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0-04-14 04:52刘文静潘晨曦
商情 2020年11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大学生

刘文静 潘晨曦

【摘要】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今天,生活垃圾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它们的产生在慢慢的吞噬着我们生活的环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有着最新的思想和最快的行动力。在浙江省进入垃圾分类时代的环境下,大学生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也将是最大的垃圾分类宣传地点和实践地点。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垃圾分类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对于垃圾分類的想法及行动力,特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 采用调查问卷、采访等方式对浙江省高校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查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垃圾分类  分类宣传  垃圾分类现状

一、高校垃圾产生来源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及教职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衣食住行都会产生垃圾。以宁波财经学院为考察地,科技时代背景下,快餐文化、懒人产品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因此,生活垃圾呈现倍速增加的状况。

(一)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活

图1为校园调查问卷中关于垃圾种类的占比调查,其中外卖垃圾占比最多为62%,其次是快递垃圾,占比 34.0%,调查中还有化妆品垃圾及其他垃圾,占比相对较少。

在APP普及率高的中国,外卖系统完善,大学生们足不出户便可裹腹,与此同时,外卖产生的塑料垃圾及厨余垃圾激增;在注重审美的时代,几乎每一位同学都会购买化妆品和护肤品,堆叠过期及不适用的化妆品垃圾也成为了一类数量较多的垃圾,无法回收;服务业的发展和购物软件的便捷,为大学生购买日用品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校园垃圾中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快递垃圾,可回收的纸质垃圾和难以降解的塑料胶带充斥着每一个角落的垃圾桶。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的基本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大众的消费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改变 的是人民大众的消费观。

(1)网络消费观。“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消费异军突起,受到人们的追捧。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快,对网络消费的认可度高。”因此,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观根深蒂固。由于网络便捷,大学生可以购买所有想要购买的商品,出现了盲目消费的消费行为。在盲目消费的推动下, 快递垃圾激增,大学生并未意识到一层一层的胶带给地球的伤害。

(2)非俭消费观。在人民生活水平较好的当下,大学生的节俭意识并没有上一代人民的意识强烈。“新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高校俭育淡漠化、家庭俭育陷误区、自我控制力薄弱等因素使大学生这一‘纯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呈现出以‘从众性和盲目性、炫耀性和攀比性、补偿性和冲动性、享受性和朝前性为主要特征的非俭之态”,非俭消费观在大学生群体甚至是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都普遍存在。例如,大学生追求品牌,随着品牌产品换代而消费;宁多毋少,虽然有些东西不需要,但依旧会随着大众而购买。这样非俭消费行为带来的,是制造不必要的垃圾。节俭的消费观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而摆脱非俭消费观,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配合,大力宣传节俭消费观,为资源优化配置、垃圾数量减少提供思想上的支持,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

二、高校垃圾分类现状

在国家开始重视垃圾分类的今天,浙江省在 2019 年十月也将近日垃圾分类时代,宁波财经学院作为浙江省的高校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布了相关垃圾分类的文件。

(一)校内垃圾分类基础设施

因响应相关政府政策,浙江省各高校已配套相关垃圾分类设施,并且注重设备多样化,科技化。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普通垃圾桶在校内公寓和教学楼等场所都有覆盖,且每个寝室都已配备分类垃圾桶;在针对学生堆积不用的衣物,学校配备了旧衣物回收垃圾桶,放于每一所公寓楼楼下,并且定时派专人清空此类垃圾桶;而在指定地点,学校安置了智能垃圾桶,此类垃圾桶通过特定手机程序安置垃圾,可获得相应奖励金,因使用率不高而未能全面普及。

(二)政府及校内垃圾分类宣传

通过对宁波财经学院学生调查发现,我校 52.0%的学生都有经常在课本、宣传栏中接受过垃圾分类的知识,30.0%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接触过垃圾分类的知识,且只是浅显的认识,16%的学生在广告中看到。政府及校内宣传中,书本和宣传栏形式的宣传效果显著,其次是社交媒体的宣传形式,因此,在面向大学生的宣传形式应贴近大学生接触范围,接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书本和宣传栏是大学生校内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工具,社交媒体是大学生娱乐和开阔眼界的重要载体。

(三)高校垃圾分类进程

通过对宁波财经学院学生调查及采访得知,相关垃圾分类管理员,我校垃圾分类已经开展,大部分学生已参与到垃圾分类中,且我校垃圾有专人进行再分类处理,但垃圾分类并未完全落实。

