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言里的“待诏”

2020-04-16 12:40郭晔旻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剃头匠官话剃头

郭晔旻

山东方言属于北方(官话)方言,在具体的方言分区上,整个山东省境内的方言被一分为三:中部、西部属于北方(冀鲁)官话,南部属于中原官话,胶东半岛所在的东部则属于胶辽官话。虽说有不同方言分区,但山东各地的方言并非泾渭分明,特别是在词汇上,更是水乳交融,难分彼此。

山东境内偏西的济南市与最东端的荣成市相距甚远,却都有“坐红椅子”的说法,形容考试得了倒数第一。而“待诏”一词的流传范围,同样不局限于一个地方。例如平度、胶南、日照、诸城、潍坊一带,虽然地跨中原官话与胶辽官话的分界线,但都用“待诏”来指“剃头匠”。

“待诏”是个历史悠久的文言词汇,本意是“等待诏命”。在汉代后期,“待诏”成了一个官名。唐朝的朝廷里设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务。直到明清之时,翰林院的属官里仍有待诏,掌校对章疏文史,为低级事务官。

这样一个天天与文章为伴的官职,怎么会跟剃头匠扯上关系呢?究其原因,还与唐朝开明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便医、卜技术之流,但凡有一技之长,都可供职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此就有“醫待诏”“画待诏”“棋待诏”等名称。

以此看来,这些供奉内廷的技艺人必须技术超群。于是乎,宋元以后,民间就把“待诏”当作各种技艺人的尊称。这样的用法,在文学作品里比比皆是。譬如《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里:“这个女子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诏逃走了。”这里的“待诏”是治玉艺人。《梧桐雨》四折讲:“这待诏,手段高,画得来没半星儿差错。”此为画师。而《水浒传》第四回里的:“智深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这里则是铁匠。到了《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里,“看那娘子,正与浇蜡烛待诏说话”,“待诏”又变成了蜡烛匠。剃头匠被称作“待诏”,自然也是出于同一个道理。

在欧阳修所著的传记《归田录》中:“一待诏替人剃头,才举手,便所伤甚多。乃停刀辞主人曰:‘此头尚嫩,下不得刀。且过几时,俟其老了再剃罢。”可见,宋代剃头匠已有“待诏”的说法了。清朝初年,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伊始,强制汉人满化,其一就是头发要改成满人的发型——金钱鼠尾,即头前部的头发剃光,后面的头发留成比小拇指还细的发辫。无法接受剃发令的汉族民众蓄发明志。见此,清政府便组织大批剃头匠走街串巷,遇到未换成满族发型的,就强行剃头,谓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些享受朝廷俸禄的剃头匠便是“待诏”。直到今天,山东还有部分地区保留着“待诏”的说法。

猜你喜欢
剃头匠官话剃头
剃头店
剃头匠
马剃头
剃头匠
剃头匠
剃头佬儿
俗话说,官话说
不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