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族裔遗俗:壮族侬峒节起源研究

2020-04-18 23:26赵明龙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壮族

摘 要:骆越族裔遗俗壮族侬峒节是壮族传统节庆民俗,入选我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通过对侬峒节称呼、侬峒节传说和侬峒节起源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认为,侬峒节起源于原始信仰的酬神娱人和依歌择偶,前者为载体,后者为动力。

关键词:壮族;侬峒节;保护传承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6.014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6-0078-09

壯族侬峒节是左江流域壮族群众以自然村(社区或片区)为单位,每年定期举行以祭祀祈福、聚会交友、对歌交情、商贸交流和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间大型节俗活动。它是骆越族裔遗俗,自古以来主要流布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全境,龙州县金龙镇、逐卜乡,天等县福新乡、龙茗镇、小山乡,江州区新和镇、江州镇等,以及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等地区,直接受众人口超过100万人,间接受众人口(包括前来参与节庆人数)每年500万人次以上。在越南北部的谅山、高平、太原、河江、老街等省也有广泛流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流融合加快的背景下,研究骆越族裔遗俗侬峒节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侬峒节的概念

什么叫侬峒节?我国学者和越南学者对这一名称理解与定义相差不大。“侬峒”(noengz doengh),是广西边境地区崇左市龙州、大新、天等、江州四县(区)以及云南富宁县等一带的壮族人借助汉语对壮族传统节庆“祭祀歌会”的记音。“侬峒节”的“侬”为“走出、下去”之意;“峒”,原意为田峒,后泛指行政单位或族群聚落地或开阔地。“侬峒”就是人们走出村落,汇聚在开阔地(如田峒、江边、河滩、密林)开展祭祀、聚会、歌唱、娱乐活动的意思。

(一)中越对侬峒节的称呼

对于侬峒节俗的“侬峒”,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一些书籍或报刊上和壮族民间抄本有不同的称呼,现摘录以下8种。

1.“龙垌”。较早见于《广西各地歌圩情况》一书,原文是:大新歌圩,“太平乡壮话叫做‘龙垌,据说是农作物丰收满田垌的意思”[1]。

2.“陇洞”或“陇岩”。《大新县志》载,本县歌圩和歌会,历来盛行。歌圩或歌会,俗称“陇洞”或“陇岩”[2]。

3.“陇峒”。如潘其旭、许晓明编著的《壮族歌圩》一书称:“在龙州、大新一带,有传统的陇峒节,俗称‘西陇峒,意为‘下到田峒唱歌祭祀[3]。”这一条与第2条基本相同,但后面那个字有区别,前者为“洞”,后者为“峒”,区别在于后面那个强调“田峒”的峒。

4.“侬峒节”。比较常用,且用得最多。如农瑞群在《布傣侬峒节:骆越节俗文化的再现》一文中就用“侬峒节”[4];赵明龙在《中越壮岱族群歌圩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与开发》一文中称,大新、龙州金龙一带的壮族称歌圩为“侬峒”[5];秦红增等著的《侬垌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一书也用“侬峒节”[6]。

5.“隆垌节”。见于云南省《富宁县志》。该志载:“隆垌节,壮语‘隆垌。‘隆即下去,‘垌即坝子,意‘下坝子。”意思与前面相同,视为“侬峒节”的别称。

6.“航端”或“航单”或“巷单”。都是一个意思,均为靖西、德保和大新下雷一带壮族对侬峒节的称呼,意思是“赶赴歌会”。如《大新县志》载,本县歌圩和歌会,下雷称“巷单”[2]。

7.“诗峒”。靖西有许多歌坡和歌场,壮语称诗峒。相当于野外歌圩,没有物资交流,属于“纯歌圩”,由山歌爱好者约定俗成自发组成,为自由结伴对歌的民俗文化[7]。

8.“    洞”。在龙州县金龙镇布傣天琴师唱本中,发现用壮族方块字写成“    洞”,有的写成“弄下(左右组合)峝”,“弄下”是“下”的意思,而“峝”与“洞”“峒”同义,原指自然界中的山洞、岩洞,古壮先民以一单个姓氏为群体,以洞为家,一洞一姓,各洞也成了洞内部落群体的代称[8]。

