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婆陵甲萨遗址公园

2020-04-16 13:02王仕文
草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堡萤火虫

王仕文

夕阳的余晖照在梭磨河上,忙碌的一天终于闲下来。

我和儿子耀兴决定骑车外出游玩,刚骑出党校大门,天空不作美,打起了微小雨点儿,抬头观看天相,看样子雨点很快就会停下。我继续骑行,可儿子却掉头回府,任我怎么哄,就是不肯与我结伴同行,我有我的由头,他有他的把戏,他臭小子可能是在等他的玩伴吧!无奈之下,我独自闲逛,漫无目的。干脆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吧!穿过精致小巧的康城,车来人往,很是热闹。新华书店没有想看的书,信手翻了翻《不负如来不负卿》,没有兴趣久留,骑着心爱的“宝马”,直奔街心花园,远远望见傍晚的婆陵甲萨幽静而美丽,夜游之心油然而生。

沿着梭磨河而下,行至一个人字路口,就能看到一个高约三米的婆陵甲萨遗址公园标牌高大又醒目。穿过标牌旁边的铁索桥就进入了婆陵甲萨遗址公园。

虽然已经多次游玩过婆陵甲萨遗址公园,但是都没有这次激情高涨。拾阶而上,数步之后,进入一片幽深之林,溪水穿林而下,哗啦啦的欢快流淌。一座转经庙屹立溪中央,身着古朴藏装、手握珊瑚佛珠、额头印着沧桑的老人们,嘴里念着我听不见也听不懂的祈福,右手摇转着金黄色的经筒,转着虔诚,摇着吉祥。天已渐黑,游人稀少,觉出点点寒意。快步窜出树林,天边一片透亮,心情也豁然开朗。山头传来藏家小伙高亢悠远的歌声,穿透力特强,又带着颤颤回音,悦耳动听。

踏上第一个观景台,吸引我的是婆陵甲萨遗址公园简介,来过多次,却未留意。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两级大的平台,站在最高处,有种“居高临下,指挥千军”的气魄,这里应该就是当年婆陵甲萨“屯兵八方、厉兵秣马”的点将台。婆陵甲萨古城,意为“保宁都护府”或“用泥土筑成的官府”。古城堡位于马尔康镇高半山坡上的俄尔雅村五组对面,传说在唐天宝八年,也就是李隆基时期,由哥邻国国王董卧庭和利啰在唐朝的帮助下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当于今日的阿坝州政府吧。至今,遗留下来的古堡有二十七座,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七座,总体构筑略呈梯形,分布规律,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古堡全由土木夯筑而成,之前不解的泥墙上均匀分布的洞口,原来是穿墙搭梁的木头腐烂后留下的痕迹。每座古堡沿着山脊层层分布,首尾相连,地势险要。这种建筑模式、构造理念与本土时代沿袭使用的石砌“邛笼”式建筑一脉相承,又带有古代中原建筑文化特征,曾是一座古代驻有重兵的军城。不由让我感慨,1200年前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些古堡屹立千年而岿然不动,既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才能,更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本领。古堡占据山脊,扼守河谷,易守难攻,是军事防御的最佳选择。站在古堡之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历历在目,不知这古堡阻挡了多少悍匪,保护了这方百姓多久太平安康。

栈道弯曲攀升,左穿古堡,右绕山梁,时而陡峭林立,时而平缓安祥!就地取材的青石板石阶,与黄色实木护栏浑然天成、相连相依。一排排护栏圆柱顶上,均匀的散放着少许糌粑,引诱着小鸟相互追逐,嬉戏玩耍,小松鼠也窜上窜下凑热闹,分享着虔诚的人们为它们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佛家的缘与自然的美在这里相融生息,古朴的历史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悄然汇聚。栈道两旁,随意长着不知名的灌木白花,五个花瓣为一朵,白的透心,散发淡淡的清香。感觉人在栈道走,神似花中游。转过一道弯,一对小青年男女,初中生模样,羞羞答答的相拥而坐,我显得尴尬,也让他们慌张,赶紧松开了相拥的手,聊着我听不见的情话。

两座古堡之间有个山凼,翻过一个陡峭的山坡,就登上了山凼的脊梁,视野开拓,山水相连,重峦叠嶂,上观彩云拂林,下俯激流勇进。脊梁两边是深沟峡谷,灌木丛生,深浅不一。顿感汗流夹背,择一树荫下稍坐小憩,起身缓步前行,回望……!感觉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原来我小憩的树荫,就是我们公租房楼顶远望婆陵甲萨,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拱形像伞的灌木树,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在夕阳西下时,远远的观望这向往已久的伞形树,早已吸收我前来一睹真容。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啊!伞形树两人来高,侧身向外生长,估计是一种叫红瑞木的灌木树,树叶深绿椭圆并不起眼,可进入秋季次第转红,红绿相间引得游人侧目相望。远眺,它就像一把苍天大伞,遮挡了婆陵甲萨千年不倒的风风雨雨;近观,它更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嘉绒姑娘,静待心意的情郎携手攀登最高的脊梁。漫步在平缓的山脊,抬头极目远眺,还有两座古堡是我未曾驻足,趁着兴趣,快马加鞭,健步如飞,直达顶峰。这古堡应该是保存最完好,最高最险的一座了,我左顾右望,兴趣高昂,无奈,天已近黑,辞别而归。感觉是在和古贤道别,心想,过去您们守住了这方净土,今日我们一定会创造更灿烂的辉煌!站在最高点,望大马市灯火辉煌,不由想起杨绛先生“我不敢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句,但确实让我有“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之快感。

一路而下,仅遇到了两路游人,一路是操着广东话,自称成都人的两男士,他们见我,感觉很高兴,主动与我搭话。问上面还有什么好玩的,需要走多久,这些土墙是干什么的?我热炒热卖,一一作答,尽数告之。立刻勾起了他俩强烈的兴趣,与我道别后,他们欣然前往。天越来越黑,突然我眼前一亮,棧道上出现一亮点,且不停的移动,我轻轻的靠近它,蹲下身子,屏住呼吸,以免打扰它的静思与闲情。我第一反应想到的是萤火虫,可萤火虫应该是在天上飞的呀!出于好奇,我打开了手机上的电筒,真是惊讶,原来是只约两厘米长的虫,屁股上有个透绿亮点,不知她是否能看到我的灯,感觉被打扰了,加快了爬行的速度。这应该是萤火虫的前身,现在还是虫,还未变成萤吧。这是不懂昆虫学的胡言,改天得和儿子一道看看《昆虫记》才行,不然真是孤陋寡闻了。这就是我前面说到的第二路客人。这可爱的小虫,也勾起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每到暑假,遇到晴朗的夜晚,老家山上收获后的玉米地里,就会有许多的萤火虫伴着蛐蛐等昆虫的齐鸣欢歌,一闪一闪,若有若无,飞来飞去,相互追逐,为收获的大地披上了银光闪闪的新装。我和妹妹也深深的沉醉其中,追捉萤火虫乐此不疲,即使被尖尖的玉米桩刺到脚心,也毫不在意,非得比个高低,当然每次都是我捉的最多而洋洋得意!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星星”,交相辉映,点亮了整个村寨,赋予人间最美的风景,也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乡愁与记忆!

猜你喜欢
古堡萤火虫
勇闯死神堡
古堡
萤火虫
萤火虫
邂逅萤火虫
古堡·平儿
萤火虫岛
抱抱就不哭了
夏天的萤火虫
古堡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