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2020-04-20 10:30姜海霞
关键词:口服心血管常规

姜海霞

(六盘水市中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99)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安全健康,临床症状表现为冠脉舒缩异常、直立性低血压、无痛性心梗、晕厥,更甚至猝死。临床实践认为,降压、降糖、降脂、优化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措施,能够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1]。本文特此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了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满意,安全可靠。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60例患者均于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男女比15:15,年龄44~79(58.6±7.1)岁。常规组男女比16:14,年龄45~80(59.3±7.5)岁。两组临床资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1.2 方法

常规组30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每日3次;每次口服0.2 mg硫辛酸胶囊,,每日3次;每次口服120 u肠激肽原酶肠溶片,每日3次;口服5 mg依帕司他片,每日3次。治疗4周。

研究组30例则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即:心阴血虚者,予以百合地黄汤、黄连阿胶汤进行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者,予以归脾汤进行加减治疗;虚风内动者,予以镇肝熄风汤进行加减治疗;水饮凌心者,予以苓桂术甘汤进行加减治疗。除了加减治疗之外,配伍活血化瘀药物治疗。1剂/d,用清水煎煮成汤药口服。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定:自觉症状彻底消退或减轻,自主神经功能复常或显著改善,为显效;自觉症状有所减轻但是并未彻底消退,自主神经功能虽然并未复常,但有所改善,为有效;自觉症状、自主神经功能无任何变化,为无效。(2)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食欲减退、肝损伤、皮疹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n(%)]描述计数资料,予以x2检验。P值<0.05说明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3 讨 论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怔忡”、“心悸”范围,病位在于心,累及三脏,即心、肾、脾[2]。本文结合临床多年经验,以患者舌脉表现、临床症状,分为4种证型,即(1)心脾两虚。头晕、气短、纳呆、脉虚数、舌苔淡薄。采用归脾汤进行加减治疗,此方源自于《济生方》,并补入远志、当归,有利于患者宁神、养心,可以帮助心脾两虚证型患者减轻心悸怔忡表现。(2)心阴血虚。心慌气短、心悸、多汗,难以入眠,情绪烦躁,脉虚数,舌苔少且比较红。予以百合地黄汤、黄连阿胶汤进行加减治疗。源自于《伤寒论》之中的黄连阿胶汤,可以帮助患者宁神,促使其良好入眠。对于盗汗、怔忡、阴虚旺盛患者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3)水饮凌心。头晕、心悸、胸闷、下肢肿胀、呕吐恶心,舌苔淡薄且白滑,脉细滑或弦滑。源自于《金匮要略》之中的苓桂术甘汤,可以帮助患者健脾、化痰、利湿。对于心悸者具有确切的疗效。

本文对照发现,研究组与常规组总体疗效对比并无明显差别,提示中医辨证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都能够获得相当的疗效。但是观察用药不良反应,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更加安全,不良反应少。故而建议临床将中医辨证治疗方案,作为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猜你喜欢
口服心血管常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常规之外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