以上8种称呼,都是借助汉字来表述壮语的侬峒节,但内涵基本上是相同的。如“侬(noengz)或陇(loengz),在广西南部壮语方言里都有“下去”“赶赴”之意;而‘峒(doengh)是原指山间有水源、河流或灌溉系统的平地,后泛指行政区域。壮族是聚峒而居的民族,一个流域或几个村落、一片田地都可称为峒,甚至“一个或几个自然屯即可成为一峒”[9]。

越南学者对侬峒节的理解与我国学者大体相同,但也有差异。越南对侬峒节称为“垅垌节”(                  )。在越南,关于侬垌节的术语在学术界各有各的提法。如隆冬(                   )①;                   ②,                                             。其中,隆冬(                  )这一术语以“下田”的含义,首次于1978年在《越南北方少数民族》一书中被使用:“人们每年春季组织祭祀活动,这期间通常被称为下田节(隆冬)、月会(二会),上山(哦跛)(óc  pò)等”[10] 。“哦跛”即为龙州、宁明和凭祥壮语所称的“歌坡”,为到山坡上歌唱的意思。因越北各地发音不同,从而产生略微的差别,但从语义角度来看,这些词语都是“下田”的意思,即赶歌坡。在《越南北方少数民族》记载有越南泰族传统民间“卡”,这种“卡”说的是泰族传统山歌习俗,其中“男女对唱的称‘报沙卡,在田间唱歌称为‘垄东卡”[10]。从音译分析推测,这里的“报沙卡”指的是青年男女对歌,壮语也称“貌俏”(“貌”就是少男,“俏”少女);“垄东卡”就是“下田对唱山歌“的意思,与壮语的“侬峒”是一个意思。此处记载,与前述的几位越南学者所述的意思衔接紧密,说的就是“下田”“田垌对歌”的意思。

(二)笔者对侬峒节概念的理解

对于“侬峒”,笔者的理解是:侬峒节是中越跨境壮侬岱泰族群春秋季节在野外(田垌或坡岭或河滩荒野)约定俗成举行的集祭祀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传统民间大聚会活动。“侬峒”,就是“走到旷野赶歌会”的意思。“侬”,借助汉字的音,而义则是“去”“往”“赶”的意思。壮语在“侬峒”前一般还加上一个“碑”,连成“碑侬峒”,而“碑”就是“去、赶、赴”之意,“碑侬峒”即汉语的“赶歌会去”或“赶歌圩”的意思。而“峒”就有好多学问,大体包括如下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就是地理空间——“一片空旷地”。如“田垌”,壮语常称“垌那”,即一片宽广的田。汉语也有一义为“田地”的意思,这里壮汉意义是一致的。一个大而平的盆地也称“峒”,与云南等地所称的“坝子”意思相近。

第二层意思,指“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及其那里的人民;聚落,聚族而居。如早期部落可能就是一峒一姓或一峒一族,聚族而居。汉语的“峒”基本义是“山洞”和“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两种意思。笔者结合骆越族群后裔的生活语言来判断,应该取后一个意义,即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那个地方。《辞源》对“峒”解释为:“峒,旧时对我国贵州、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泛称,如苗族的苗峒、壮族的黄峒等”;对“峒人”解释为“我国西南地区居于山地的少数民族”[11]。唐代柳宗元《柳州峒氓》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这里的“氓(méng)”即民、百姓,“峒氓”即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青箬”是指箬竹的叶子,古代壮人常用以裹物,“趁虚”即“趁墟”、赶集。

第三层意思,是指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骆越地区,古代一峒就包括一个宗族甚至一个氏族部落,也可以是若干个家族,甚至是若干个村落形成的一个社会组织,峒内各家庭之间有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如,隋唐时期左右江地区存在许多峒,如黄峒、侬峒、雷峒、火峒等,其中势力较大的有黄峒和侬峒[12]。各峒或一姓一峒,也有一峒一族。

