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的文化渊源及传承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2020-04-14 04:48钟雯黄英婷谯显迪禤楷文何恒丰
读天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自信

钟雯 黄英婷 谯显迪 禤楷文 何恒丰

摘 要:文化传承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而其最基本的前提便是要真正地认识、理解以及认同本民族文化。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星空中闪耀的一颗星,挖掘其文化渊源、探寻其传承方法对于应对当今“文化传承断层”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文化自信,传承与发展

一、 前言

(一)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具有民族风俗特点的少数民族服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仿佛与世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不同的历史故事,体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展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的不俗创造力,凝聚了少数民族同胞的非凡智慧。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文化传承只能靠故事、戏曲、服饰等特定民族符号,因此,少数民族人民将他们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以特色民族服饰等民族符号为载体代代传承,流传至今。换言之,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等民族符号的传承,才使得人们的文化自信得以保持和巩固,才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世世代代居住着11个中国少数民族,壮、仫佬、瑶、侗、苗、水、毛南、仡佬、京、彝、回。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流传了各自独特的风俗文化。其中由为吸引人眼球的是他们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多种多样的民族语言、宏伟各异的民族建筑以及口味宜人的民族饮食文化。这些文化常常被学者立题研究,被游子留念驻足,被诗人吟诗称叹,足以可见其重要程度。而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蕴涵民族精神的重要板块,反映了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创造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历史,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意义深远。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如今对于中国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到精神所托,灵魂所依,找到中国人文化自信赖以生存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会贯通,使中国人民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为:一是调查罗城县黑衣壮族与那坡县仫佬族的特色服饰各自的文化渊源及其使用现状,二是结合两民族特色服饰各自的文化渊源及实际情况,分别提出适合两民族特色服饰发展且可行的传承方案,三是通过对比两民族各自的文化渊源、实际情况及提出的传承方案分析如何鼓励和支持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主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本文的研究方法多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法和比较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即通过对调查地点与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收集有关当地概况、族群生活和文化传承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具体来说,本文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参与观察法。本团队于2018年9月份前往广西罗城县仫佬族自治县对当地仫佬族的特色文化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本团队主要走访了凤凰寨的石围古村,因恰逢当地“社王节”,便与当地人一起共用了午餐并参与了“社王节”的仪式活动,切身感受了活动的氛围。其次是全面入戶调查法与访谈法。本团队在实地调研期间,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深入多户居民家中进行了家庭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关于当地民族服饰文化历史渊源和、传承现状、发展建议的访谈活动。三是问卷调查。本团队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人们关于黑衣壮族以及仫佬族特色服饰的文化渊源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将某些问题指标进行了量化,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得出更为准确的调查数据。

二、 调查与研究结果

(一)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传黑衣壮族“以黑为美”,而关于其具体缘由有以下几个不同的说法。传说之一是黑衣壮族的祖先们遭遇外敌入侵,黑衣壮族的首领带领族人们抵御外敌却不幸受伤,为了族人们的安全,首领指挥族人们安全撤离而自己独身潜入深山老林中。在躲避外敌之时,首领为了疗伤抓了一把野生的蓝靛叶敷在了伤口处,没想到这个随手之举却让首领的伤口很快便痊愈了。于是,恢复精力后的首领重新带领族人们冲上战场,击退了外敌,保卫了家园。战事结束后,首领便令族人们将此种野生蓝靛移植到部族的居住地,将蓝靛当作神物来纪念,同时号召全族人民一律穿上由蓝靛染制的黑色衣物,由此世代相传,流传至今。另一种传说是外敌入侵之时首领梦中得到了老祖宗的提示,命令族人将采集的蓝靛叶制成染料,将肌肤和衣裤及刀枪染黑进行伪装,趁天黑之际潜入敌营从而反败为胜。于是,黑色便成为黑衣壮族心中能带来好运的颜色。今天的黑衣壮族人民身着黑衣,除了有对神物的精神寄托以外,还有对祖先的勇敢、骁勇善战的赞美和崇敬。

