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面部外伤患者的整形美容修复与护理对策分析

2020-04-13 09:38詹彩惠
中外医疗 2020年36期
关键词:伤情外伤美容

詹彩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福建厦门 361001

面部外伤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多发生于意外事故当中,会导致患者面部皮肤、组织器官受损,在引发强烈疼痛症状的同时,还会破坏面部美观度,患者的身心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1]。 经过紧急治疗和处理后,还需要进一步实施整形美容治疗,避免形成瘢痕,降低面部器官畸形发生风险, 为了获得更好的整形美容修复效果,让患者获得舒适、舒心的治疗体验,需要做好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 给予患者细致、 周到的护理服务,降低治疗期间的安全风险,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而加快面部外伤的恢复[2]。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急诊2018 年5月—2019 年3 月期间收治的82 例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整形美容修复方法以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对策,观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研究对象为该院急诊收治的82 例面部外伤患者,应用单盲随机法,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 例)。 观察组中,男/女=24/17,年龄范围为22~67 岁,平均年龄(38.19±4.13)岁。 对照组中,男/女=25/16,年龄范围为24~69 岁,平均年龄(39.05±4.0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面部外伤发生后的4~6 h 内, 患者需要接受急诊救治。 清理创面,将污染物、坏死组织清除,对创面边缘进行消毒(络合碘),使用双氧水(3%浓度)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检查创面,确认无污染物和异物残留,并予以止血。 实施美容修复手术,创面较深、较大的患者,需要实施皮肤移植,选取邻位皮瓣。 创缘不整齐的患者,需要予以适当进行修整。 将不同层次的组织复位。 缝合过程中,创面深部组织需要分层缝合,表皮则需要轻轻拉拢,准确对合创缘。 创面较浅、较小的患者,经过清创处理后,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 完成缝合后,进行包扎,并使用瘢痕贴。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施整形美容修复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了解其受伤原因、创面大小以及体质,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方法。 完成治疗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加强对创面的保护,避免其受到感染和刺激。 保持创面周围的清洁,及时更换受污染的敷料,同时避免创面受到压迫,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①术前准备:在整形美容修复治疗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伤情评估结果和治疗方案,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明确整形美容修复所需的器械、设备以及相关医疗物品,经过严格地查对和检验后,及时送入手术室。 护理人员在介绍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患者的情绪,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对于整形美容修复的想法。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介绍整形美容修复手术的优点、风险,结合患者的伤情,说明整形美容修复的预期疗效, 同时还要向患者说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进而减少患者对于手术安全和术后并发症的担忧和顾虑。 该过程中, 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安抚患者的情绪,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进行鼓励。 护理操作动作平稳、轻缓,通过握手、抚触皮肤的方式,给予患者安慰,患者可以在术前保持良好身心状态。

②术后护理:术后恢复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同时,关心患者的实际感受与情绪状态。 护理人员需要询问患者有无颌面部的疼痛、肿胀症状,并说明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语言沟通或眼神、手势、肢体动作等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患者可以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够在心理层面获得安慰。 在术后的沟通、交流中,护理人员能够面带微笑,与患者保持眼神交流,并借助手势和肢体动作,向患者传达积极的信号,增加患者对于术后康复的信心。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面色、神情和肢体动作,对于其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了解其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 该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可以更好地配合各项护理工作,认真依从护理人员在情绪控制、饮食管理、功能锻炼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自觉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

在患者的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杂志、报刊,在病室内播放音乐、电视节目,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能够多与患者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焦虑、不安的心情。术后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宜食牛奶、瘦肉、鸡蛋和粗纤维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海鲜(螃蟹、虾)、热带水果(芒果、菠萝)等均需要排除在食谱之外,避免对创面愈合产生负面影响。 术后早期,尽量选择软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减少咀嚼,减少面部肌肉动作,避免对手术创面形成刺激。

