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4-12 11:25黄盈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笔者

黄盈

[摘           要]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在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语法教学法的影响,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注重对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图式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运用;外加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导致高职校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以图式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过程,从而探寻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    键   词]  图式理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188-03

随着国家高职扩招政策的发布,高职教育将会越来越普及。高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使其初步具备职场英语交流的应用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四项基本技能的教学中,提高阅读技能是高职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善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运用图式理论改革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现状

高职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策略意识不强,学习方法失当,造成了他们英语学习情绪消极,缺乏自信心。高职生对阅读理解普遍感到头痛,许多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上的得分率一直很低,通常只能理解单词、句子的表层意思而搞不清楚深层次的涵义。这说明高职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上存在很大障碍,不少学生只是机械地逐字逐句阅读文章,缺乏必要的阅读策略和技能。还有一些学生从初中起在阅读理解上的表现就不佳,再加上老师的批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了他们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畏难情绪,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的不耐烦情绪增强,导致了他们的得分率不高。

(二)高职教师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都是采取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在阅读理解教学时也是如此。语法翻译在阅读课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整节课基本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进来。教师已习惯于将整篇文章按照段落进行教学,由此割裂了文章的整体联系,忽略了对文章语篇意义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着重讲解单词、词组和句型的用法,没有充分利用阅读与学生之间已有的图式知识来进行阅读教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辨认词义、分析句子结构、逐句翻译、识记词汇等,导致学生的课内阅读时间有限,在阅读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外也很少进行英语阅读,缺乏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无法达到真正阅读训练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费时低效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改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图式理论是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从语言材料中所获取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图式(Schema)相互作用,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理解[1]。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语法教学有着诸多的优点,不但能唤醒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引导他们越过单词、短语、句型的辨认阶段进入对整个语篇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够改进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克服对阅读理解的各种消极情绪,不断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图式理论将阅读理解的过程解释为读者具备的知识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的阅读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种图式来决定[2]。笔者尽力在阅读教学的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这三个环节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三种图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Pre-reading

在Pre-reading环节,笔者尽力激活并提取学生的己有图式,充分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导入将要学习的内容,预设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着问题去进行下一步的阅读,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的速度。

1.用圖片或视频导入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对图片或视频的描述、讨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和兴趣,调出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即内容图式,引导他们将已有图式与课文中的信息建立联系,推动阅读理解的进程。如在教授高职英语第二册Unit 4 Reading: Designer brands arent for me!时,通过观察教材中配备的三幅有关时尚产品的图片,学生很容易了解到文中即将要阐述的主题内容:时尚品牌。此时,笔者也向学生展示了几幅来自网络的图片,要求学生猜猜这些品牌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纷纷猜测这些时尚产品的品牌,同时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此外,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图片尝试回答问题:Do you know the following big brands?Whats your attitude towards such big brands? 以此激活他们所具备的语言图式,促进阅读理解迅速而流畅地完成。

2.利用标题导入

笔者经常利用标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调出已有图式,对文章内容做出预测和判断,使阅读材料减弱陌生感,增强趣味。如在教授高职英语第一册Unit 8 Reading:A web of lies时,笔者先请学生进行预测:本篇文章可能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猜出文章讲的是网络的益处和害处,然后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形式图示推测出文章体裁很可能为议论文。由于文章贴近学生的实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学生阅读的畏难情绪逐渐消失,变得主动地对文章进行探索,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课文,部分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地扩充课本的内容,就网络的益处和害处进行讨论和辩论。他们回答的自信心增强了,答题正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

(二)While-reading

在While-reading阶段,笔者主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其已有图式在信息选择、加工、处理、解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技巧,扩展阅读策略,提高其阅读质量,从而建立和丰富新的图式。

1.略读(skimming)

在略读时,笔者会提醒学生忽视文中的一些次要部分,抓住文章的重点,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即可。并且每次略读后,笔者都会让学生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以此来检查他们的略读效果并加强学生通过略读获得的图式知识。

