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4-20 10:30閤会玲
关键词:肌钙蛋白脱氢酶肌酸激酶

閤会玲

(武汉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鼻、鼻咽、咽部等部位都会受到侵犯,大多患者未及时治疗或不当治疗,诱发心肌炎。心肌炎为多种因素作用引起的病变,病情程度存在差异,在临床上也有不同的表现,病情进展严重时还会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1]。临床治疗时要配合护理措施,才能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取得理想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将7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1~50岁,平均(39.6±12.5)岁;病程3~14 d,平均(8.2±4.2)d;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1~50岁,平均(40.5±12.8)岁;病程3~14 d,平均(7.9±4.8)d;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了合并严重肝肾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确诊后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操作,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组配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及早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指导患者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疾病发病原因,注意事项,了解及早治疗对疾病进展的作用。患者可以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心理护理。治疗前,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支持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以此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治疗依从性[2]。

(3)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不同情绪变化和病情程度,实施针对性护理安慰和用药。同时,干预患者的休息情况,加强临床监督管理,为患者制定休息表,使患者获取充足的休息,缓解心脏负荷,以此帮助患者恢复心肌代谢功能。指导患者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用新鲜蔬果,避免发生便秘。若发生心功能不全要及时控制活动量,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发心源性休克。输液时要控制输注速度,避免发生心力衰竭,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病情反复。

1.3 观察指标

根据血清检测法,对两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数据[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等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s)

组别 乳酸脱氢酶(U/L) 肌酸激酶(U/L) 肌钙蛋白(μg/L) C反应蛋白(mg/L)观察组(n=37) 164.8±51.2 125.2±44.1 0.05±0.01 2.7±0.8对照组(n=37) 204.8±62.9 155.9±45.8 0.09±0.02 6.4±1.6 t 6.8795 4.4643 5.1429 5.2044 P 0.0087 0.0346 0.0233 0.0225

3 讨 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病毒性感染,有个别患者发病时会表现出心悸、胸闷等症状,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短时间就会恶化,心功能不全,甚至诱发心源性休克。所以,及早治疗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治疗时要配合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护理针对性较强,早期的健康教育、早期心理护理、早期生活护理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及早了解疾病和早期护理的作用,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等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4]。可见,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干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临床康复,可以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脱氢酶肌酸激酶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不同病因心衰患者中LP-PLA2、Nt-proBNP、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研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检查结果差异性
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喝酒“脸红”和“脸白”,哪个更能喝
血检可预测心脏病风险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