(二)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仫佬族,历史上也有“母佬”“木佬”之称,是古代“僚人”“伶人”的一些旁支逐渐发展形成的民族,它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仫佬语,但其并无本民族文字,而是通用汉字。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此外广西的宜山市、都安县以及贵州省也有较少的分布。仫佬族崇尚青色、深青色,服装服饰整体均以这两种颜色为主色调,服饰风格素朴简约。仫佬族服饰的美体现在其各个方面,它的面料展现了它的朴素美,它的款式体现了它的简洁美,它的图案体现了它的精炼美,它的色彩展现了它的深沉美。近百年来,仫佬族服装和其服饰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革,而到当代,仫佬族服饰正在进行着第四次变革。为使得仫佬族服饰更具现代感,服饰整体从简谱的青色向红色、蓝色等彩色调过度。仫佬族服装以黑、青色为主,大部分仫佬人民服装服饰都是自种棉花、自染色以及自裁缝。

(三)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青年的服装中,已经很难再看到初代纯黑色、以实用性为主的传统黑衣壮服饰,取而代之的是现在被更多年轻黑衣壮族族人喜欢的“上篮下黑白头巾”的第二代服饰,并且同时也注入了一些“红色”元素,如:红色的纽扣、红色的腰带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用性大大降低,但它具有了更多漂亮的刺绣设计和不同样式的风格碰撞,从而使得黑衣壮族的专属服饰变得更加美观,更具吸引力。在某些方面来说,或许这只是黑衣壮族组内的一些细微的改变,但这在黑衣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中确实不可磨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族部落里,部分居民家中至今仍保留有织布机,在晒台上晾晒着用蓝靛染制的黑布,黑布散发着清郁自然的染色剂的香味。

(四)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这个日新月异,数据爆炸的时代,仫佬族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对于民族服饰的颜色和历史渊源,广西罗城县仫佬族人民出现了较为模糊的认识。本团队通过访谈了解到当地大部分仫佬族居民对其民族服饰的历史渊源了解较少,究其原因,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父辈不曾传授相关的民族服饰文化知识,二是长期在外求学或工作使其对该方面接触较少。不少受访的当地青年认为目前所见到的经现代工艺所改制过的四类仫佬族服飾便是最原始的仫佬族民族服饰,但其实并非如此。在罗城县仫佬族居民当中,只有老一辈仫佬族人(50岁及以上)至今仍然保留有样式简单的仫佬族服饰服装,在仫佬族的年轻一代中拥有并身着仫佬族民族服饰的数量少之又少。

三、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发展难题

第一,经过漫长的发展所形成的独特且充满魅力的服饰体系和文化渊源鲜为人知,并且极有可能会形成“文化传承断层”的窘境。网上调查的受试者对于“黑衣壮族民族服饰”的了解程度和对“仫佬族民族服饰”的了解程度所测试出来的结果拥有诸多相同的地方。对于黑衣壮族民族服饰的认知程度上说,非常了解黑衣壮族民族服饰的人约占17.51%,他们了解这当中的历史文化渊源及民族服饰特色等细节,占到整体受试者中最少的一部分,一般了解黑衣壮族民族服饰的人约占25.29%,他们只了解其中部分文化渊源或对服饰特色的认识不自信,了解一点黑衣壮族民族服饰的人约占29.57%,他们只是或多或少见到过民族服饰并注意到其服饰样式的外在形象,对黑衣壮族民族服饰完全不了解的受试者所占比例为29.63%。对于仫佬族民族服饰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了解仫佬族民族服饰”的人仅有17.9%,只了解其文化渊源或服饰特点,对这项民族文化只是一般了解的人占19.65%,只了解服饰样式的人有28.21%,对此完全不了解的人占到34.24%的比例。在了解程度方面,可以看出不论是黑衣壮族还是仫佬族,受访者的了解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受访者对于两族服饰文化毫无了解。

第二,人们了解有关文化的途径较少,文化宣传方式存在不够有效、不够符合实际情况、不够顺应时代要求等传承与发展的问题。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了解到关于黑衣壮族或仫佬族的服饰文化通过的途径主要包括电视节目、影视剧或纪录片、网站、书籍、旅游等,选择“没有途径了解”选项的受访者有34.63%,说明在如今通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对于民族民俗等的宣传覆盖仍是有很大的渠道缺口,有超过1/3的人口不能受到仫佬族和黑衣壮族的文化宣传影响,而政府、媒体、学校的宣传不到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不够自信,新一代的青年群体对本民族的文化没有深刻的认识,愿意主动承担起传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担的人较少。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黑衣壮族和仫佬族现在何时应该穿着本民族的服饰这个问题上,26.65%的受访者认为黑衣壮族和仫佬族的传统服饰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穿,而34.44%的受访者认为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黑衣壮族和仫佬族的人们才会身穿本民族的传统服饰,还有22.37%的受访者认为只有在重要场合上,如节日、庆典、丧葬、婚礼等仪式上黑衣壮族和仫佬族才会穿戴本民族的服饰,最后有16.5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传统民族服饰并没有像以前如此实用,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故想穿的时候就穿。

