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背后的价值追求

2020-04-17 14:41张敏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写作教学

张敏芳

内容摘要: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颠覆了传统重学科知识、重教师指导、重课堂写作、重作文完成状态的作文观,呈现了一番不一样的景致。笔者在知悉其理论观、实践观的基础上尝试从“立人”“立心”“立言”三方面追问其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背后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助于追根溯源、提炼经验,为未来作文教学的“行走路径”、为一线教师的写作教学实践提供助力。

关键词:管建刚 写作教学 价值追求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颠覆了传统重学科知识、重教师指导、重课堂写作、重作文完成状态的作文观,呈现了一番不一样的景致。一段时间以来,笔者以“回首”的目光研究管建刚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并尝试发现其背后的价值追求;以“追问”的姿态探寻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形成的渊源,关注现实、理论、经验及同人对他的影响;以“行动”的步调开展基于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校本化应用研究,从教学设计到实施与评价,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在普遍重视写作技巧与习作效率的今天,管建刚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背后的价值追求值得去探寻。

一.立人——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核心追求

《管建刚:作文教学12问》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作文教学与作文教育,什么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法则?显然,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是以“作文教育”为起点,在写作育人的理念下开展的。立人,是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核心追求。

(一)写作: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

管建刚书系中处处渗透了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写作教学中全面尊重和关心学生生命成长的痕迹。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课堂内外师生平等对话,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以写作丰实学生的生命,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其一,作文是生活,而非生活的点缀。管建刚的写作教学追求生活之“真”与儿童作文之“真”的内在一致。儿童作文是对生活的再忆,以此作文的最终目标不是再现“生活真实”,而是再现“内心真实”。写作有两个世界,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内心世界是主观再现的,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变化,转瞬即逝,很难捕捉。正如巴金先生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情感,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是巴金老人对全国孩子说的,必定是发自肺腑的,他以一个写作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孩子,内心情感的真实,才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真”,是儿童作文最重要的标准。

其二,写作技能为生活服务。管建刚的写作教学追求“童真”表达,童趣魅力。学生作文在表达技法和艺术表现上自然无法与成人作家相比,但也不用去比较,从另一种视角看,写作本无所谓高和低,只是表达的视角和方式不同。对于作者来说,能表达自我,就是好文章。成人作品中有许多“营养成分”需要儿童汲取,同样,儿童作文里有许多“天才表达”值得成人叹服。儿童作文,学生以最适宜的语言表达来抒发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符合他们当下的个性,是最好的表达之一。此外,写作不应与道德捆绑,写作技能的提升更不应以作文中孩子所表现“人品”“思想”等所谓的“优劣”为支撑或辅助。写作技能的提升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其三,写作的态度——忠于自己。管建刚老师希望孩子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纪伯伦说:“我们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出发。”以往的作文教学,指向的是各种应试,不太注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甚至压抑个性化的表达。现代经济社会,不少孩子缺乏自主权,都盼望自己快快长大,挣脱成人的怀抱。管建刚老师呼吁作文首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要给孩子自由写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孩子融入更多的情绪情感、内心体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实现与自我心灵的对话。让写作真正“忠于”自己。在这样的价值追求下,平等地去认识儿童、理解儿童,还原儿童本真的样子,还原儿童本真的语言,还原儿童本真的情绪,还原儿童本真的情感,还原儿童本真的世界,还原儿童本真的认知……学生通过作文寻找自我,寻找到童年的安全感。

(二)写作: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什么是好的儿童作文?管建刚老师说,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故事”。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故事”,都值得一写。写作本身就是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

其一,写作带领孩子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管建刚老师认为,观察,并不是写作的“法宝”。写作的世界存在两个,一个是外部世界,一个是内心世界,观察,只能看到外部世界。写作最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发现”。生活在写作中激荡,写作在生活中飞扬,生活与写作水乳交融。[1]儿童的写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生活与写作的割裂。生活与写作是一對好朋友,没有生活情感的触发,寻找到的素材也是干巴巴的,学生有灵感,那是不可能的。当你有写作的眼光去享受生活,生活就融进了自己的情感,到了笔下,那是自然地流露,是情感的迸发。

其二,写作给了孩子自己的视角。“写作的源泉是生活。”而发现生活的确实每一双不同的眼睛。一个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定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都是拾人牙慧;当你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内心就有了波动,因景色而触发了情感,就会有神来之笔。孩子长大了,内心波动,情感细腻,写作会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管建刚通过专门的敏感力训练,触动学生感知自己的视角,感受自己体验到的生活,写自己的心里话。这在他们未来的成长中,在能力与品性的形成上也至关重要。

其三,写作成就“灵感”的诞生。徐栋老师说,于写作而言,灵感最重要,观察力其次……写作中,没有比失去灵感更可怕的事。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发现,来源于孩子敏感的心。[2]管建刚的作文训练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敏感力”训练,帮助学生发现生活,激发学生凭借瞬间的灵感自由写作的兴趣和能力。这样的写作教学,看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满足学生倾诉的欲望,而后的指导也是带领学生“回味”灵感的过程。潜移默化下,这些写作中的灵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写作真正成为儿童生活一部分,成为滋润儿童生命“灵感”的源泉。

二.立心——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内在价值

纵观管建刚老师的主张与做法,笔者认为这里的“心”是写作“心理”,是“文心”,也是信心。管建刚写作教学力求遵循学生的写作心理特点,懂得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他了解学生有话可说的题目,懂得取材之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信心,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表达、生活表达,尊重学生的“文心”。

