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护理专业教学探究

2020-04-12 05:20赵静冯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混合护理专业

赵静 冯蓉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创新,信息化时代的悄然而至,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服务体验。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引起了高等教育发展新潮流。基于对在线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概述解析,着重就该视角下的护理专业教学发展对策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102-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深化改革,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而高校作为人才资源输出主阵地,亦是由此迎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高要求、高標准,其中充满了挑战。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为护理专业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是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宏观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并为之带来了全新的信息服务体验,驱动着各行业领域发展深度变革,其中教育亦是含括在内。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应时代而生,通过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学习。综合来讲,混合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在线教育和传统教学相加,同时还意味着多方面的混合,如教学理论、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从而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学术界在充分汲取传统精髓与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理念,包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构,有机地将教与学结合起来,开启了素质教育新生态。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将这些先进理念汇合在一起,要求立足于学生认知成长规律,全方位服务其健康成长。同时,面对愈加复杂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加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对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护理专业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愈加丰富。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了知识资源通道,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了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另外,该种模式下,以在线课程、网络平台等载体为中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多种方法的混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基点,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培育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其实践势在必行。

二、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护理专业教学发展对策

(一)改善配套环境

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说开启了护理专业教学发展新时代,是科技与教育融合创新的产物,带动着从思想到行为各环节的深度变革,应当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并得到相应支持。具体而言,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运行,同时需要物质和智力方面的双重保障,以促进其最大效益产生。但是从客观维度上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生源数量急速增长,各类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并侵占了相当数量的建设资源,相关配套愈加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师生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文建议高校应充分做好发展顶层规划设计,积极响应国家“扩招”政策感召的同时,理性衡量自身办学能力,强调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同步提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整合各类可用资源,逐步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教学思维,为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推广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重构了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主导职能发挥,并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师资战略地位,深度解析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新要求,细化教师岗位职责,全方位审查他们的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术界、行业领域专家参与,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强化其在线教育意识,不断充实他们的知识涵养结构,共享有效的工作经验,从而为混合教学实践筑牢智力支撑。

(二)丰富课程资源

如上分析,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资源的混合,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护理专业教学所关联的知识体系愈加庞杂,独特性特点较为突出,而相关学生由于没有临床经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和灌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单纯地依靠记忆,很难应用到实践当中,是当前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而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则进一步延展了学生知识来源的通道,尤其是在新媒体应用的加持下,实现了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的演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创设了良好条件。对此,高校应加大对护理专业教学校本教材的建设与挖掘,引导教师展开教研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络海量资源优势,搜集与护理相关的经典案例,并将之有机地植入护理专业教学课堂中,加紧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造,主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学教材为基础,找出其中的重难知识点,并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图谱结构,配置动画、视频等,打造微课堂,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并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除此之外,高校及教师还需善于利用互联网,关注护理研究最新成果动态,将之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保证其先进性。在此基础之上,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有限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携手推进护理专业教学发展。

(三)重构组织流程

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渲染,护理专业教学重点突出教师主导地位,而忽视了作为教學主体的学生主观能动性释放,彼此间的交互不足,影响学生参与体验,学生甚至滋生了厌学心理。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以双主体性原则为导向,拉近师生之间的交互距离,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尽快从固有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切入点,重构课程组织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育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具体践行的过程中,教师首要明确护理专业教学目标,强调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素质训练,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充分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对护理专业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课件的形式共享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课前预习,使之对课堂教学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为更好地参与其中铺筑基础。而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则应侧重于护理场景创设,通过图片、影像、视频等,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其中,并适时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组织他们进行协作讨论,最终得出最佳解决方案,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跟踪学生学习动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职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以更好地辅导他们发展与成长。

(四)优化评价机制

现代教育视角下,评价并非为了选拔人才,而是更好地指引师生教学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成效。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是护理专业教学所需关注的重点所在。因此,完善的评价机制建设,应当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组合,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从而保证相关结果反馈的客观性、全面性,深度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保证其最大育人效果。而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则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在实际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络庞大的数据记录功能,加强对学生行为轨迹的分析,据此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指导学生及时改进,辅助其更好地开展自学活动。同时,教师应巧妙利用网络课程的在线测试功能,以护理专业教学重、难点为主要考核内容,辅助学生完成章节所学总结,并进行知识的自我反思与构建,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认真观察学生在护理专业教学课堂中的系列表现情况,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成果汇报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继而输出个性化辅导服务。从学生视角切入,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虚拟性,以不记名的方式,征集学生建议或意见,引导他们有效参与混合教学模式建设,促进服务供需动态平衡,势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基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护理专业教学发展势在必行,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际践行中,首要改善基础配套环境,加强师资智力输出,并基于此丰富课程资源、重构组织流程,依托完善的评价机制反馈,采取更多有效践行举措。

参考文献:

[1]方优妮,程光明.《护用药理》混合式教学交互设计研究与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1):104-105.

[2]黄丽,吕海琴,陈玉芳.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0):75-76.

[3]蔡健.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8):61.

[4]向丹秀.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混合式学习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180.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混合护理专业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部分专业介绍
混合运算大篷车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