第四层意思,是地方政权组织。唐宋时“峒”作为地方政权,大者称州,中者称县,小者称峒,列在县之下叫“峒”,峒为县辖下的一级政权组织。峒官既是行政长官,也是军事首领。如“知峒”,即峒官。元明时期,由峒改为州府的也有,如结安、龙英,宋置峒,元改为州;凭祥,宋为凭祥峒,后改永平寨,明洪武初置镇,永乐二年置县,成化二八年升为州[13]。龙州金龙镇,唐代称金龙峒,宋代为迁龙寨。也有由州改为峒的,如宋代的结安、龙英、佶伦到了元代分别改为州[12]。

第五层意思,是指“文化空间”,即举行祭祀娱乐活动的场所。通常是选择田垌、矮岭缓坡、河滩、森林等小区域的生态优美的空旷自然生态环境空间,适合人们举行各种民间大聚会活动,甚至把一个村落中间空旷地带适宜开展大型聚集活动的地方也泛指峒,但不叫峒,而称“管板”。笔者所述的“侬峒节”的峒,指第五层意思。

侬峒节与壮族歌圩节的关系。“侬峒节”与壮族“歌圩”表面上好象是同一意思,但不是一回事,还是有区别。从活动仪式与内容看,歌圩一般没有祭祀内容,只有娱人内容和功能,而侬峒既有祭祀娱神功能和内容,也有娱人的对歌、文体活动内容,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而这种娱神娱人双功能的歌会目前还广泛地流布于龙州金龙布傣、大新宝圩、雷平咘龙、大新下雷霜降节侬峒节等,以及越南岱族、侬族和泰族等族群。从地理空间看,流布于左江上游地区的大新、龙州、天等、江州区、靖西、德保、那坡和云南富宁县等,在越南主要流布于越南北部的高平、谅山、河江等省,其他地区流布很少。从民族来看,侬峒节主要流布在中越边境的壮族布侬、布傣、布偏三个支系,其他地区的壮族没有这种民俗。从话语体系看,“歌圩”是汉语话语体系,“侬峒”是壮语话语体系。换句话说,“侬峒”是壮语表述,“歌圩”是汉语的表述。出于对骆族裔文化遗产的研究话语体系的需要,本文使用“侬峒节”这一文化概念,并与越南岱侬泰族群称呼保持一致,而研究的范围重点是中越边境地区。

二、侬峒节起源的研究

对于侬峒节的起源,中越学者的观点总体上基本相同,但理解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中国对侬峒节起源的研究,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说法,现以中越边境地区有关侬峒节起源的观点作一些回顾。

(一)壮族民间传说与史实

1.大新县。大新壮族对侬峒的起源,民间传说主要有5种说法。第一种,祈求丰年。传说侬峒源于乐神(就是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一般以祭祀天神地神谷神祖宗神为主。第二种,传说侬洞源周公制礼作乐,壮族就产生了以歌会友的“圩”。第三种,传说紀念刘三姐而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聚会唱歌。第四种,纪念反抗封建婚姻殉情者[14]。第五种,土司支持侬洞民俗活动。传说古代土司划分州界时,各州壮人不忍分离,就共同约定每年来聚会一次,对唱山歌,从而产生“侬洞”[1]。据考,广西大新县恩城乡,至今还有先辈留存于岜仰歌圩摩崖石刻中,记载有土司支持恩城岜仰歌圩发展的文字(见图1),摩崖石刻全文如下:

恩城之山,名谓仰山,下之村,亦谓岜仰,山之上有岩,传有仙骨藏之上,之下有峒,峒有神女与牧童狎玩,人亦不知其为神女也。每年三月仲春,岜仰、江边、佰托等村,男女聚会洞口唱歌娱乐,以庆丰年。予登山而眺,安平之水悠悠扬扬,回首视恩城之山,苍苍郁郁,山水囗囗囗耳,何安得此隆胜,何恩得此微囗。从者曰,人有巧拙,山有大小,水有浅深,难以概之论,祖宗之定也。

