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会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优化建议

2020-04-14 05:01孙红梅刘桂媛
商业会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智能化人才培养

孙红梅 刘桂媛

【摘要】  “大智移云”冲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对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行业改革的会计人才提出新要求,促使会计人员由记账型向管理型转型。文章通过探析智能化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分析会计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的会计学人才优化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智能化;会计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05-0103-03

伴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在科技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生活的同时,也挑战和冲击着很多传统行业,会计行业也在其中。智能化时代会计人员应具备什么能力与素质?高等学校该培养何种会计人才?以及如何开展教育教学?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智能化对会计行业的挑战

会计的发展经过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智能化等几个不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新技术的引入都会给会计带来深刻的影响,包括记账的技术、岗位的设置、部门的分工等,也深刻影响了会计人员本身。特别是进入到会计智能化时代,会计人员的岗位受到巨大的冲击。BBC对未来50年中365个行业被机器淘汰概率的预测显示:会计岗位被取代的概率高达97.6%。

(一)会计电算化的冲击

自199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也日趋成熟,首次冲击了社会对会计岗位需求的数量。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基层会计工作者原本纯人工手动记账、纸质账簿翻账、查账的负担,只需通过简单的数据输入,软件系统即可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记账、核对、编制报表等工作,更加快捷且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登记等工作。会计电算化引入了磁盘、光碟等存储设备代替纸质信息载体,储存更加合理,信息的调取、处理更加方便,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携带且可重复循环利用,大大简化了账账核对和账表核对,使得内部控制的重点不再放在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录入,而且更加关注软件系统的权限、安全及程序编写、修改和应用的控制上。

(二)财务共享思想被广泛接受

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通过采用企业财务数据汇总集中化办公的方式,统一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规模效益,再次冲击传统会计人员的就业观念。财务共享中心规范和标准化了业务流程,构建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从而提升财会相关业务的处理效率,进一步使财务数据的汇总处理程序趋于简单化,降低了财务业务流程管理的成本及费用。各分企业和子企业实现财务共享后,财务数据在整个财务系统中的传递和处理更加的准确和及时,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各项决策。运用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之后,解放了各分企业和子企业中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将繁杂的、重复的、基础的一些会计工作由财务共享中心统一、批量的处理,使得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和进行更高层次、更有意义的数据分析等工作,减少在无意义重复的基础会计工作上投入过多的人工成本,从而做出更贴合企业发展、能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指导的各项财务决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为企业今后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三)智能机器人被引入会计工作

自2016年德勤首次在会计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毕马威、普华永道也相继在其业务处理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而随着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会计中很多规范性、重复性的工作完全可以由智能机器人来完成,并胜任基础会计核算、数据录入与合并、材料收集与分类整理、过账及编制报表等相关岗位的工作,智能机器人将会再次冲击会计人员的就业岗位。机器在某些标准性工作中的效率远大于人工,且其可以不间断地工作,具有相对较低的用工成本。例如,某餐饮集团引入“小勤人”能在20分钟内完成以前最快需要40分钟会计人员才能完成的转账和盘点等工作,节约了近一倍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国家也从立法角度明确了相关电子证据的效力,我国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确定了财务会计业务中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国家对于电子凭证的认可为智能机器人在财会处理中发挥更大效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智能化背景下的会计教育

基础重复的会计工作被取代是否意味着不需要会计人才?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此时更需要的是高级復合型的会计人才。然而,目前的会计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本科教育与实践脱节

2019年本科会计专业就业率排名第八,在排名前十的专业中月收入相对偏低,且对所处岗位和所做工作满意度较低,从而导致了较高的离职率。一般应届本科生就业多从基层岗位做起,很难直接独立胜任高级职务,因此入职后需要不断参加各种培训,再教育时间的延长在一定程度也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加大了本科生的就业成本。主要原因在于本科所学内容与社会实践需要产生脱节,四年的基础素质培养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比如本科的教学内容,多是有关会计学基础理论、企业会计准则、标准化处理流程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会计的一些基础理论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例如,会计主体假设中的经济实体在新时代难以全面概括所要核算的空间范围,某些网络上的虚拟主体只是为了某项目的运作和建设而临时组建,不能满足四大基本假设中的持续经营的条件。再比如传统教师以板书或者PPT的形式为学生授课,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数时间处于听教师讲和记板书笔记的状态中,课堂互动较少。再比如会计的智能化对传统会计与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的进一步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本科生的培养课程中,软件应用教学主要偏重操作步骤等,没有真正理解处理步骤的原理或逻辑关系等,实践运用中缺乏二次编程的能力。

(二)研究生教育偏学术研究

研究生教育相对于本科教育涉及的范围应该更加广泛,也更有针对性,国家也在鼓励各大高校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化高级会计人员,以主动适应愈加复杂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和政府会计实务的应对和处理。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上区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通常专业型硕士招生比例远大于学术型硕士。以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研究生为例,2018年招收专业型硕士人数(不含定向就业)约是学术硕士人数的4倍,一般认为专业型硕士更偏重实践教学且时间较短,有利于就业。