在调查中得知,我校未能全面展开垃圾分类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无采取强制性政策。问卷中,59.22%的同学认为我校相关文件对垃圾分类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且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但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关强制性措施,并没有调动起所有学生。

(2)学校未能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问卷中 43.69%的学生认为我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因为生产垃圾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速度,大部分学生因垃圾繁多而力不从心,因此放弃垃圾分类,或者垃圾桶满时选择就近垃圾桶丢弃垃圾,故而学校宣传中缺少减少垃圾产生建议指南。

(3)学生环保意识不强。高达 78.64%的同学认为我校未能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的原因是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其原因在于垃圾分类宣传时间较短,无法达到一夜普及。

综上所述,我校垃圾分类虽已开展,但并未全面覆盖,在之后的工作开展中应及时查漏补缺,完善相关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建议

对于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在征集校内师生意见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比一味的宣传垃圾分类常识要更有说服性,不止宣传分类,也应宣传去向,让学生们了解分类后的垃圾去向及其去向后的再利用。大学生作为思想先进、接受力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垃圾分类背后的意义,也愿意去为此意义而努力。

(2)加强监督管理。我校未能实行全面的垃圾分类,一大原因就是管理人员较少,以至于学生对于垃圾分类不在意。

(3)实行奖惩制度。在校内举行适当的奖惩制度可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眼球, 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奖惩制度将会作为助推器,推动同学们积极响应号召。

(4)举办相关活动及讲座。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关讲座为同学们普及基础知识,也是学生汲取相关知识的常用渠道。二者双管齐下,为学生们营造垃圾分类的全新时代, 用知识覆盖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5)选拔垃圾分类先进分子。选拔部分垃圾分类先进分子作为全体学生的表率,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高校垃圾分类方法建议

(1)制定阶段性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垃圾分类是长期工作,将全面垃圾分类作为最终目标,以学生生活区域为切入点,从思想上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从行动上践行垃圾分类。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列入条例中,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的进行。

(2)开展全校范围垃圾分类督查。学校应建立一支专门负责垃圾分类督查的小组,不定时在规定区域内进行督查,用紧迫感加紧同学们垃圾分类的脚步。

(3)创立新型高校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将寝室、教室、垃圾回收点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循环使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发明二次利用新方法,实行垃圾分类校内循环。

(4)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校内的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强,宣传方式比较单一,需要改善。可与校园微信公众号开展联合,为同学开启垃圾分类的推文, 增强垃圾分类在同学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推文实时播报校园环境内的垃圾分类情况及改善情况,并且设有每日垃圾分类的问答活动,若回答正确则给予奖励,以此来调动同学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校园内定期举行垃圾分类相关活动,例如每学期一次垃圾分类快问快答比赛,为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重视每年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有代表性的节日;以寝室为单位,评比环保寝室。

四、以高校看全国

在高校中实行垃圾分类相对于在居民区实行垃圾分类要简单的多,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接受速度都比社会人群快,学生也是垃圾分类新模式的带头人和倡导者,在青年人群中找到垃圾分类的最优选择后,再推广至全国。在垃圾分类的长远道路上,以中国高校垃圾分类看全国垃圾分类由以下几点建议:

(1)国家政府必须建立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更是人民群众的义务,要在群众脑海中深刻扎根,并不是自己居住的地方成为家园,是整个地球都是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相关法律的出台对垃圾分类的实行有保驾护航的作用,强制实施,才能起到一定作用,通过法律的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的进行也会逐渐成为国民的习惯。

(2)相关部门应有明确规划,有清晰目标。垃圾分類在全国实行是一个漫长的道路,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都应该足够明确,在资源循环使用方面确定一个目标。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及信息,不仅能使人民群众提高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能准确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对民众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国内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居民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慢,程度低,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克服,对于居民居住集中地区,可分发印有不同回收垃圾标致的垃圾袋来提醒居民垃圾分类,并定期举行报告会,对垃圾分类先进家庭进行表扬,并发放相关鼓励政策。

五、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视,垃圾分类的实施将更好的实现中国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校园垃圾分类的实施是垃圾。

分类全面实施的基石,大学生将是垃圾分类政策的助推者。因此,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情况对于国家垃圾分类的情况有非常大的影响。大学生应当认真研读相关文件,积极实践并形成理性思维,为中国进入垃圾分类时代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舒.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及价值引导研究.2019.

[2]朱岩.节俭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2014.

基金项目:宁波财经学院学生校科研项目立项成果:浙江省高校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编号1042219013。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