大明正统十年三月十三日,奉训大夫世知恩城州事天水郡赵福惠书。

2.龙州县。龙州县壮族对歌会活动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侬峒”的产生是为祈福保丰收,如龙州金龙侬峒节起源于祭天祈福禳灾[6]。第二种,称侬峒节为“歌坡”,龙州县城壮族以此来称呼歌会。其起源说是来自“会期”的影响而产生“歌圩”。

3.靖西县。靖西对侬峒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有几种说法[1]。一是起源于“出岩”。传说靖西古人很早以前居住在岩洞,当时有一个姓岑的土官下令各岩洞男女青年集中下山在圩场唱山歌,借此机会挑选最漂亮姑娘为妾,人们不得不依,此后男女青年就自发地出岩对歌娱乐,老少也来看热闹、卖东西,后来演变为歌会,因而“出岩”就叫做“航端”。二是起源于“择婿嫁女”[1]。

4.德保县。德保县“侬峒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起源于“择婿嫁女”。传说古代有位姑娘长得美貌秀丽,邻近的男子都想娶她为妻,其父就定在赶集日圩场上举行赛歌,唱歌比赛优胜者就将女儿嫁给他。第二种,传说青年们为了纪念一对情人反抗封建婚姻而举行歌会。这种民间传说与百色收集到的民间故事《相爱洞》相似[1]。

5.富宁县。云南富宁县隆垌节的来历,传说是纪念北宋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义,每年三四月间举行隆重的聚会、对歌,各村分别轮流举办隆垌节。到了清朝隆垌节逐步发展成唱戏、贸易和对歌为一体,并沿袭至今[15]。

(二)学者研究观点

对于壮族侬峒节的起源,中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观点有娱神说、择偶说和多元说三种。

1.娱神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较多,主要代表有秦红增、农瑞群、许晓明、罗瑞宁等学者。秦红增等认为,侬峒节主要通过祭祀和一系列民俗活动来祈福禳灾,寄寓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6]。农瑞群认为,龙州侬峒节来源于龙州布傣人的“布祥”祭祀活动[4]。许晓明认为,“陇峒节以祭祀活动为主线,是早期氏族部落联会祭祀活动的遗存”[9]。从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来看,侬峒节的起源主要来自祭祀活动。罗瑞宁充分论证了“壮族歌圩起源于原始时代壮族先民的宗教祭祀活动”这一乐神的各种论据:靖西歌圩源于壮族先民的“酬神”活动;大新的龙垌是“因乐神而生”;壮族习惯于清明前后“酬神乐祖”;歌圩发起的缘机皆因壮乡一年一度的打醮祭庙;现当代壮族歌圩内容依旧夹杂着娱神内容,等等。他坚信,“壮族歌圩起源于乐神这个结论显然是有着它较强的科学性,是值得相信的”[16]。邓如金先生也认为,壮族歌圩源于“乐神的说法最古”“壮族先民聚集唱歌,目的是乐神”[17]。

2.择偶说。蓝鸿恩、农学冠等学者坚持侬峒文化起源于“择偶”。蓝鸿恩认为,侬峒起源于古代择配,在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交替时期,诗歌已经出现,人们用诗歌美妙的语言来倾吐内心感情,以此谈情说爱来选择心中人[18]。农学冠认为,壮族先民在进入农耕社会后,对偶婚替代了群婚制,需要与异族通婚,人们“走出岩洞”“选择适当时间、地点相会,以便相互接触择配。这种聚合交往,打破了部落的界限,实际上就是歌圩的雏形”。因此,“歌圩源于远古对偶婚生活”[19]。