2.寻读(scanning)

尋读时,笔者会预设几个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如判断句子正误、细节填空等,引导学生根据所给问题迅速地在文中搜寻相关的信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图式与正在阅读的内容产生交集,并通过预测、推理、判断等形成新的图式内容。

3.细读(close reading)

细读时,笔者会要求学生关注文中的重要细节和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不但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弄清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涵义,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整篇课文的结构布局,理清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再与以前学过的类似体裁的文章作比较,在充分利用已有形式图式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式图式。在这一环节,当学生遇到生词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图式再联系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如通过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或利用构词法等猜测,较好地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与准确度。如在高职英语第三册Unit 7 Reading: Safety at work中有个句子“Some accidents are avoidable.”中出现了avoidable这个生词,通过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可以知道avoid的意思为“避免”,而-able这个后缀的意思是“可……的,能……的”,从而就可猜测出两者组合起来的“avoidable”表示“可避免的”,学生的语言图式也得到了增强。

4.精读(intensive reading)

在经过略读、寻读、细读后,学生已掌握了文章的大意,此时教师应指导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精读课文,运用其已有的图式通过精读获得新的图式,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价值取向等,并结合自身情况,将文中阐述的道理、提倡的精神等内化于日常生活中,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如在精读高职英语第二册Unit 5:Make your home a safer place!时,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设计了如下问题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促进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受到启发:Do you feel safe at school/ in your dormitory? Is there anything you can do to make your school/ dormitory safer? 由于问题贴近实际生活,经小组讨论后,笔者发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各抒己见,积极性较高,即使是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一部分学生能将课文内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表达了“shouldnt cook food in our dormitory”“should be away from fire”“stop smoking at school”等观点。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运用已有图式形成新的图式,进一步丰富和加强了其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

(三)Post-reading

在Post-reading阶段,笔者主要通过运用和输出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巩固其图式并加以扩展。

1.写摘要

摘要是对原文主要思想的一种概括,是原文中心思想的一种提炼,简短而精要。在练习写摘要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主题句,分清主次,删去不必要的内容。学生或摘抄原文关键句,或以自己的语言提炼出主要思想,他们对全文主要内容、结构层次等的理解再次得到了强化,其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言图式也得到了巩固。

2.复述

在读后阶段,笔者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或重要段落进行复述。由于部分高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因此笔者会预先提示文章或段落的关键词句,以帮助学生顺利复述,再次巩固阅读中获得的新图式。如在高职英语第一册Unit 3:French women dont get fat的读后活动中,笔者让学生参照以下表格,口头复述文中所写的法国女性不会发胖的原因。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张表格的提示把握复述的层次和重点,较为顺利地把复述进行下去,从而加强了学生的三种图式,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3.写作

笔者一般都会围绕课文展开写作活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仿写等,使学生对阅读中获得的新图式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考虑到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句型掌握不够熟练、语句组织能力薄弱,笔者在写作前会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回顾课文中所学到的相关图式,确保学生能通过写作这一形式运用、输出所学图式,使新图式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扩展。如在读完第一册Unit 5:Sports day in my school这篇介绍学校运动会的课文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仿写题为“My favourite sport”的作文,并在写前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展开讨论。

(1)What kind of sport do you like?

(2)How did you come to love it?

(3)Why do you like it?

(4)Have you learned something from it?

通过讨论,学生积极回顾课文中学到的新图式,再与自身积累的图式知识相结合,使图式得到了扩展。由于写作材料与实际相贴合,大部分学生都很容易将文中的各种图式知识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写作质量较以前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图式在进一步强化和扩充,为以后阅读相关的文章储备了充实的图式知识。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善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职生语言基础知识薄弱,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使学生接触到多方面的语言素材,在丰富学生的目标语语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目标语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语篇材料文体常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搭建已存图式与新图式的桥梁,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其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扫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速度,有效改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崔雅萍.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5):52-57.

[2]林健.图式理论在克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32):126-127.

[3]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笔者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老师,别走……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