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的编辑学教学改革初探

2020-04-17 05:55张桂芳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媒体

张桂芳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进行编辑学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可行性,论述了媒介项目化教学的操作环节与方法,总结了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反思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编辑学;自媒体;媒体项目

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新媒体的形式,同时也赋予了个体更为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与创新空间。这些变化溢出了既有编辑学针对传统媒体的教学范围,从而对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新的媒介背景下改革编辑学的教学成为当下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强实践、重创新、多面向、丰成果的教学目标,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编辑学教学团队对原有的编辑学课程进行了试验性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打破媒介形式的限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媒介形式进行项目设计,并付诸实践。在学生运营项目的过程中,结合项目运营的各个阶段以及媒体项目的内容、形式、推广等各个层面进行研讨与指导,力求使学生在真实的媒介场域中得到锻炼,提升知识、能力、拓宽视野,同时也利用自媒体形式所提供的便利,激励学生通过创新性实践,孵化出可持续的媒体项目。

一、新媒体给编辑学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改革契机

当前的编辑学教学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指向具体媒体形式的编辑学,比如针对平面媒体的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以及针对广播电视媒体的音视频编辑学;二是以新闻为核心的新闻编辑学。这两种教学路径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教学内容上基本一致,都是以新闻编辑为教学重点,辅以不同的媒体形式的特定编辑内容。但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这种指向传统媒体形式的编辑学已经无法涵盖目前的各种新兴媒体形式,亦无法涵盖新闻之外的其他内容的编辑。

新的媒体形式及内容的大量涌现需要编辑学教学予以及时回应。从媒体形式来说,有门户网站、社区论坛、博客、微博、问答社区、资讯类App、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自媒体平台……媒体形式不同,编辑的规则也不同,而这些正在被业界实践使用的编辑学内容,还未系统地进入编辑学的教学中。从媒介内容来说,传统的大众传媒主要以新闻为主体,但各类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催生出大量非新闻类的媒体内容,而这同样是编辑学的教学应及时予以回应的。

新媒体尤其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不仅对原有的编辑学教学提出了挑战,也为编辑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编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只有在大量的实践中才能理解和掌握作为一名编辑所该具有的知识、技能。但在面向传统媒体的编辑学教学中,尽管也配备了相关的设备,设置了实践的环节,但因为成本的高昂以及新闻行业的规定,学生并不能真正进入现实的媒体环境与社会环境进行实战训练。很多学校的传媒专业为了学生能够有实践的机会,设置了校内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教育者的初衷良好,但因为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均等的实践机会。另外,校内的实践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脱节,缺乏竞争与激励,学生往往只会当作作业来完成,并不能全身心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效果。而新媒体使学生有了进入现实环境进行实践的条件,自媒体平台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实践机会。

正是基于新的媒介环境为编辑学教学所提供的条件,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对原来以报刊编辑为核心的编辑学课程进行了探索性改革。

二、以媒介项目为核心的编辑学教学改革思路及可行性

以报刊编辑课程为依托的编辑学改革,目标在强实践、重创新、多面向和丰成果。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其一,打破媒介形式的限制,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媒介形式作为课程实践的载体,培育学生面向多种媒介的编辑能力。

其二,以团队形式展开实践,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某一媒介所需的人才类型自由组合形成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在团队中的角色感。

其三,设计媒介项目,以团队为基础,自主设计媒介项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媒体及媒介环境的深层理解与全景视野。

其四,运营媒介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掌握并实践相关编辑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五,激励创新,让学生在项目化实践中实现自我。让学生像一个真正的传媒人一样体会传媒工作。

这样一种思路设计源于编辑工作以及编辑学内容的庞杂。编辑包括不同层次,编辑的工作内容也分为媒体设计、内容、管理、运营等。从设计一个媒体项目到运营操作,中间所有的环节都是编辑学课程所涵盖的,项目化的实践环节与编辑学的教学环节可以同步。学生打破媒介形式进行项目化运作,定会涉及到没有学过的知识,但新媒体为各种知识的获取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对技术性的知识,他们可以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得到解决,对于媒体定位、内容、营销方面的知识很多时候并无定论,尤其在一个不断变革的媒介时代,更是无确定性知识可以指导实践,而这也将是课堂中重点讨论的环节。

成功的自媒体为学生运作自媒体项目提供了可资模仿的范本。譬如“六神磊磊读金庸”“假装在纽约”“孟大明白”等,这些自媒体的文章的阅读量动辄10万+,有的甚至达到500万+,它们的内容、形式、运营策略都是可以借鉴的。而有些已经崭露头角的学生自媒体更可直接借鉴。譬如从公众号起步的“我要What You Need”“阿斯匹林博物馆”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建的自媒体,其内容也是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我要What You Need”已成长为拥有近百万粉丝的自媒体平台,并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阿斯匹林博物馆”也由线上自媒体平台延伸至线下,开设了实体咖啡厅店面,出版了自媒体内容结集的作品,通过聚拢粉丝成功打造出一个商业链。①以上所提及的这些自媒体样本,都是以内容为主的自媒体,编辑学教学改革所倡导学生创建的自媒体项目也将是以内容为主的项目,这不仅与编辑学的教学內容一致,也符合自媒体创业的主要路径。目前,自媒体创业仍呈上升趋势,学生的自媒体项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望成为创新创业的起点。