3.多元说。主要代表有潘其旭、梁庭望、黄秉生等学者。潘其旭认为,“壮族歌圩与‘溱洧之风有着相同的源头,是由自然崇拜而产生的原始宗教礼俗,不断演化发展为男女欢会的节日活动”;壮族侬峒也是氏族部落联合祭祀活动的产物[20]。梁庭望指出,壮族歌圩的起源是多方面的原因,“氏族社会部落宗教集会给歌圩的产生提供了时机、场所和条件,是歌圩起源的重要原因”,“氏族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歌圩产生的基础,宗教节日是它形成的重要条件,而对偶婚則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21]。这表明,歌圩起源不是一果一因的,而是一果多因。黄秉生认为“原始宗教活动是壮族歌圩的母体,是它孕育了歌圩这种壮族人民所喜爱的形式”,而两性爱恋的追求,“是促使歌圩从宗教母体中诞生的第一动力”[22]。可见,壮族侬峒节的起源是多元的。

(三)越南对侬峒节起源的研究

侬垌节是越南北部山区多个民族的重要节日,但它又鲜少被封建时期的越南国家关注,且似乎无任何文字记载。后来,随着民间文化和民族学的发展,这个节日才被关注研究。从历史上追溯,侬垌节也接近于京族的下田、祭田仪式,且双方有一定联系。《大越史记全书》记载,987年春初,黎大行帝举行祭田耕地仪式以鼓励民众耕作生产[23]。吴时士(                  )认为这是越南首个被史书记载的祭田仪式。罗公意(                 )在其一篇有关岱侬文化的文章中指出,“和同地区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如侬族、汕斋族的哦跛(oc pò)节,热依族的容跛节(                    )和瑶族的傀刀节(                 ),岱依族的侬垌节也是祈求丰收的节日。可以说,这是农业信仰范畴的节日,和水稻耕种息息相关。该节日的主要目的在于供奉专门负责保护村民和带来丰收的村神和神农,以祈求民安物阜;同时,它还象征着人们一同首次抬脚下田以开启新的生产周期”[24]。黄文薄认为,“侬垌节自古已有,旨在祈求全年风调雨顺,民安物阜,经营顺利——这并非仅仅是岱依族的愿望,而是所有民族的愿望”[25]。由此可见,隆冬(即侬峒)不仅仅是稻农的下田节日或农业仪式而已,它还包含祈求林神、山神的涵义在内。从上述看出,越南学者也认为侬峒节起源于农业信仰,是岱、侬族对自然崇拜和祈福。

三、笔者对侬峒节起源的认识

笔者通过对壮族民间传说的考察,以及中越两国学者对侬峒节起源的分析,初步认识侬峒节产生是有多种因素促成的,而不是单一的条件或原因。综合分析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酬神娱人

“侬峒”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并脱胎于宗教,产生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那么它与原始宗教有哪些联系呢?笔者研究认为,至少有以下两点联系。

1.与天神雷王有关系。我国古代向来有敬天的巫俗。如,《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26]八阙之乐是古代劳动人民生产斗争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巫舞乐,分别是歌颂大地、歌颂图腾黑鸟、祝草本生长、祝五谷丰登、对自然敬畏、表达通天功愿望、依照四时行事和使万物达到最高境界的愿望等,说明当时唱歌和诗乐舞融合一起,并以舞蹈酬神。这可能是壮族先民骆越族“侬峒”起源的萌芽。历史研究表明,早在一万年前,我国岭南百越族群就学会人工种植水稻,而水稻生产依靠水,在当时的条件下,水利自流灌溉极少,基本上靠天下雨、靠天吃饭。因此,人们对于“雨水”来说视同生命一样重要,一年四季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要实现这一愿望,在缺乏科学技术的情况下,只能模仿青蛙,唱歌跳舞,祭天娱神求雨。祭天需要动员许多人来参与,还要敲锣打鼓,以感动上帝雷王。这种情景在壮族《布洛陀麽经》中可以找到印记,当代壮族各地侬峒节所在地也还遗存着这种原始的宗教活态活动。如龙州金龙镇侬峒节中的“求务”仪式[6],靖西“航端”求天拜地降雨传说[1],东兰蛙婆节酬神求雨活动[20],广西壮族各地歌圩点的祭祀打醮(如平果、田东、汪甸等歌圩均请道公或师公来打醮,然后才闹歌圩)[18],基本上是以酬神求雨为目的。如大新有“神和我们一起娱乐,就保佑我们得到丰收”之说,龙州有“什么地方举办歌圩(侬峒),什么地方丰收的希望就大一些”之说等[1]。钦州一带的壮族先民“跳岭头”,防城的壮瑶民族阿宝节(实为“侬峒节”)等,都是祭祀与侬峒融合,一般先祭祀酬神,后举行侬峒娱人。明嘉靖《钦州志》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妆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27]这里,我们通过史书看到跳岭头反映骆越先民原始祭祀仪式的场面,也看到侬峒求偶从“舞化”到“歌化”、从“酬神”到“娱人”的情景。

