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培养初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探索

2020-04-12 04:32马驰远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设情境初中物理

马驰远

【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帮助其养成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达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文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培养初中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设情境;初中物理;问题意识

陶行知先生在谈论创造教育思想时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有能力自主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借助问题情境,能够对学生的感官做多方位刺激,进而使其在头脑中产生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各类疑问。

1   创设感知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问题意识的形成来自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质疑,而这一思维活动的产生又基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现象的观察。因此,在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前,首先应完成感知情境的搭建,提高物理知识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其观察、思考的积极性[1]。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就必然会主动开展探究活动,萌发问题意识。

如在讲解“比热容”这部分知识时,可与学生讨论夏天在家中“冷冻冰淇淋”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将冰淇淋和饮料放到冰箱内冷冻相同时间,冰淇淋的温度与饮料的温度是否会不同?在吃冰淇淋的过程中,在嘴巴或手触碰到冰淇淋和冰淇淋包装袋时又有哪些不同的感受?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立刻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学生都在努力回忆,并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此时,教师再给出明确的问题:当环境条件相同时,为什么不同物质会表现出不同的温度特征?该特点与物质的哪些属性有关?教师可以发现,班级内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思考。由此可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的课堂,相较于单一的物理教学课堂,能使学生更具有学习的兴趣,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认真寻找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

2   创设实验情境,引导深入思考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多物理知识、原理均需要在实验中验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实验本身对其极具吸引力。在有趣的实验环节的吸引下,学生在细心观察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多的思考,产生更多的疑問和困惑。若充分利用常规物理实验,创设实验情境,就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为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受实验设备、课堂体量、操作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时间由教师对实验步骤、原理等进行叙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此类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坐在班级后排的学生会因很难仔细观察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而逐渐失去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鉴于此,在创设实验情境时,可适当融入网络教学资源,以一种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其深入思考。

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为例,该节内容中配备“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教师可在课前从网络中收集有关该实验的操作视频,以视频形式完整展示额定功率的测量步骤及操作细节。结合所选取视频的特点,可选择在适当位置插入实验问题,也可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做暂停操作,然后给出相应的问题,以便对学生思考方向做正确引导。这样能够在物理实验各主要步骤之后埋下相应的问题伏笔,吸引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下一环节的实验步骤,并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在各步骤结束之后,教师可询问学生进行该操作的原因,同时进行设问,在观看完下一环节实验后,再让学生自主总结前一问题的答案。

3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初中物理知识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生活现象的科学解释。创设生活情境,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现物理问题、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能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提高其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及知识运用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2]。

创设生活情境,即将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案例引入到课堂中,作为知识分析的背景。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于观察生活、挖掘问题的习惯,并利用物理思维和所学的知识看待、处理生活问题的习惯。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应注意对物理教材做深入分析,寻找各物理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选取那些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案例作为教学资源,以此来保证生活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能促使其主动参与问题探究。

如在讲解“电功率”部分的知识时,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电功率即电流做功快慢的属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相类似,以及电流做功的能力需要通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来衡量。由于电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从生活案例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可给出如下生活情境:妈妈让小明购买电水壶,要求选择烧水“快”的型号,水壶的信息标签上均写有水壶材质、容量、电功率等字样。再提问学生:哪些参数与烧水的快慢有关?在黑板上记录不同学生的答案。然后继续给出生活情境:小明最终选择了两款水壶,其材质相同,且容积均为2000 mL,然而一只水壶的电功率为1500 W,另一只为1200 W。再次提问:如果你是售货员,依照小明妈妈的要求,你会推荐小明购买哪只电水壶?理由是什么?

以上问题情境能够在正式讲解电功率知识之前,使学生意识到,电功率是影响电水壶加热快慢的主要因素,同时烧水快慢的生活现象与电流做功相关联。在感性认知及问题铺设的基础上,进行电功率知识的探究,学生会恍然大悟,轻而易举地理解电功率的生活用途。

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即可联想到课堂中接触到的生活案例,然后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解读。相较于感知情境与实验情境,生活情境包含的物理知识更加全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也最为明显。为将该方法发展为一项常态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设计单独的生活案例集锦,结合具体的物理教学需求,将其制作为图片故事或视频,以简化生活案例的课程引入流程,在2~3分钟内完成背景铺垫,进入到问题分析及探究过程。

总之,在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时,教师可合理选择创设感知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创设实验情境,引导深入思考;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问题意识等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和创新空间,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时茂亮.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内蒙古教育,2019(33).

[2]王政委.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9(21).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创设情境初中物理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