三、媒介项目化教学的操作环节与方法

我校编辑学的教学改革是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的,整个操作过程基本按照设想的思路进行。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环节:导入环节、实施环节、反馈与跟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背景有所了解,并引导学生按照课程的设计进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导入环节中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切入,与学生探讨各种媒体形式的现状与编辑的工作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媒体知识与兴趣、运用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也对媒体行业与编辑工作有了全局性的概览。在此基础上课程将会以运作媒体项目为核心展开。给学生提出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如果做一个媒体项目的话,想做什么类型的?你认为该如何准备这一媒体项目?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来与你共同实施这一项目等等。随后,围绕上次课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并明确不同媒介项目的优劣势,媒介项目设计所需要做的各项工作,以及组建团队与角色分工的注意事项。经过讨论,学生基本已经了解将要做什么以及该怎样去做。

在实施环节,学生成为主体,学生的投入程度与坚持程度将决定媒介项目以及课程改革试验的成败。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并就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根据编辑学的内容设置训练专项,比如媒介设计与定位、内容策划、稿件的选择与修改、稿件的配置与组合、图片的选择与运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版式与风格等,可以根据课时的安排决定训练专项的数量。每两周一个专项,其中第一周由学生结合团队运作的自媒体来展示相关内容,就专项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也可以就近两周自媒体运作的整体状况、问题、经验、成绩与大家分享。每个团队每次由一名学生上台讲解,团队成员将轮流上台,机会均等,让每位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而表达的机会也倒逼着学生去认真准备工作。在每位学生讲解后,先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反馈,有价值的给予肯定,有错误的给予纠正。第二周教师对专项主题进行总结与补充,并提出下周的专项主题及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

在反馈与追踪环节,由教师对整个学期的项目运作与教学进行反思性总结,并对学生的媒体项目进行持续的追踪和调研。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一是要看学生的反馈,二是要看课程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就学习实践的效果进行调研,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媒体项目成绩作出评估,以确定教学改革的效果。另外,还需要对学生的自媒体项目进行持续追踪,以确定经由课堂创立的自媒体项目的可持续性。

四、学生自媒体的诞生——编辑学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参与教学改革实验的是2016级新闻采编专业的两个班级,两个班的学生均按照课程设计进行了媒介项目实践,尽管在引导环节让学生自选媒介形式,但两个班级只有两个团队选择了平面媒体,一个选择做杂志,一个选择做报纸。在后续的运作过程中,选择做报纸的团队也改做微信公众号,而其他团队都选择了新媒体形式,或者做微信公众号,或者做微博,另有一个团队起初打算做App,后来也改做微信公众号。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媒体项目正在由初创期的模糊定位走向清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个别项目在创新性上有突出表现,在阅读率方面也在稳步增长。

其中一个班45个人,经过自组形成9个团队。这9个团队分别创立了微信公众号“418TV”“拌个橘子”“匆匆闲字”“留住春夏”“一隅北”“杂阅汇”“沧浪杂话”“你的科普酱”,微博“远行栖一个家”等媒体项目。另一个班35人,形成6个团队,创立了杂志《风尚》,微信公众号“电竞体育新鲜报”“搞事儿”“由琐思”“风向热点”,微博“怀味大叔”。

整体来看,这些媒介项目在名称上有创意,有些名称令人印象深刻。在媒体定位上非常多样化,故事类、情感类、音乐类、时尚类、热点新闻类、科普类、文艺类、旅游类、历史类、生活类都有涉及。在媒体内容方面,运用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内容呈现方式。在版式设计上,有意识地去追求或怀旧的、或严肃的、或软萌的、或犀利的风格。在媒体推广方面,各团队也采用了多种方式,通过各种社交媒介进行转发、与粉丝互动、抽奖、策划活动、赠送小礼品等。

以微博“418TV”和微信公众号“由琐思”两个媒体项目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团队在项目中的成长。