2.从时空上与宗教有关。从时间上看,每年的侬峒节基本上是春季,春季意味着什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稻作民族的骆越族及其后裔,每年春节期间就开始筹划一年的农业生产,在没有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下,首当其冲是举行祭祀天神求雨活动,这可从现存的壮族各地侬峒节的节期得到印证。研究发现,壮族地区大部分侬峒节举行时间都是农历正月至三四月为多,正值春耕时节,农耕急需雨水造田造地,犁田耙地,因而需要酬神求雨。笔者查阅《龙州县志》并作统计发现,龙州县从农历正月至四月都有村落举办侬峒节,农历正月初十日,金龙乡花都屯、黄朝屯;十一日,金龙乡板送、板池屯,武德乡武德街;十二日,金龙乡逐立屯;十五日,上龙乡水陇屯;三十日,上龙乡大陇、板封屯。农历二月,初二日,上龙乡那斗屯,武德乡隘口屯,科甲街;十二日,水口乡水口街;十八日,龙州镇,下冻街。农历三月,初三日,下冻乡坡王、秾隆屯,响水乡桥板屯,上金乡活灵、那驮屯;初四日,下冻乡桥望;十三日,上龙乡板弄屯;二十九日,下冻乡两庄,水口乡青龙山。农历四月,初十日,水口乡更宜屯;十一日,霞秀乡那浪屯;十二日,霞秀乡百那屯;十三日,龙州县城,霞秀乡百秾屯,上降乡板楞屯,武德乡布观屯;十五日,霞秀乡下耶屯,响水街;十七日,上金乡那实、板简、那通、禁乾屯;十八日,霞秀乡板门屯;二十一日,霞秀乡板塘屯、弄发屯,上龙乡弄埠屯;二十二日,上龙乡陇利屯,等等[28]。可见,侬峒节基本上是农历正月至四月之间最多,表明与农事求雨有关。

从空间上看,壮族地区举办侬峒节的地点,一般选择在旷野、田垌(壮语叫“垌那”或“江那”)、河滩、森林旁边等。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一是求神需要宽敞的地方,便于聚集更多的人一起举行拜天求神降雨仪式,因而江那、垌那、旷野就成为首选的祭祀空间,如东兰、天峨、南丹等地的壮族蛙婆节就在田垌里进行祭祀活动。广西大新县恩城乡陆榜村,举办陇峒节的地方就在离村头西边1公里处的平坦旷野上,地名叫“交布苏”(壮语地名),那里宽广,有水靠山,可容纳上万人赶侬峒节。二是选择河滩、森林等自然优美的小范围自然生态区举行歌圩或陇峒节。选择河滩,除了可以聚集更多人群参与活动外,另一个原因是举行“以水求雨”仪式,类似印度阿萨姆邦用青蛙举行“蛙亲”祭祀雨神求雨一样①。而在森林附近举行歌圩,本身就有神秘的原始宗教含义,一般在森林旁边举行祭祀神树仪式。笔者几年前曾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壮族地区考察,那里的壮族村民每年都祭祀神树神林,祭祀那天,全村所有男女老少全部集中到树木旁边举行祭祀,用“三牲”来祭祀,做糍粑、五色糯米饭,热热闹闹地拜神树神林,然后举行对歌活动。这是壮族敬仰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民间信仰习俗,以使村落、田垌周边的小片森林得到保护,涵养水份,保护农田。这种祭祀活动一般是以酬神求天降雨为目的,其年代比较久远,伴随着骆越先民由原始狩猎向农耕生产方式转变全过程。