③延续性护理:在面部外伤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仍需要密切关注其创面愈合情况,做好跟踪随访工作,实施延续性护理。 结合患者的院内治疗情况,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同时组间延续性护理小组。 建立微信群,作为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便于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并在用药、饮食、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进行指导。 利用微信视频,护理人员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 围绕着术后创面护理、抗感染治疗、防治瘢痕形成、饮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制作成宣传图文、视频,发送到微信群,方便患者学习。在微信群中,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为患者提供专业、科学的指导,同时答疑解惑。 患者之间也能够相互交流经验,彼此鼓励和安慰,形成情感共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1.3 观察指标

①伤情评估和手术准备情况: 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期间,需要在伤情评估、手术准备等环节,进行时间的记录和统计,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 ②满意度:调查面部外伤患者对于整形美容修复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统计对于护理效果感到十分满意、 满意及不满意的患者比例。 ③疼痛VAS 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面部外伤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估,VAS 评分的降低,反映出患者疼痛症状的减轻。 ④心理状态:SAS 评分的降低,反映出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伤情评估和手术准备

在两组面部外伤患者的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期间,观察组伤情评估、 手术准备的阶段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伤情评估和手术准备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患者的伤情评估和手术准备时间对比[(±s),min]

组别伤情评估时间 手术准备时间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3.35±0.54 5.84±0.69 18.197<0.05 13.21±1.74 16.59±2.62 6.881<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面部外伤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95.12%>78.05%) 比对照组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对比[n(%)]

2.3 术后恢复情况

评价两组面部外伤患者接受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期间的疼痛症状和焦虑状态, 对比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减轻疼痛和缓解负面情绪方面的作用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VAS 评分、SAS 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SAS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SA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V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5.42±0.82 5.51±0.77 0.512>0.05 1.97±0.34 2.85±0.39 10.891<0.05 59.62±3.64 59.17±3.82 0.546>0.05 37.22±3.19 44.51±3.45 9.934<0.05

3 讨论

面部外伤是由交通事故、跌倒、锐器刺伤等意外事件导致的损伤,在引发疼痛症状的同时,还会影响面部皮肤的美观度。 面部外伤患者需要在受伤后及时接受治疗,妥善清理创面,实施整形美容修复,修复面部创伤的同时,避免形成瘢痕,维护面部的美观度[3-4]。 但是在实施整形美容修复治疗的过程中, 潜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对于手术治疗形成干扰和妨碍,影响术后的愈合效果,需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控,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5-6]。

在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期间, 需要重视创面的安全防护,避免其受到污染和刺激,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而受到创面疼痛的影响,加上患者对于整形美容修复治疗风险的担心和顾虑,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显然不利于整形美容修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7-8]。 在整形美容修复治疗的术前准备阶段, 应该结合手术治疗的需要, 参考既往的工作经验,将各个环节准备充分,确保患者诊疗工作的顺利进展,节省诊疗时间,让患者及早接受手术。 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用于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9-10]。整形美容修复治疗的优点、风险和预期疗效均需要详细、具体的说明,让患者对于自身伤情以及治疗方法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避免其过度焦虑紧张,可以减少负面情绪对于在整形美容修复治疗的干扰和影响[11-12]。 术后护理期间,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感受。 加强舒适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持续进行心理护理,控制其情绪状态的稳定[13-14]。 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生活管理,通过合理膳食以及适度的运动锻炼,促进创面愈合。 而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让患者持续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助于加快其术后恢复[15]。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比对照组更高(P<0.05),伤情评估时间为 (3.35±0.54)min, 手术准备时间为(13.21±1.74)min 均比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短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VAS 评分为 (1.97±0.34)分,SAS 评分为(37.22±3.19)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充分反映出综合护理干预在整形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在郝艳霞等[16]的临床研究中,在50 例接受整形美容缝合术的面部外伤患儿中, 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25 例)和常规护理(25 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00%,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80.00%)。 上述研究报道与该研究均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 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整形美容修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 急诊面部外伤患者接受整形美容修复的同时,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对策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面部外伤的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猜你喜欢
伤情外伤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