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本科衔接项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2020-04-12 11:25周建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中本文化课院校

周建洋

[摘           要]  介绍中本衔接项目的实施情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选拔制度的缺失、考试制度不完善、培养计划不连贯等,同时指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差,不能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现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完善制度的建设,包括制定新的选拔机制、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制定7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中本衔接项目的困局,提出引入新的STEM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关    键   词]  中本衔接;考核制度;人才培养计划;STEM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132-02

2012年,江苏省公布了《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即学生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3年,参加转段考试,考试合格者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4年。7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2012年试点工作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宁、苏、锡、常、通)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市(苏、锡、常、通)范围内开展。2013年在徐州市进行试点,我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学校之一,2013年开始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进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试点,2014年、2015年与江蘇师范大学继续进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会计专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三个专业的试点,2016年至今继续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进行“会计专业”,“物流服务管理专业”的试点。

中职本科项目实施已有7年时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必然,只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保证项目继续顺利进行。

一、问题分析

(一)制度不完善

1.选拔制度缺失

中本衔接项目在学生的选拔上有明显的政策上的欠缺,实施方案规定录取学生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即要求学生的中考分数达到四星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这是一个比较广义的限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如未考虑参与试点的本科院校的整体水平。以徐州市为例,自2013年开始,参与中本衔接项目的本科院校有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三江学院等省内院校,其中江苏师范大学为省内重点大学,参与试点的专业为一本专业,而徐州工程学院与三江学院则不然。笼统按照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选择学生势必造成学生综合水平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问题。以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目前已有4届学生进入江苏师范大学深造,反馈回来的情况就是学生普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与最初选拔学生时的要求过于宽泛不无关系。

2.考试制度不完善

以对口单招的考试成绩作为参照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的办法与中本衔接项目对学生的要求不符,对口单招考试的参与对象为普通中职学生,而中本衔接项目的学生并不是普通的中职学生,简单地以对口单招作为考核方式,无疑对平时的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均以对口单招作为指挥棒,以在对口单招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作为平时教学的目标,这又严重违背了中本衔接项目设计的初衷,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的目标,缺少课程衔接的考虑。

(二)培养计划不连贯

1.基础文化课教学内容不能与本科教学内容衔接

中职学校采用的文化课教材的特点是起点低、内容简单,多而且杂乱,没有形成具体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同时又想突出职业的特点,强调文化课的学习要为中职生的职业技能发展所用。这样的教材完全不适用于中本衔接项目的学生。

(1)教材内容相对简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课本上简单的内容不想学,稍微难点的题目又不会做,教材内容缺少挑战性,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不能培养出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2)教材内容与大学阶段的教材不衔接,这是由于教材设计的适用对象不同导致的,大学教材编写的一个普遍前提是学生已

充分掌握高中阶段的各科基础知识,而中本衔接项目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明显的欠缺。以数学为例,大学数学主要涉及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需要求学生掌握的导数、概率等知识在中职阶段均没有涉及,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听不懂数学,教师上课所讲内容需要的铺垫知识学生没有学习过,数学挂科率居高不下,同样英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学普遍要求学生能达到英语四级标准方能顺利毕业,但是这样的标准对中本项目的学生来说较高,鲜有学生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2.专业课在设置上有重复性

因为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开设上的重复性问题较为突出,许多课程中职学校已有开设,而本科院校又重复开设,学生普遍对在中职阶段学过的内容缺少兴趣,而此类课程又是专业基础课程,本科院校认为不开不行,担心学生专业基础不牢,毕业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中本衔接的双方缺少必要的互信。

(三)学生综合能力差,不适应社会需求

中本衔接项目实施至今,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前两年的炙手可热,近两年又因为高中扩招热度明显下降,招生形势随政策的变化本无可厚非,但是也反映出学生及家长对中本衔接项目的担忧,学生家长选择中本衔接项目最大的动力是学生可以相对更简单地进入本科院校深造,学生及其家长不选择中本衔接项目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学生不能接受全面的教育,学生的意志得不到充分锻炼,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担心学生不能适应就业的激烈竞争。

众多周知,高中阶段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基础文化课,开设除语、数、外之外的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和地理等学科,其中物理学科是很多重点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开设的全面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日趋严峻的高考形势对学生抗压能力的锻炼也有很大的好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

1.制定完善的选拔机制

建议制定更加详细的选拔机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考虑项目双方特别是本科院校的实力,考虑学生的综合水平能否适应本科四年的学习,不能简单地以四星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作为标准,应视具体本科院校的水平确定录取分数线。

2.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

单纯的参加对口单招文化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划定分数线的方式并不合理:首先,给教师及学生错误的导向,教师和学生均以追求考试成绩为目标,将单招文化课考试大纲作为平时教学的依据,依据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将达到大纲要求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这与中本衔接的课程要求背道而驰;其次,单招考试内容与大学课程的要求不符,较大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因为不在单招考试大纲中,所以教师就不把它当作教学任务,而事实情况却是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入大学开展学习应必备的知识,直接导致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较为吃力,挂科率居高不下。

考核制度是指挥棒,对平时的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建议综合考虑中职学校和本科院校的教学实际,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参照高考模式,适当降低考试难度,

(二)制定7年一贯制的培养计划

中本衔接项目的双方应统筹制定“3+4”的7年一贯制的培养计划,“3+4”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单独的“3”和“4”没有意义,培养计划是纲,纲举则目张,培养计划的制定有利于避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及盲目性,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充分发挥“3+4”的制度优势。

1.文化课方面制定衔接的课程体系

基础文化课方面要统筹中职与本科教学内容的制定,建议既不采用中职教材也不采用高中教材,而是另开炉灶,编写适合中本衔接项目的教材体系,让学生既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能与本科教学内容相衔接,使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之后能顺利完成学业。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学科,建议数学学科在中职阶段更多地讲授与本科数学衔接的内容,解决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存在的基础不好的问题,建议加大英语的教学力度,使学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使其在进入本科后能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2.专业课方面课程设置要合理

建议中本衔接项目的双方统筹制定更加详细的专业培养计划,避免课程的重复开设,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下放至中职阶段,中职阶段的专业课设置要少而精,务必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将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放到本科阶段,从而能高效利用中本衔接7年的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培养人才。

(三)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当今社会是科技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必须是培养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STEM教育模式在中国炙手可热,然而实施STEM教育的一大问题是教育在不同阶段的衔接,现实情况是高等教育在实施STEM教育时不能与基础教育实施的STEM教育衔接,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实施STEM模式下没有衔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实施STEM模式下也没有衔接,出现STEM教育的断层。

中本衔接“3+4”共7年時间为实施STEM教育模式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同时较高的升学率也为STEM教育的衔接提供保障,笔者认为,中本衔接项目是实施STEM教育改革的绝佳载体。

建议中本衔接项目的双方统筹制定STEM教学计划,开设7年一贯制的STEM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制定项目式学习计划,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学习,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运用技术的技巧。

三、小结

中本衔接项目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一环,担任着打通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壁垒的重要任务,其试点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个现代职教体系的成败。本文重点分析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举办“3+4”中本衔接试点项目6年来的现状,分析出现的问题,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文中提出要关注制度建设、建立衔接的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是提出引入新的STEM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要,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钦,杨松.中职应用型本科“3+4”有机衔接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

[2]刘江,李慧.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化服务,2017(256).

[3]葛亚平.中职与本科“3+4”模式下数学课程衔接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

[4]曾善鹏,郑亦明.中职与本科“3+4”模式数学课程的衔接[J].教育园地,2017(3).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中本文化课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