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生活化

2020-04-14 04:48曹洪英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智特殊教育

摘 要:培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与生活比较贴近的生活语言,要求语文老师无论是解读课文还是评点练习,都要联系生活实际能够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自己的话语源头活水,注重语言的生活和通俗性,要有幽默、明快、含蓄的话语风格。智障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问题,有的语言发育迟缓,理解能力很差,用书面语言很难理解,有的还伴有有精神残疾,也有智力水平还可以的自闭症,残疾程度的不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就不同,构成智障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过程中的障碍。

关键词:特殊教育;培智;智力发育;语言导入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智障学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一、 语言导入生活化

一节课的导入语言是这节课良好的开端。“导语,是引入新課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导语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境中去。”可见,导入语言与一篇文章的开头一样,目的是引起读者注意。课堂教学只有把学生吸进课堂教学中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说导入语言的成功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那么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中,导入语言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我在讲一年级语文《打电话》一课时,导入语用实物“一部电话”,学生立即会感兴趣,再加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在家里谁会用电话,电话是用来做什么的?”慢慢启发引导学生,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智障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不集中,思维上存有先天的惰性,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所以,要保证课堂30分钟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把心思放在如何拴住学生的思想,把他们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讲究精彩的导入。这种具有一定模式的教学导入语言对智障儿童来说理解上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从整堂课一开始就不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话,接下来教学任务的完成就很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多运用一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生活语言,加以一定的组织整理,运用到导入语中,让学生感到亲近、自然的感觉,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降低抵触情绪集中注意力,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

二、 提问语言生活化

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语言是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提问语言一要语调愉悦,声音亲切柔和,感情丰富,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二要语言的生活化。提问和解答妙语横生贴近学生生活,流畅自如,形容得当,措辞清新,必要时画龙点睛,一语道破;三要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和诙谐性、自然性;四要语言精练。对每个词句都能加以斟酌推敲,言简意赅。特殊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大部分是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生活化,怎样让学生在提问中易懂。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不同,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作用于实际教学。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更加具有特殊性,是一群有大脑,但不能正常思考和运作的智障儿童。在提问的问话上要特别注意所提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白易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提问,使语言通俗易懂,学生明确地知道教师提问的内容。而且提问语言要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昏昏然,抓不住提问的要领,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难度。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学生不理解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智障学生是很情绪化的,喜怒哀乐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明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学生,从学生的角度为起点去提问,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生活化教学语言提问,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

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来实现的,教师语言的清晰度、美感、创造性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直接相关。语言生活化的准确运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节省教学时间;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三、 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语言生活化的运用,这对智障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把所学知识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运用,学生会感到无比快乐和兴奋。通过运用知识,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这些语文知识,同时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说:又如教课文《请客》时,我先以学生邀请老师去家做客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让他们谈谈请客时的心情,自己以前在请客时是怎么做的,吊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就为学生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由生活经验过渡到课文学习,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吸引住了,这个时候学生就心甘情愿地跟着老师学习了,而不是老师用威严来逼着学生听讲了。再以“回到生活中去”为宗旨,做到课堂为生活服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会读了,课文理解还会背了。怎样把课文中的句子转化成生活中的技能呢?那是老师必须重视的。“客人进屋时,见到客人问声好。”这是一种交际的能力,是生活需要的。因此我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教学情境,如:超市、客人家、菜市场等,再配备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可以在模拟现实的场景中学习到实际操作、交际语言及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只要我们坚持以培智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智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语文学习融汇进广阔的生活中,就一定能激发起培智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培智学生得到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成为可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独特的灵气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慧.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以一堂识字教学课的课堂观察与诊断为例[J].江苏教育,2019(30):39-42.

[2]米珈妮.构建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实践[J].新课程,2017(7):134.

[3]王纬纬.自闭症儿童学龄班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曹洪英,辽宁省盘锦市,辽宁省盘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培智特殊教育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于横竖撇捺中收获快乐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