(一)写作:回归学生的心灵世界

可以看出,管建刚老师的写作教学千百倍地重视儿童,这不仅在于他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在于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写作教学的领域中充分启迪儿童的心灵世界。“作后发表”的动力激发方式,精准把握了学生作为“作者”的最大心理需求——读者,发挥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而开展的“作后讲评”“故事力”训练等,都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成人观念对于儿童作文的影响。其写作教学自源头上顺应了学生心理发生于发展的过程、规律,并且将学生“发现”的目光引向“自己”,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生的心灵世界,最终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从经历从发现自我到重视自我、从着眼外在到捕捉内心的过程,这是一种心灵世界的启蒙。

(二)写作:让学生爱上语言文字

在关于语文本质的争论中,潘新和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言语性”。这一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不禁触动了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追求——让孩子爱上并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交流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写作本身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但在“运用”、“应用”或“实践”等功用性词汇的束缚下,往往呈现出过多的功利、过多价值、观念的捆绑。自然,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愈发局促,文字愈发呆板。管建刚的写作教学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的语言,甚至提倡“情绪化”的作文,促使学生在发现语言文字魅力的基础上,追求更精彩的表达,斟酌推敲之余,学生对文字的情感愈深,对语言的思绪愈浓。

(三)写作:找回学生创作的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版块,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第四学段叫“写作”。作为国家纲领性的文本,每字每句都深思熟虑,这样表述一定有道理。低年级的孩子,处于识字、写字的启蒙阶段,培养写的兴趣比什么都重要,提倡说什么就写什么,喜欢表达就好。中高年级的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需要悉心指导,逐渐走上写好作文之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减少写作的束缚,给予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鼓励写出真情实感。“习”之于规范,“创”之于随性。管建刚的写作教学更关注的是“创”之后的“习”,是谙熟学生心理基础上的扶植与培育。这并不是传统写作教学中“由扶到放”的思路,它将学生创作信心的建立与涵养放在首位,然后才是教师的“指导”。无疑发表后拥有读者,学生才会明白“读者意识”是什么;指导后拥有技巧,学生才会对下一次的发表充满信心。“作后讲评”是连结“习作”与“写作”的纽带,更夯实了学生未来创作的信心与后劲。

三.立言——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基本落点

管建刚的写作教学通过“动力系统”的推进跟踪学生的写作实绩与成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写作活动和写作成果中看到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因此学生愿意写作,作文教学真正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言语”为媒介的心灵对话。而学生能否写出一手好文章,才是写作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基本落点。

(一)写作:规范语用意识

管建刚的写作教学思想是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诠释与理解下形成的,它的确存在对传统作文教学的颠覆与革新,但在规范语用的意义上,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坚持、继承与创新。语用的规范化并不是对语言表达的一种束缚,而是在尊重学生言语表达潜能基础上发展学生言语个性的一种具体行为方式,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具体体现。管建刚老师的写作教学将学生习作中的语言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做到了问题的分类,并将评改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语病上。其二,从其对含蓄美、形式美和音韵美等方面的讲评方式可以看出管建刚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的表现力,注重预感的培养。这是管建刚写作教学中着力于“讲评”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规范学生语用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二)写作:讲究文章结构

“间架”“枢纽”“脉络”以及“眼目”是古人写作必不可少的要素,现在它们被统称为文章的结构,這是写作中不可越过的内容,对于文章的写成意义重大。研究者有这样的认同:文章结构是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字、词、句、段的组合模式,是文章得以成形的基本要素。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考虑的是结构的具体形式,或者说结构类型,这是以为文的目的与需求来定的,当然也取决于作者自身的思维习惯和习作习惯。具体到骨架的搭建,就更要考虑文字表达的规律,甚至是文章学的知识了。小学生的写作仅是一个开端,由于写作经验不足、思维发展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结构的把握往往是欠缺的。主题与材料不符、材料间互相矛盾、前后衔接不当、首位安排不懂等诸多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纠正,应该成为讲评课在文章结构安排上首要解决的问题。管建刚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结构”之于文章的重要性时,以“建房需用设计图纸”为例,让学生明白结构的重要性。而后从文章主旨、题目、开头、结尾、选材、组织、视角等方面指出了学生构思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也唤醒了写作教学对“文章知识”“写作知识”的思考。

(三)写作:关注艺术手法

朱光潜认为:“模仿自然,绝不能产生最高的美,只有艺术里面有最高的美,因为,艺术纯是心灵的表现。艺术与自然相反,它的目的就在于超脱自然的限制而表现心灵的自由。”[3]管建刚的写作教学正是关注了“艺术”的存在,真正将写作视如艺术创作。“写作,从来不是‘眼睛的活儿,而是‘心灵的活儿。”他的讲评总是在“语言”“动作”“外貌”“心理”“场面”等“人物描写”手法与夸张、悬念、对比、铺垫等“表现手法”上用较多的力气。同时将“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穿插在其中,足见其对艺术手法的关注。

管建刚的写作教学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以“作文教育”的样态凸显了“立人”“立心”“立言”的价值追求。未来,笔者将以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为核心,阐述管建刚的写作教学实践路径、方法,并进一步探寻管建刚写作教学思想的渊源,尝试其在小学高年段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管建刚.跟着管老师教作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5]管建刚.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6]管建刚.作文革命—十大“作文意识”谈[J].人民教育,2008,(07):32-38.

注 释

[1]周一贯.作文教学,需要这样的革命.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69.

[2]徐栋,管建刚.作文教学12问[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1:84.

[3]赵凯宁.从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说开去[J].写作(上旬刊),2017(09):86-88.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写作教学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论刑事侦查中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