四、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文化数据库,融入新时代文化教育,传承文化内涵

1. 制定有效政策,构建文化数据库

传承与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首要条件是加深国人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文化数据库势在必行。首先,当地政府通过选调具有与民族文化传承和复兴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民族文化传承特别小组,实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应调研结论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其次,将文化数据资料库对外开放,并且将文化数据库中的重要内容整理成简易手册子,供人传阅。

2. 融入新时代文化教育,传承文化内涵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区域。当地政府通过制定新时代文化教育政策,借助新闻媒体平台的宣传,促使仫佬族人民形成主动了解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内涵的意识。例如,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府通过构建仫佬族民族文化数据库,将仫佬族民族文化拍摄成影视剧在电视频道进行播放。同时,举办以影视剧中与仫佬族本民族文化内涵有关的有奖竞猜等带有鼓励性的活动,引导人们观看影视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思考。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通过响应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针,修改学校教学计划,增加关于本民族服饰文化的课程。

(二)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首先,制定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专业的纯手工民族服饰制作的学习,一方面促进当地居民对本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的传承,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市场需求,对本民族服饰的纯手工制作步骤进行改良,发展蕴含在本民族传统服饰的民族文化。将当地参与学习纯手工制作本民族服饰的居民,集合于统一学习地点,不仅方便统一教学,节省政府相应的开销,另一方面方便居住民宿游客对当地居民学习手工艺之地进行简要参观。其次,将仫佬族民族服饰体验纳入民宿居住体验计划中,凡入住具有仫佬族民族特色的民宿,均可获得观看纯手工制作仫佬族传统民族服饰的机会。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文化产品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教育,增强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自信心,根据不同年龄段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各类相关文化产品。第一,针对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们,采取将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融入各种儿童影片中的方法,比如动画片、儿歌等,为中华民族最小的文化传承者提供学习途径。

第二,设计各类网络游戏吸引十三岁至三十岁的少年、青年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在游戏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其对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比如开发一款类似于近年来火热的“暖暖”系列的3D换装养成游戏,将各少数民族服饰以民族为单位分成不同的服饰系列,并根据各民族不同的居住环境和文化渊源,设计不同的文化场景和游戏关卡。在游戏中,玩家通过搭配符合关卡要求的服饰、完成所要求的任务,通过主线关卡,即可解锁主线剧情,揭开少数民族服饰背后的历史传说,了解其中深厚的文化渊源。

第三,对于处于三十岁至六十岁的壮年、中年们,鉴于其大部分人在休闲时间热衷追电视剧的特点,可以以少数民族聚居地为取材地,少数民族人民为主角,拍摄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特色的电视剧、纪录片以及综艺节目。利用就地选人取材的方式,保证影视作品具有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特色。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戏剧受到六十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剧坛上与古希臘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戏剧,它以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为素材,凝聚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展现了少数民族服饰、语言的特色以及本族人民的优良品质。

五、 总结

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周年以来,多元文化不断通过互联网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敲击着人们的灵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中国若想持续、稳定地发展,便绝不能忘却给予我们精神营养的“传统文化”。文化学者龚鹏程曾在《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中写道:“由时代的大趋势上看,政经社会体制的改造,已重新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那原先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相联结相融贯的传统文化,早就混沌凿破……仅余的那几声文化保存之呼喊,听来宛若骊歌。虽然情意绸缪,矢言弗忘,可是行人远去,竟是头也不回的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会推进文化在历史上的进程,而文化的演进正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变化的抽象表达。生活是连续的、发展的,因此文化也是累积的、行走的,舍弃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割断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血脉。然而,说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很多人只想到那些躺在博物馆内被陈列供奉和顶礼膜拜的文物,而没有意识到那些已经融入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品质、精神和风气。其实正是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才使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发展包罗万千、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亚蕊.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性格的经验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0):93-96.

[3]赵青,潘尚领.广西黑衣壮族的民俗及人文特征[J].学理论,2010(20):87-89.

[4]杨荔斌.现代视野中黑衣壮文化的审美价值[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5]简圣宇.浅谈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以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为例[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5:185-197.

[6]陈丽琴.黑衣壮服饰的特征与传承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3):13-18.

作者简介:

钟雯,黄英婷,谯显迪,禤楷文,何恒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大学。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自信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