(二)依歌择偶

研究表明,以歌会友,寻配择偶,是推动了“侬峒节”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蓝鸿恩、农学冠分别在《论歌圩》和《壮族歌圩的源流》作了详细的论述,笔者基本认同其观点。寻配择偶涉及到古代婚姻形态有关理论问题。按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研究,人类社会家庭发展可概括为四种形态,即血缘家庭(群婚制)、普那路亚家庭(族外群婚)、对偶家庭(从群婚制向个体婚制过渡时期,家庭没有形成经济单位,夫妻关系松散、变异)、一夫一妻制家庭(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私有制出现)。能够自主寻配择偶的当在族外群婚向对偶家庭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私有制,骆越族有了物质基础,男婚女嫁也不再由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婚配,可以通过各种祭祀活动而伴随兴起的侬峒节以山歌对唱方式来谈情说爱进行择配。靖西的歌圩起源就有“出巖”下垌对歌的传说[1],说明侬峒起源比较古老,人们还居住在岩洞,但是人们已经用聚会唱歌来“寻配择偶”,表明婚姻形态已经由族外婚向对偶婚转型。以歌会友、寻配择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可见,壮族先民青年男女以诗歌为载体、以追求爱情为动力,以择偶为目标的侬峒节活动,早在古代社会对偶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的时期就产生了,或许还把旷野山歌对唱的形式搬进家庭婚礼。《北史·林邑》记载,林邑、交趾一带,“每有婚媾,令媒者斋金银钏、酒二壶,鱼数头至女家,于是择日,夫家会亲宾,歌舞相对”[29]。史料记载虽然较晚,但它表明,由歌舞向侬峒歌会转型早在氏族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过程中就出现,依歌择配是侬峒节俗形成的引擎。

有关“依歌择配”的历史画面,多见于我国史书记载。《赤雅》“浪花歌”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群(一本云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30]此句,透出了这样的几点信息。一是“峒女”。有学者认为是指壮族先民头人之女,还可以理解为壮族村落的少女,也叫“俏”;“于春秋时”,说明这种歌会早在春秋之时就存在,不是清朝才盛行,可见邝氏看法与我们对侬峒存在时间推测是吻合的。二是“浪花歌”。蓝鸿恩先生解释为“欢狼”,意思是在山野上唱的情歌,但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男女青年结伴去玩耍而唱的情歌,即“嘹歌”(男女相交会的情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飞紽》载:“交趾俗,上已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紽。男女目成,则女受紽而男婚已定。”[31]这里的交趾,也包括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地区;“上已日”即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飞紽”就是我们熟悉的绣球,通过绣球来选择自己的意中人,是壮族先民侬峒的真实描述。

壮族侬峒不仅兴于原野,还在庭院的婚礼中,青年男女对唱情歌,择机作乐。《岭外代答·送老》对此作了详实的描述,曰:“岭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惋,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静江人倚《苏幕遮》为声,钦人倚《人月圆》,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乡党男子,群往观之,或于稠人中发歌以调女伴,女伴知其谓谁,以歌以答之,颇窃中其家之隐慝。往往以此致争,亦或以此心许。”[31]这里表现以歌传情,以歌取乐。《粤西丛载》也记载:“新娶入门,不即合。其妻有数邻女相随,夫亦浼数男相随,答歌通宵,至晚而散,返父母家。遇正月旦,三月三,八月半,出与人歌,私通及有娠,乃归夫家,已后再不如作女子时歌唱也。”[32]由此看出,原野的侬峒及至婚嫁伴郎伴娘对歌都具有“寻偶择配”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蓝鸿恩先生所说的那样,“人的雌性是没有发情期的”,所以性的主动关系又操在雌性的手中,“这种解决性压抑的婚配,在当时原始宗教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就披上宗教的外衣。人们唱歌、跳舞、狂欢、放荡来向神祝福。这样,古代的以择偶聚会的娱乐形式出现了”[18]。这就是壮族侬峒节产生的原因。

