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把握图书细节是编辑的基本功

2020-04-15 03:56吴静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正确性类图书一致性

吴静

图书质量是出版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重图书内容质量,牢固树立编辑人员图书质量第一的意识,强化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养,建立健全保证和提高图书内容质量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才能出更多的好书、精品图书。

图书质量越来越受重视,提高图书质量,需要从细节抓起,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从细节做起提高图书质量,才能出好书。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注意文前及文后等内容的一致性

封面、扉页、版权页是必须要一致的,有时候封面会有作者介绍,内容简介,等等,这些我们都要与前言、目录等相应提到的地方进行统一,作者名、书名等要与CIP数据一致,前言、序等提到书名或作者名时要统一,在有编委会的情况下,还要注意著录方式的一致性,同时注意作者名的正确性,再有就是编写人员名单排序的正确性,有工作单位的情况下,还要注意相同工作单位名称的一致性。

在有后记或文后还有其他内容的时候,我们也会注意出现相关书名,或者作者名,或与正文中出现的人名,工作单位等的一致性。我们发现有一本图书在文中提到的一本译本名称,到后记的时候又提到了,可是这两个中文名称不一致,英文是一致的,我们对中文译名进行了核对,并且修改。同时这本书我们还发现写推荐序的外籍专家在后文也出现过,可是名字不一致,我们也进行了核对,并且修改。

有丛书名或者其他某教材或配套教材名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几处出现的丛书名或教材名的一致性,并且注意是否上CIP数据。

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CIP数据出现错误,此时我们就要看是申报的时候填错了,还是排版人员录错了,同时填写变更单。有时候是作者名错了,有时候是书名错了,有时候会是罗马检索出错,看CIP数据的时候我们都很仔细。比如书名是妙用××,可是CIP数据的罗马检索是秒,CIP数据的作者名的顺序与封面和扉页也不一致。

引进版图书更要注意,我们发现引进版图书的CIP数据出错概率非常高,有的书是作者名字错了,应该是艾尔莎,可是CIP数据是艾尔莉莎,再有就是国籍的表示,封面、扉页、CIP数据国籍前后应该是一致的,并且保证正确。再有就是罗马检索的时候我们又发现问题了,第二作者是埃里克,译者是李光,可是罗马检索是两个埃。

丛书或者系列书,我们也是注意尽量保持版式一致,即便不是同步出版的,我们也会注意留样书,并且对开本、版式进行要求。同时会尽量把丛书或系列书指定相同的工厂排版以及相同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从而保持风格一致。

再有就是我们经常会在全文最后列书目,有时候是图文并茂的,要注意图片与文字介绍的一致性。有一本书中,我们发现书目中的定价与某本书定价不同,系列书受出书周期、成本等影响,定价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处理方法是,把书目中的定价删除。

2 不同类型的图书的处理方法

2.1插图为主的图书

①绘本类图书,大多数是给小朋友看的,这类图书我们更注意细节,比如,有的书写了小主人公带着礼物去串门,可是后面的画却是空着手的,那么小朋友们看的时候肯定会发现,他们会问,礼物呢?再比如,另一个绘本类图书,文字写的是一个孩子光着脚丫跑来跑去,可是图片却是穿了小靴子,这又不对了。

②插画类图书,这种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错误,有的书是写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医不顾70岁高龄出诊,患者说腿疼,这位医生耐心的给他找疼痛点,文中写的是右腿疼,可是配的插图是左腿,而且这位医生是70岁,图片里画的却是中年人,一点皱纹都没有,与文字太不相符了。再比如,有一本书是零件拼图类图书,画了4个轮子,2个轮胎,可是组装好的车子却只有两个轮子,这就说明零件数量错了,应该是两个轮子对应两个外面的轮胎。

2.2数据为主的图书

①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等,这类图书大多数是统计数据类的,这种就需要我们严格核对图中与文中的数据,这个工作量有时候是非常大的。有一本书里面的柱状图,文中的年龄组是30~35岁,对应的数值是49.0%,36岁以上,对应的数值是50.1%;可是柱状图是30~35岁,对应的数值是50.1%,36岁以上,对应的数值是49.0%。再往后看,后面的数据是学术地位92.8%,考核90.4%,学术兴趣89.4%,奖励63.6%,可是柱状图又对应错了,我们与作者核对并且进行改正。

②表格类图书,里面的内容需要与正文核对,文中提到的项目类别,需要一一与表中对应,同时对于表中提到的若干个组别或者类别,文中都会对应介绍,即便跨很多页,我们都是逐个对照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更改。

2.3有答案或有配套习题的图书

对于有答案的图书,我们需要习题与答案对照着看,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并且注意更改的一致性。教材和习题或者教材和教辅的配套书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在看一本教辅书的时候,发现明明是5个多音字,可是书中却写的是4个多音字,在查阅教材的时候,发现错误在于教材,我们与作者协商之后把教辅改了,因为教材是其他出版社出版,我们无法更改。

2.4有检字表、索引或边眉等的图书

我们在看稿子的时候需要检查检字表与正文的一致性,以及正文书眉的正确性,仔细核查索引词条与正文的一致性,页码的正确性,核查词条排序的正确性,查看是否少词条,有没有重复的词条,注意多音字的排序情况,比如重,龟,等等。还要注意出血边眉的正确性,以及阶梯排版的正确性。

3 不同类别图书的处理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处理的稿件并不是专业完全对口的,这时就需要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查阅相关资料,查阅标准、规范等等。

3.1涉及医学术语图书

我们有时候对医学术语不是完全了解,不过基本的内容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也能胜任,其实更主要的还是需要细心。比如,稿子中出现的,某患者阑尾炎手术之后,第2天体温为4℃,这个就错了,我们需要去更改。再比如,稿子中出现一句:内脏疾病,出血倾向,孕妇等患者忌用,这就更错了,孕妇不是患者。再有就是,医学是用脓血,脓痰,我们看稿子的时候也要注意。还有很多其他词,我们也要留意,看稿子的时候要多查,多想,多请教。

3.2文字为主的图书

此类文字为主的图书,有时候是错误频出的,更需要我们在看稿子的过程中格外留神。我们在看到有关历史朝代的时候,需要核对后面对应的年份,有时候还需要留意提到的年号是否正确。再有就是表述,比如1~4万元,应该是1万~4万元,单位的表述在局部应该一致,比如15J,40焦耳。再有就是經常会遇到的,分为四类,可是后文只有①②③,或者有时候可能是到了⑤。有的稿子也要注意序号的连续性,比如我们在看稿子的时候发现2.1,2.2,2.4,等等。有的稿子是试题类,选项我们发现有重复的,或者选项与题干有重复或者不符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看稿时更加细心。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在看稿子的时候,需要细心,再细心,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慎重,多查、多问、多请教。平时工作中,我们需要从细节做起,牢牢把握各环节,无论是中文版,还是引进版都不能大意,不断提高图书质量,出更多的好书、精品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正确性类图书一致性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从寻常计算错例看课堂教学的缺失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创科技类图书的新板块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以“电解质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码洋上升 前景广阔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初探
为生活加点“料”
揪出那只“混进革命队伍里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