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20-04-13 09:14莉,李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应用型课程体系

李 莉,李 华

(河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郑州 451191)

1 设置紧贴社会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

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如今的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设置紧贴社会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这种动静结合的课程体系能让学生能力不断进阶,如图1。

2 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教材,但却找不到适合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纵观人才市场发展现状,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可是企业却很少能够招聘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在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越来越困难的情况,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材落后于时代发展有关。

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编写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一本教材编写得再好,如果不将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其中,同样不会受到学生的认可。第二,了解学生最需要什么,只有编写出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才能受到学生的关注。第三,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与当今社会最主流的软件发展趋势接轨,及时对教材进行调整与更新。第四,教材的编写要有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因为他们最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将他们的工作经历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在一起能够编写出更加优质的教材。

3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

3.1 实验教学大纲要完整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严格规定实验项目、学时分配和目的要求,告知学生每项实验的内容,包括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和耗材,见表1。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项目、 学时分配和目的要求Tab.1 Experimental items, class hour distribution and purpose requirement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3.2 实验指导书要完整

一本优质的实验指导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实验任务,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要如何编写必须要有明确说明。

3.3 实验内容要可行

教师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切实可行的实验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的应用能力。

3.4 实验报告要完善

实验报告不仅能够重新梳理学生的实验过程,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归纳能力,凡是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必须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4 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做到理论与实验并重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考核模式是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70%。由于受到考核次数的限制,使得考核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传统的考核方式改为分阶段考核,同时增加考核次数,这种全新的考核模式有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一门课程仅有理论课的成绩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验课的成绩。

阶段性考核的目的在于指导教学、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习过程加强指导和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既有连续性也有阶段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加深对学生知识点的印象。

5 推出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学生通过寒暑假来进修有关课程,从而免修有关课程。对于参加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技能考试(如Cisco认证考试、微软认证考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计算机资格水平考试等)合格者,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免修制度。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专业都实行了学分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制定有关提前毕业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提前实习、减免学费等。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应用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吉林省一流转业建设点
——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新英镑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