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床边徒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及其护理

2020-04-13 09:38林艺娟
中外医疗 2020年36期
关键词:螺旋形危重症肠管

林艺娟

厦门市中医院心脑血管科,福建厦门 361009

胃肠道的营养途径从早期的鼻胃管开始到十二指肠管,再到现在我们用到的螺旋形鼻肠管应用,更能维持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促使机体有效吸收营养物质,促进康复[1]。 常规置管通常在B 超引导、X 线下置管,需要多科室协助配合,或者需要危重患者转运操作,存在很大风险[2]。 所以床边徒手盲插鼻肠管就越受关注。 鼻肠管的适应证有肠道功能正常而胃功能受损; 需要短期肠内营养而误吸风险高如昏迷、 神经外科患者;(脑损伤)胃瘫;重症胰腺炎早期;消化道瘘等[3]。 因此,该研究对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间该院5 个相关科室进行床边徒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54 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需要肠内营养置管患者54 例,其中肝外肿瘤科13 例, 神经外科9 例, 综合ICU 13 例,CCU 7例,神经重症12 例,年龄53~83 岁,临床诊断为胆道疾病4 例,急性胰腺炎6 例,颅脑术后13 例,心衰5 例,脑出血14 例,糖尿病12 例,均符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所有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 如急性脑卒中、急性创伤、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左心衰及急性心肌梗死等;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精神疾病者、交流障碍者、心肺骤停并实施心肺复苏治疗者。

1.2 方法

1.2.1 材料 选用复尔凯直径为CH10 的螺旋形鼻肠管,长度145 cm,管道前端23 cm 圆环,约2.5 圈,内有引导钢丝,管道材料白色不透放射线。 鼻肠管尖端有4个侧孔,为有生物涂层,经水激活润滑。 留置时间42 d。

1.2.2 操作方法 护士培训后操作。 床边徒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方法如下:需要置鼻肠管的54 例患者均有胃管,回抽胃内容物后拔除胃管。 甲氧氯普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967)10 mg 静脉推注后准备用物:治疗车上复尔凯螺旋形鼻肠管1 根、50 mL 注射器1 支、治疗巾两条、100 mL 盐水1 袋、听诊器1 个、无菌手套两副、工型鼻贴2 个、pH 试纸。 铺开治疗巾,打开鼻肠管,戴手套,把导丝送入整根鼻肠管,抽生理盐水润滑整根鼻肠管。 患者处右侧肩颈部铺治疗巾,测量患者剑突到鼻尖再到耳垂长度,记下刻度,再50 cm 外做另一个标记,抬高床头30°开始从鼻腔插管到胃部,回抽胃液确认在胃内,听诊胃区及脐周左右两边气过水声,取右侧卧位45~90°,注意操作者职业防护。用50 mL 针筒打气150~200 mL,再插入10 cm 后放慢置管速度,跟随患者呼吸每次置入0.5 cm,在70~75 cm 处有阻力时动作更轻柔, 接着送管可发现鼻肠管随着呼吸可缓慢吸入,置管略有弹性感触,继续轻柔置管到所量刻度,一般置入95~115 cm 至屈氏韧带。 听诊管端在十二指肠远段或空肠上段,高调气过水音移至左下腹。 回抽不同于胃液的肠内液,进行pH 比对。 pH 值>7 在提示鼻肠管在肠腔。 退出导丝,做好管路固定。 再进行床边腹部平片确认鼻肠管在肠腔内。

1.2.3 置管后护理 ①防止意外脱管: 妥善固定, 管路细,外露短,可以双重固定在鼻翼及脸颊,尾端向上固定法。每次交班置入长度或者外露长度。鼻饲时做好管路固定。 翻身及患者大动作吸痰、打喷嚏时做好固定,避免牵拉。 同时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做好约束,避免患者自行拔出鼻肠管。

②防止堵管: 肠内营养管的阻塞会导致营养或其他制剂输注减慢甚至中断,其与注入溶液的黏度、管的口径、管内壁生物膜或痂壳的形成、未进行足够的冲管等因素有关。 预防阻塞的措施主要是定期用水冲管[4]。管腔内径细、置管时间长、输注营养液的浓度不定、输注速度慢、鼻饲中自管腔注入的药物碾磨不细、冲管手法不对等均可能引起管腔堵塞。 对于使用鼻肠管进行管饲饮食时,可以使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入营养液,太慢易堵管,>50 mL/h。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 至少每隔4 h 用20~30 mL 温水脉冲式冲管1 次;药物及输入前后应以10~30 mL 温水冲洗管道,禁止鼻饲有渣溶液或粥,均需过滤后管饲。