“418TV”项目是由6个女生组成的团队负责,在媒体项目设计及前期准备阶段,她们对受众群体及自身条件作了较为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对自己的媒体项目也有着清晰的定位和对未来运营的规划。她们最初考虑了电台、搞笑视频、街访3个媒介项目,但经过对自身条件的评估,认为如果做电台声音条件缺乏、设备太贵、太费时间,因此放弃;如果做搞笑视频,梗奇缺,本身不具备脑洞清奇的特点,因此放弃。最后觉得做街访视频比较稳妥,于是保留这一项目。在受众定位方面,她们将目标群体定位在在校大学生群体以及对大学生群体感兴趣的群体上,一方面因为大学生群体足够庞大,另一方面,作为在校大学生,她们非常了解这一群体,比较容易做出符合这一群体需求的内容。因此她们决定做关于大学生的街访视频微博项目。在内容定位上,她们设定每期一个与大学生相关的话题,然后就这一话题在校园内随机采访。前期话题以猎奇为主,目的是博关注,后期回归校园生活。更新频次,每周更新一次,每次时长4-5分钟。制作流程为:小组合作策划问题,拿设备采访,后期剪辑、播出。她们对项目未来的打算是,增加互动,拓展内容种类,转变营销方式。公众号开通后,她们做出了第一期视频“你有喜欢的明星吗”,但经过第一期视频的制作,她们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技术方面:画面不稳定,背景杂乱,后期剪辑凌乱,字幕颜色太深,音效声太大;采访方面:街访时经常遭遇拒绝,需要在话题与采访技巧方面进行调整;设备方面:为了方便,用手机进行的拍摄,效果不好。接着她们做了第二期街访视频“如果遇到了大一时的自己,你想对Ta说些什么”,这一次她们在话题选择上针对开学季大一新生渴望了解如何度过大一,非新生则对过去的大一生活还有诸多感慨,这些话题并没有过多猎奇或涉及隐私。受访人的配合度还可以,但她们也发现,即便是采访对象配合,但一般都寥寥几句话,很难出彩。由此她们决定在话题的参与性方面继续做调整。经过了多次视频采访制作经历,她们的采访已经不再生涩,视频的质量与可看性越来越高。

“由琐思”也是一个由6个女生组成的团队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她们在创办该公众号之前,认真研究了占豪、十点读书、咪蒙等热门公众号的特点,然后给自己公众号的定位是“不只是鸡汤文”。更新频率定为每周两次发文,如有热点会增加发文频次。“由琐思”意为由琐事引发的思考,话题为女生闲聊的热点,在标题、文字、配图、版式上力求软萌、可爱。该公众号的团队成员非常关注后台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认为通过会话推送阅读以及其他阅读来源进行阅读的数据翻了一倍左右,这两种阅读方式是推动阅读量的主要方式。而通过好友转发和朋友圈阅读的方式增加量很少,由此她们调整了推广的方式。

五、基于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在编辑学教学改革的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可以更好地完善编辑学教学改革。

其一,是学生团队的配合问题。从目前各个团队的状态及其媒介项目运作的状况来看,配合密切、投入程度较高的团队媒介项目运作的也比较好,内容更新有规律,质量有保证,阅读人数阅读次数也比较多。相反,团队合作散漫、媒介项目更新慢且无规律的,阅读次数仍然停留在个位数。在这次教学改革实验中的两个班,每一个班只有几个男生,尽管在组成团队之前教师已经跟学生说明,团队成员应该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分工,并且能够融洽合作,人数可以根据项目需要以及团队成员的合作意愿来确定,即便组成团队,也不允许有成员偷懒,把所有工作推给其他成员,并将通过让团队成员轮流汇报阶段性问题、经验与成果来进行监督,为每个成员赋予课程成绩。但几个男生仍然自发形成一个团队。就阶段性实验的情况来看,两个男生团队都不理想,因为每个团队内都有一两个人不参与或不积极参与,导致整个团队处于一种散漫互相推脱的氛围。

其二,团队成员保持一個合理人数也比较重要。之所以让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做媒介项目,一是因为学生不是专业媒体从业者,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到媒介项目中;二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多人配合可弥补这种不足。从运作情况来看,人数较多的团队无论是从发稿量还是阅读数来看都较高,他们获得的成就感也较多。有的学生也提到,更新频率太低了,很难留住受众,但因为还有其他的课程、作业和考试,想多更新一些内容又做不到。

其三,媒体项目前期的调研与定位至关重要。从各团队汇报的情况看,前期调研做得比较充分、定位清晰的媒介项目运作良好,比如上文提到的几个媒体项目。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定位做了调整,比如“你的科普酱”经过两轮讨论,因为所做内容与名称、定位不符,团队成员做科普缺乏相应的资源,最后调整了名称与定位,改为“百嘟百科”,但新问题是定位太宽泛,这是接下来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定位不清晰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内容太宽泛、太杂,每一类内容又都做不精细,整体很难形成风格。定位宽泛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团队对市场、受众、自身条件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是想当然地认为内容无所不包,自然会吸引各类读者。“杂阅汇”项目的突出问题即在这里,就定位问题师生之间已经有过讨论,教师给出了意见,但该团队成员愿意按照自己的思路尝试,该项目的所发内容阅读数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其四,陪伴与激励。在媒体项目运作过程中,尽管有些团队在阅读数量与点赞量增长时会体验到成就感和来自受众的激励。但这个增长有时是缓慢的,有时会停滞甚至下滑,有的甚至从不见起色。教师的指导有时会起作用,有时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项目的走向或取得多大的成就,关键是团队的坚持与创新。因此,教师所应给予的不只是指导,而是陪伴与激励。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他们的项目,进行随时的交流。但正如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投入一样,教师也因为学生数量较多,并且课程只有一学期,而不能照顾到更全面,亦无法长时间指导,课程结束后,媒体项目是否会持续、持续多久是个未知数。

注释:

①全媒派:《刚毕业就拿融资?码字/视频/VR…这一代年轻人如何颠覆创业逻辑》,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92703355_465296 ,2017年9月18日。

(作者系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

猜你喜欢
自媒体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审视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