从广西看全国,也有类似的习俗记载,而且还比较早。《周礼·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33]可见,周朝时,仲春令男女成婚,如有私奔都不加禁止。《后汉书·鲜卑传》曰:“唯婚姻先髡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饮宴毕,然后配合。”[34]东北的鲜卑也有这种习俗,男女婚配或野合都是光明正大的事。海南黎族的“放寮”之俗,也与中原汉族和东北少数民族古代婚俗相类似。田野考察发现,壮族传统侬峒节其实质就是壮族狂欢节和情人节,与海南黎族“放寮”很相似,参与侬峒其目的就是“寮俏”(壮语意为“找姑娘谈情说爱”)。正因为有以歌会友、择配寻偶欢会的功能,从而使侬峒节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

骆越族裔遗俗侬峒节是壮族传统民俗,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俗主要流布于中越边境一带的壮族布傣、布侬、布偏以及越南北部边境的岱族、侬族和泰族。对于侬峒节的称呼,中越民间和学者对其理解和定义基本相同,反映出中越跨境侬峒节有共同的涵义。对于侬峒节的起源,中越民间和学者的研究认识大体相同相近,多数学者认为侬峒节起源于农耕时代的“酬神娱人”的民间祈福,也有学者认为侬峒节起源于古代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的“择配寻偶”。笔者认为,侬峒节起源于“多元说”。“侬峒”或是起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巫术歌舞,在原始宗教衣钵下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继而由娱人演变到依歌择偶。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文化资料编辑室.广西各地歌圩情况[Z].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翻印,1980:58.

[2]大新县志编纂委员会.大新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23.

[3]潘其旭,许晓明.壮族歌圩[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

[4]农瑞群.布傣侬峒节:骆越节俗文化的再现[J].当代广西,2009(6).

[5]赵明龙.中越壮岱族群歌圩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与开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3).

[6]秦红增,等.侬垌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7]李凯旋.城市背景下靖西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实证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4(6).

[8]秦红增,李先进.侬峒:再现于节俗文化中的乡村生活探析[J].文化遗产,2008(3).

[9]许晓明.瑟瑟歌舞祈年丰——龙州县陇峒节侧记[J].当代广西,2010(9).

[10]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研究所.越南北方少数民族[Z].范宏贵,等,译.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印刷,1986:113.

[1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30.

[12]黄家信.试论壮族的“峒”[J].学术论坛,2005(8).

[13]赵尔巽.清史稿(全四十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301.

[14]陈一榕.广西大新县壮族歌圩调查[J].廣西民族研究,2008(3).

[15]云南富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富宁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71.

[16]罗瑞宁.壮族歌圩起源辩[J].南宁师专学报,1995(1).

[17]邓如金.漫谈壮族歌圩[J].民族艺术,1986(4).

[18]蓝鸿恩.论歌圩[J].民族艺术,1985(创刊号).

[19]农学冠.壮族歌圩的源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1(2).

[20]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50—113.

[21]梁庭望.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C]//.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广西民间文学丛刊(6)[C].南宁: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内部铅印,1982:41—59.

[22]黄秉生.歌圩与壮族的审美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23][越]大越史记全书,第一卷,黎朝纪.(2011:205).

[24][越]罗公意.岱依人和岱依族文化[M].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57.

[25][越]黄文薄,高氏海.岱依族民间节日:谅山岱依人的侬峒节[M].河内:民族文化出版社,2012:28.

[26]陆玖,译注.吕氏春秋: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7—148.

[27][明]林希元.钦州志(明嘉靖刻本影印本):卷一,风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灵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钦州志·风俗[Z].灵山:内部铅印,1990—42.

[28]龙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州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781-782.

[29]许嘉璐.北史·林邑:九十五卷[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2575.

[30][明]邝露.赤雅考释[M].蓝鸿恩,考释.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25.

[31][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422.

[32][清]汪森.粤西丛载校注[M]. 黄振中,吴中任,梁超然,校注.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747.

[33]杨天宇.周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5.

[3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鲜卑传[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2019.

责任编辑:杨绪强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壮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