③堵管处理: 由于鼻肠管管腔很细, 经常出现堵管。 出现堵塞时,可用50 mL 注射器注入温开水使用压力冲洗和负压抽吸交替进行, 同时用手反复捏挤留置鼻空肠管鼻腔外部分,并调整患者的体位[5]。 也可以用50 mL 注射器交替注入温开水及5%碳酸氢钠溶液反复低压冲洗管道,冲管压力由小到大。 或者用三通管接鼻肠管末端,关闭三通管两个通口,反复由主通口抽吸空气形成负压, 后由侧通口负压原理吸引可口可乐或碳酸氢钠进入鼻肠管道内,浸泡30 min 后检查是否通畅。切勿用导丝强行通管, 以免引起鼻肠管破裂和消化道损伤。

④输注卫生:做好口腔护理,一般为患者提供口腔卫生方面的宣教,建议每天刷牙2 次,神志不清患者口腔护理4 次/d。 鼻饲营养液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⑤无特殊时需要摇高床头30°, 加强翻身拍背,避免其他非导管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该组患者置管成功情况进行观察; 对该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 (respiration rate,RR)、 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PA)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进行对比。 对该组患者置管前后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累计氮平衡等营养状态指标变化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该组患者置管情况

54 例患者第一次置管成功30 例,14 例第二次置管成功,5 例第三次置入成功,5 例置入失败, 成功率90.74%。

2.2 干预前后该组体征指标变化对比

在RR、HR、SpO2及MPA 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方面,干预前后该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该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征指标对比(±s)

表1 该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征指标对比(±s)

时间RR(次/min)HR(次/min)SpO2 MPA(mmHg)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21.37±3.86 21.62±3.93 0.163>0.05 107.65±14.18 108.42±13.76 0.584>0.05 0.97±0.02 0.97±0.01 0.016>0.05 82.04±7.69 82.51±6.98 0.096>0.05

2.3 干预前后该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指标对比

在TP、ALB、Hb 及累计氮平衡等营养状态指标方面,干预后患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该组患者干预前后机体营养状态指标对比(±s)

表2 该组患者干预前后机体营养状态指标对比(±s)

时间TP(g/L)ALB(g/L)Hb(g/L) 累计氮平衡(g)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52.16±4.13 63.23±6.84 5.503<0.05 27.08±2.34 38.26±5.17 5.187<0.05 90.24±10.62 122.41±13.67 8.315<0.05-1.81±0.67 1.26±0.94 7.178<0.05

3 讨论

近年来,在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应用效果也得到广泛肯定。 鼻肠管指的是将肠内营养管放置在空肠或十二指肠上部的影长方法[6]。 螺旋型鼻肠管具有生物相溶性好,弹性适中的特性,在床边盲插置管中,因管道柔软容易弯曲,对咽喉、鼻腔带来的刺激性相对较小,且长时间置管对患者的影响也比较小,且因导管内置有引导钢丝,可通过X 线透析观察管道置管位置[7]。螺旋型鼻肠管的应用安全性比较高, 故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多。

肠内营养相对于静脉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的特点,且可以较好维护胃肠道功能,因而对于具有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患者常做优先选择:(1) 危重患者病情严重,此时患者集体的疾病抵抗力下降,身体能量储备严重耗竭,若不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继而大大提高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2)鼻肠管是将营养液直接输进肠内的营养方式,有研究报道[8]其能够有效减少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3)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法简单经济易行,安全可靠,无需转运患者,无需特殊设备,但容易受到操作者经验限制,影响置管成功率。 (4)临床营养指南推荐, 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的危重症患者,宜选择经小肠营养。 而在螺旋形鼻肠管使用中, 也应结合患者适应证合理使用, 具体适应证如下:①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预后恢复有直接作用, 由于危重症患者多数存在胃动力紊乱,胃肠蠕动受限等情况,导致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不良[8]。 ②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而言,其胃肠功能多数存在紊乱的情况,且在治疗中镇静类要使用较多,导致患者胃肠动力下降[9]。 而在螺旋形鼻肠管使用中,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吸入性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等发生情况可显著降低[10]。 配合护理措施,对患者尽早康复有促进作用[11]。③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经鼻空肠置管具有简单、无创、方便的特点,对患者产生的刺激性较小,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2]。 该次研究显示,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螺旋形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配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达到90%,王卓霞[13]在其研究中对危重症患者床边徒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置管成功率达到90.74%,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床边徒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置管成功率; 而干预前后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减少置管带给患者的刺激作用, 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在TP、ALB、Hb 及累计氮平衡等营养状态指标变化方面, 该组干预后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表明螺旋形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有显著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螺旋形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配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对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有显著改善效果,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螺旋形危重症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临界LNG在螺旋形微通道中的流动传热特性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Gift ideas for the New Year 202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摆成螺旋形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