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4-20 10:30木尼日丁依明
关键词:恶性心率我院

木尼日丁·依明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喀什 844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有资料表明,每年因该疾病困扰的患者约合200万。有学者发现应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患者效果卓越,因此我院展开分组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方式治疗下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以回顾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按照患者意愿及首字母分组法均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检查确诊后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无其他传染性疾病及并发症情况且积极配合本次研究与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5±2.4岁。汉族患者58例、彝族患者2例。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根据B组患者实际病情应用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A组患在B组患者基础上加以冠动脉介入治疗。具体步骤包含: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不同次数的电击除颤、对严重患者手术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对患者应用塞尔丁格(seldinger)穿刺桡动脉并于患者冠脉内完成心脏支架。

1.3 观察指标

将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同期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指标及疗效性进行比较。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区分。其疗效计算方式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组别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将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差异以(±s)与百分数(%)表示,进行t检验,用n代替患者例数,当结果差异为P<0.05为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同期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明显比B组患者卓越,其结果差异结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比较(±s)

组别 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治疗前AST(U/L)治疗后AST(U/L)治疗前LDH(U/L)治疗后LDH(U/L)A组 25 7 15 3 22/88.0 51.3±8.6 37.2±14.1 251.5±13.9 202.4±8.9 B组 25 4 14 7 18/72.0 50.9±8.8 41.4±7.6 251.2±14.1 242.3±13.2 P值 <0.05

3 讨 论

医疗事业的进步是伴随着我国的强大与经济体系一同提升的。而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恶性心率失常以成为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多由于多样因素导致,常见如老年人便秘、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冷热刺激等。其症状多为患者出现心绞痛、呕吐、腹泻及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等不良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危害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建议患者一经检查确诊及时接受相应治疗。

而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应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患者效果卓越。因此我院展开分组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方式治疗下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同期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明显比B组患者卓越,其结果差异结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合并恶性心率失常患者具有更为有效、安全、确切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恶性心率我院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心率多少才健康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离心率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