、歌、人的关系”和“音乐、歌唱为了什么”两大板块,激发观众的求知欲,引导观众对主题进行思考,提高了受众的学科素养。

二、传播定位:精准角色定位,上好《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遵循课堂形式,精准角色定位,从教师、班主任、课代表、学生四个角度传播知识,通过调动学生听课热情,打造有趣的课堂氛围,在与观众的交流中实现了知识的传播。

(一)教师:主讲人为青年一代指点迷津

《一堂好课》邀请的主讲人是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如作家王蒙、导演陈凯歌、演员徐帆等。主讲人利用自身的爱好、兴趣、特长、经历等围绕当期主题进行完整的讲解。主讲人的语言生动活泼,其扎实的功底及实践经验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使节目的播出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导演陈凯歌在“时代影像课”这期节目中,用自己的三部代表作品《黄土地》《大阅兵》《梅兰芳》解读了时代与影像、时代与人、时代与文化的关系,同时还为观众讲述了每一部作品背后的故事。整个课程内容丰满,多角度地对电影与文化知识加以整合,给观众留下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二)班主任:康辉积极调动学生听课热情

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康辉在《一堂好课》中充分展现了主持功底与风格。其丰满柔和的音色、积极自然的发声状态,以及他机智、活泼、轻松、循循善诱的主持风格吸粉无数。例如,在第一期中,康辉讲到:“人生处处是课堂,人生处处遇名师,古往今来,兴衰罔替,唯有名师好课熠熠生辉。两小儿在孔夫子面前辩斗,太阳何时离我们最近?他们给孔夫子上了一堂独立思考的思辨好课;蔺相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完璧归赵,他给秦昭王上的是一堂维护国家尊严的策略好课;西汉名将陈汤,千里单骑浴血黄沙,给镇守边疆的众将士,上了一堂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信念好课;唐代名相魏征直言敢谏,给李世民上了一堂铭记居安思危的君德好课……”他在主持时,并没有单刀直入,而是找准切入点将《一堂好课》的意义通过四个故事,用排比句的形式引起观众的注意,为课堂教学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代表:明星课代表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课代表在《一堂好课》中起到了衔接沟通的作用,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一堂好课》邀请青年演员作为课代表,他们挖掘趣味因素,增强节目教学的趣味性。例如第五期课代表白举纲、费启鸣等在现场用青春文学歌曲联唱的方式,与观众探讨青春与文学的意义。课代表阿牛、鞠婧神、颜人中则通过演绎罗大佑的经典歌曲的方式,致敬经典。虽然这些教学形式只是节目的一个点缀,但是课代表们活跃了课堂氛围,确保了观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节目成为以观众为主体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四)学生:听课观众受益匪浅

随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清流综艺”以其自身的特点,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一堂好课》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文化知识,体现了其教育价值与文化内涵。

《一堂好课》的观众大多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涉猎各学科领域,《一堂好课》的播出,为大学生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这种“综艺+学科”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逐渐学会整合各种知识,塑造突破藩篱的创新品质。

三、传播启示:创新传播策略,凸显主流价值

威廉,韦斯特曾经说过:“所有的传播都是创造性的。……即使你用的是‘旧的思想和第二手材料,你也为它们创造着一种新的而且是唯一的表达方式。”《一堂好课》创造性地将不同的主题串联在一起,始终围绕文化这一线索展开。

(一)多领域多层次打造知识盛宴

对于新媒体来说,新颖的节目形式对于节目播出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堂好课》以课堂知识为载体,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吸引着一大批年轻观众。节目组以独特的视角为年轻人带来了科学与思想的碰撞,思政课、文博课、时代影像课、美育课、青春文学课、音乐课、体育课、舞蹈课、戏剧表演课……多领域多层次打造知识盛宴,增强了节目的用户粘性。

(二)凸显文化反哺效应

所谓“文化反哺”,是指文化變迁过程中年长的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首先,《一堂好课》的节目定位是以青年人文化为内核的沉浸式节目,其主要的受众是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虽然邀请的主讲人都是中年人,但主讲人所讲的内容融合了青年人的价值观和他们所喜爱的形式。主讲人主动调整心态去接受青年人的思维方式,这不仅仅缩短了主讲人与听课者间的代沟,同时也为青年人“文化反哺”提供了条件,使《一堂好课》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互动。其次,《一堂好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师生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作家王蒙,总是积极乐观,探索青年人认可的文化形式,这也是一种“文化反哺”的力量。

(三)手稿集结成册,扩大公共阅读空间

《一堂好课》在电子传播时代,使用了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将主讲人的讲义手稿集结成册,为《一堂好课》节目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这样做使得观众可以反复学习,强化受众的参与性,扩大了观众的阅读空间,丰富了观众的精神世界。

(四)坚定文化自信,传递核心价值观

《一堂好课》坚持正确的导向,将综艺与文化元素相结合,宣传与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以教育引导为基础,充分发挥了主讲人的作用,让观众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一期的主题中,扩大了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四、传播效果:高收视迎来好评如潮

《一堂好课》除了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外,还在央视网、腾讯视频、以及喜马拉雅APP多渠道传播,受到观众好评。同时,还开通了《一堂好课》官方微博,提升了传播效果。

喜马拉雅APP显示,《一堂好课》有4.5万人订阅,自开播至2020年1月3日节目累计播放量高达6916.2万,其中第一课的音视频节目“从百年苦难到百年辉煌”为单条最高,播放量达到1496.9万,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听众9.6分的高分。腾讯视频中《一堂好课》第一期的播放量达到396.8万,在微博平台,#CCTV一堂好课#话题已达2.4亿阅读,50.8万讨论,足以证明《一堂好课》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作者:吕梁学院助教)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创新策略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
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