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T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2020-04-15 03:56施佩佩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学输液

施佩佩

JiTT(适时教学)模式是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本文介绍了JiTT模式的内涵及在中职专业课程《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以静脉输液教学为例,诠释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并指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护理学基础》是一门连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而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护生对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在网络上学习和通过网络交流。那么,如何把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就值得教学实践者好好思索。在此情形下,适时教学正好就起到了连接这两者之间桥梁的作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 JiTT模式的内涵

适时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简称“JiTT”) 模式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简单来说,适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课堂”二者交互作用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但尚未在医学教育界广泛应用。该模式的实施主要分三阶段五个步骤:第一阶段 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 第一步 上传各种学习资源、发布预习内容、作业,第二步 通知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第三步 根据反馈调整授课计划;第二阶段 创设主动学习的课堂;第三阶段 基于网络开展疑难探讨。

2 JiTT模式下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案例分析

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学基础》中第十七章静脉输液法为例,以蓝墨云班课为教学软件和网络交流平台,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运用。

具体实施步骤:

2.1课前准备阶段

2.1.1发布预习任务

课前1周在班课上传教学资源如病例、导学案、静脉输液视频等,布置预习作业。然后在班课上发布通知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预习作业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发布通知后,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率96.7%。因为使用了手机学习,连平时上课不是很积极的学生都表示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2.1.2学生预习并反馈

学生接到通知后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师通过班课后台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积极发起讨论、跟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实时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1.3调整课堂设计

根据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选择题第二题的准确率只有30.73%,问答题第三题回答不完整,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授课进度。

原来把如何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输液注意事项以及输液反应作为课堂教学重点,而如何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是课堂教学难点。现在根据反馈情况将如何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作为课堂教学重点,而如何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输液速度的计算,输液故障的处理作为课堂教学难点。

2.2课堂教学阶段

課堂教学阶段共分为五个环节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2.2.1启发思考

患者,男,36岁,因不明原因激烈腹痛入院,经医生剖腹探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术后返回病房三天,病情逐渐恢复稳定,医生长期医嘱如下:替他欣3g +5%葡萄糖溶液500ml ivgtt qd请护士遵医嘱为该病人进行静脉输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结合病例回答如何为该病人进行静脉输液?如果要2.5小时输完,输液滴数如何调节?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

2.2.2实操演练

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例进行轮流角色分配演练,实施具体操作。操作时的模型使用仿真的手臂模型,在指导学生练习静脉输液时,设置茂菲氏滴管的液面过高或过低,观察学生的处理方法以及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拍照或录像。进针角度过大就用手机拍下来,茂菲氏滴管的液面过高的处理则拍成视频。

2.2.3讨论纠错

先给学生示范正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然后将之前拍下来的进针角度过大的照片和学生处理茂菲氏滴管液面过高的表现以视频的形式在电脑上展示出来,学生观看后分组进行讨论,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错。通过讨论纠错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小组团结协作,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2.2.4巩固提高

学生纠错后重新分组练习,重点观察学生错误的纠正情况。纠错后马上分组练习,加深印象,提高操作能力。

2.2.5归纳总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本次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及难点,结合学生的总结最后进行补充。在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规范的操作流程,还要注意跟病人的沟通交流,注意人文关怀以及护士要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职业损伤。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能准确把握本次课重点和难点。

2.3课后提升阶段

2.3.1练习提升

课后给出两个病例,让学生根据病例以小组为单位继续练习静脉输液操作。然后让学生把这两次操作的视频都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2.3.2难点探究

通过后台完成批阅后,发现给这两个病例中的病人输液调滴数小组之间存在差别。其中有4个小组都是调40-60滴/分;有1个小组给病例1的病人调20-40滴/分,病例2中的病人调40-60滴/分;有1个小组病例1的病人调40-60滴/分,病例2的病人调20-60滴/分,有2个小组两个病例的病人都调了60滴/分以上。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班课上发布问题让学生继续探讨。

问题1.这两个病人输液时滴数调节是否一样?

问题2.如果不一样,为什么两个病人同一种疾病输入同一种药物但滴数调的不一样?

问题3.输液滴数是根据什么进行调节的?

讨论中发现有些学生已经掌握,还有6个学生还未完全掌握,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再下次课堂中再进行讲解。结合临床设置真实案例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既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提高探究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反馈

JiTT模式下《静脉输液》教学结束后,笔者对该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2%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同意在今后的学习中接受适时教学法,对学习效果也给予了肯定。

4 结语

在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运用JiTT教学模式使课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时时沟通,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总之,JiTT教学模式能极大促进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中职基础护理课程的有效教学,其针对该课程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且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和开发。

本文系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改良JiTT"在中职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编号:JA201937。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输液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颈枕输液袋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