但是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与实际需要存在差异,以仿真模拟实践为主,与企业实际状况仍有出入,学生难以从管理会计实践需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书面案例”特征明显,与实践结合不够,普遍偏重于理论和学术;教学方式仍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较单一,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脱离,很难满足会计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和高水准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例如,教育部在2015年抽检的2014年的1.6万篇硕士论文中有1.76%是不合格的,有的硕士论文构建出了框架很难落实到实际问题上,或在提出发展期望和建议时只涉及大方向,没有细化到具体应用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造成研究失去现实的意义。

(三)高职教育的应用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基础性的应用型人才,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关系到学生就业竞争力,应当充分重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环节。然而当下的情况是,大多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仍旧薄弱,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因为财务数据及相关处理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导致学生很难得到深入企业学习财务精髓的机会,也很难真正融入真实的财务环境和领会实用的会计技术,学校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采取模拟或仿真教学的方式,但与企业的真实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经营业务逐步拓展到国外市场,外资企业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需要大量同时精通外语和国外会计准则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针对国内法规、准则及资本市场的相关特征,而在国际准则及惯例、法律和金融知识、国际贸易及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利于学生就业层次的提升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三、会计教育如何面对智能化

智能化时代要求会计人才更注重全局观和整体观,要能从智能机器完成的数据中“看”出进一步深层的数据逻辑。

(一)基础会计教育要注重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在引领学生进入会计学领域时要打破传统的“会计是记账”的思想,在现有较成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流程处理的学习中,既要明白如何按照现有制度和准则进行会计处理,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处理,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整体业务流程观,不仅仅着眼于会计的账务处理,而是纵观整个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例如,“三流融合”的基本思想是由日常经营的业务流引发资金流并同步激发信息流,而在整个资金流的运动中,终点记借,起点记贷,找到相应账户自然而然就能进行相关的会计账务处理。再如,利用沙盘模型来讲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和利润分配过程时,找到经济业务涉及的相关账户,整体把握资金流向,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账务处理的逻辑和因果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

(二)专业技能培训要重视智能化水平

专业技能培训要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内容的先进性,尤其5G技术将带来的信息时效性和传递体验性的提升,远程教学视频能实现跨地区、跨时区的自主学习,随时提问随时解答,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性、提升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全球互联网络、移动终端、线上互动平台,实时关注行业动态及重大变动等。学会与智能辅助设备“和平共处”是必要的,充分利用智能产品所提供的便利,达到理想化的“人机共融”,从而弥补手工操作的不足,而不是“人”被动地被取代。智能产品的出现要更好地服务于“人”,并且应当更加注重财务管理与决策,而不仅限于财务核算功能。例如,利用Stata等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比对和分析,找出数据规律和内在逻辑性,从而对现有情况进行验证或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等。

(三)高年级本科要培养分析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企业除却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列报之外,更需要的是能够对所统计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能提出有效财务管理意见的高级财务人员。例如,运用比率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来分别评价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和债权人权益安全的保障性以及企业对流动资产的运用情况,这种分析不仅有利于管理层制定下一步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对债权人和股东等准确进行企业信誉评价和投资价值估计都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一系列有内在逻辑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可带来经济价值的相关信息。因此,学生在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相应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提取与分析,要培养挖掘和筛选可用数据的能力,并能通过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更深一步地归纳处理和分析,发现资本市场中的相关规律进行可能的预测分析等。

(四)研究生教育要体现未来会计智能化趋势

研究生的教育属于更高层次的深入学习,不仅要立足于现状,更要具有预见性,在本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淀后,通过研究生的学习将理论与行业实务和发展现状联系起来,总结和积累过去的经验是一种能力,而通过过去已经发生的和现在既有的状况来预测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和趋势则是更具价值的能力。例如,针对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化的经济社会背景,研究会计与各相关社会科学间的相互交融性,在贴合实际的基础上,拓展思维提升理论创新意识。因此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体系的同时,要及时关注专业行业和相关学科体系各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学习和思考的能动性,争取向业务引领技术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技术推动业务的被动变革的目标前进。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务操作能力

在会计人才的实务处理能力培养方面,需要完善现有的实验、实训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流程,在提升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将理论操作、市场信息应对、计算机财务系统操作等糅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其次,加大產学研结合力度,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将实际工作中的技能需求与校内实验课程安排无缝衔接。一方面,聘请实务界专业人员进入课堂,担任实验培训课程的教师;另一方面,通过签订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地进行实习,近距离接触财务会计岗位,争取在校期间完成岗前技能培训,从而同时缩短求职和培训时间,加快学生就业上岗。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移动终端等辅助工具的网络资源,开展更加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基于企业的历史数据在可操作的财务软件中进行相应实务流程的处理;组织开展微型市场模拟实践,包括市场上中下游企业的运营管理、政府的纳税监督和市场干预职能的执行等。通过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感,明确会计人在市场体系各部分中的作用和职能。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南,鲁娅珺.人工智能背景下“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9,(08).

[2] 罗映红.智能财务时代会计人才能力需求分析——基于广东地区招聘信息的统计[J].商业会计,2020,(01).

[3] 陈小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J].商业会计,2019,(09).

[4] 杨盛楠.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24).

[5] 蒋星亮.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财务转型问题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9,(09).

[6] 赵红梅,廖果平,王卫星.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以财务与会计专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9,(34).

[7] 王祎鸣.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时代经贸,2019,(32).

【作者简介】

孙红梅,女,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价值评估与绩效管理。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智能化人才培养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之现状分析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讨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