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四家坪村“三变”改革经验模式推广

2020-04-14 04:52康迎春
商情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变推广农村

康迎春

【摘要】农村“三变”改革是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按照全省“百村示范、千村试点、万村推进”的总体布局,渭滨区四家坪村率先完成了“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开启了“三变”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模式,为我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新动能。

【关键词】农村“三变”改革  经验模式  推广

如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添发展经济新活力,已成为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难题。而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三变”目标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生动实践。让村民以土地、林木等资源性资产为资本加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四家坪村探索的脱贫路径和集体经济实践,已成为我区农村“三变”改革中的典型,农民致富的产业和方式不仅发生了变化,群众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积累的先进经验值得推广。

一、基本情况

俗语常说“螺蛳壳里做道场”,意思是指把非常狭窄简陋的场所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渭滨区四家坪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螺蛳壳村”,原村庄位于宝鸡市区西北63公里处,虽说距离市区不远,但那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民进一次城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06户,345人,农用地总面积9720.4亩,其中耕地面积1858.4亩,林地7862亩,以种植小麦为主,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全区有名的山区贫困村。

二、移民搬迁先铺垫,“三变”改革促增收

四家坪村进村山路十八拐,绕村的山头比人多,全村找不出一块平整像样的土地,贫瘠的资源实在难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而且由于长期缺产业、缺资源,群众脱贫致富困难重重。为了让四家坪村的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区上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整村移民搬迁,让全村106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在新的安置点上,漂亮的广场,整齐的房子,便利的交通,都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了新生活的幸福感。

不仅如此,在脱贫攻坚的这场战役中,渭滨区人对四家坪村更是不抛弃不放弃,在整村易地搬迁的情况下,将“螺蛳壳”作为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让搬迁遗留下来的“绺绺田”、林地、旧房子等,全部变成了股金,给四家坪村人闯出了一条“点土成金”的致富路。

(一)“农民”变“股东”

如何能让村民既能搬得出大山,还能在山外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通过长期筹划和深入调研,渭滨区把四家坪村这个“螺蛳壳”当做了农村“三变”改革的示范点,区上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审定“三变”改革方案,在村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三变”改革实践活动。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四家坪村专门成立“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区农业农村局派驻6名干部驻村工作,帮助村上的扶贫干部共同开展具体工作。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把所有农户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招商,实现了多种分红模式。通过召开村民动员培训会、协调会等三十余次,认真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确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合理设置股权并进行科学量化、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一系列扎实的工作,逐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给群众增收致富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以前老觉得离了地没法活,现在这地还是咱的,钱还比以前挣多了,咋能不高兴。”说起“三变”改革带来的变化,村民李小林满脸笑容。李小林家有30多亩地,都是“窄绺绺”,以前只能全部种小麦,麦黄时节他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上山割麦,但劳作半年,一亩地刨去种植成本,白搭上自己的劳作,也就一百多元的收入。村上刚开始搞“三变”改革时,大多数村民都想不通,但是经过“三变”改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大家算了一笔帐,土地流转出去继续领地力补贴,而且今后还能领土地入股分红、到企业去打工,同样的土地至少可以比原来多一倍的收入,慢慢地大家都接受了。明白了这笔帐怎么算,村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特别高,现在全村流转出的1100亩产业用地全部是村民自愿签字的。

(二)“绺绺田”变“聚宝盆”

如何让流转出来的集体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四家坪村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管理人员多次去外地实地考察,分析四家坪村的地域、氣候等自然条件,发现特别适宜种植油用牡丹和中药材,决定与种植油用牡丹的西川公司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发展油用牡丹和中药材种植的产业。由四家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由西川公司经营管理,年底按股分红。如今的四家坪村山峁峁上,已种满了牡丹花和各种中药材,寒冬时节,药材虽还未发芽,但耐冻耐寒的牡丹枝已冒出了嫩芽,这里已成为全市牡丹花最大的种植基地。每年春季花开时节,千余亩牡丹花花开吸引了大批城里人来旅游观光,为农民增收又多了一条渠道。

村党支部书记唐会明介绍,四家坪村虽说土地面积不少,但都是“绺绺田”,基本上用不到机械,缺水、缺肥,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村上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也存在局限性,以前村民自己发展养乌鸡、种核桃等,都没能形成规模。此次选择新的产业,“三变”改革领导小组也经过长期考察,并就群众关心的问题多次请教相关专家,最终通过村民一致表决通过,才定下了新产业。油用牡丹和药材则很适合山区种植,未来的收益也十分可观。种植油用牡丹的西川公司负责人黄琦说,四家坪村虽然自然条件不好,但他们看中的就是这里天然无污染的好环境。据黄琦分析,种植油用牡丹的亩产价值可以达到2万元左右,村民的分红十分可观,而他们公司还出台了新规定,村民不仅能优先在企业打工,还可以承包管理牡丹园,也就是说了,村民除了领分红款、打工挣钱、还可以通过承包管理的方式挣钱,既有保底收入,也有多劳多得的浮动收入,并通过多方监管,让“股东”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区农检中心高主任已在四家坪村驻村工作近四个月,对于村上变化最有感触。“原来闲置的资产现在全变成了股金,房产股、土地股、资金股、扶贫股,原来山上的‘窄绺绺地都成了宝贝。”高小斌说道,他觉得山上的牡丹花和药材就是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三)“羊肠路”变“康庄道”

通往四家坪村旧址的山路如同羊肠道,弯多、路窄,普通汽车行走在这样的路上,随时都有车轮悬空的危险。驻村帮扶的扶贫干部和“三变”改革办公室干部,很多都经历过这段山路的“惊险”。而现在有了优质产业的支撑,这段“羊肠路”已经变成了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康庄道”。

四家坪村扶贫第一书记唐军就是四家坪村发展的见证人。在他看来,“三变”改革是让四家坪村的脱贫攻坚踏上了新的台阶,不仅让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致富新路子,也让其他非贫困户群众增加了收入。据统计,四家坪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整合各种财政资金共计220万,这些资金作为股金与招商龙头企业共同投资550万元,组建四家坪生态观光休闲开发公司。未来,除了发展现有的牡丹油、药材、核桃、乌鸡等绿色农产品外,还计划将四家坪村打造成户外穿越、赏花海、摘鲜果、吃农家乐、购买优质农产品的生态体验园。目前,他们正委托北京一家专门从事休闲农业策划公司,进行总体设计。等这些项目发展起来后,四家坪村村民不仅是“股东”,而且还能当老板,成为实实在在的新型农民。

三、改革后的思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目前农村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重点,而四家坪村的“三变”改革是一次全新探索。通过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一方面科学化管理,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农民变股民,享受村经济发展红利。这种抱团发展的新理念,将成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方向。

隆冬时间,再次走在四家坪村的山路上,满眼看到的山峁和黄土,都蕴含着致富的新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四家坪村的“螺蛳壳”上会开满灿烂的幸福花、致富花,村民美好生活的“康庄道”将越走越宽阔。

猜你喜欢
三变推广农村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注重“三变” 学会“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