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HBsAg和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04-20 11:21辛菊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年2期
关键词:代偿肝细胞乙型肝炎

辛菊梅

HBsAg是HBV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HBV DNA则是HBV复制的直接标记。自Blumberg首次报道至今已近50年,曾经只能对HBsAg进行检测,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检测技术得到提高。HBV DNA定量成为重点检测的目标,但关于HBsAg及HBV DNA定量水平与肝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实验分析并不多[1]。故本研究主要对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进行HBsAg和HBV DNA定量检测,并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抽取本院于2017年3~11月收诊的74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亦为无肝硬化患者组,A组)、39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B组)及3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均通过2015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所有患者均从未接受过抗病毒的治疗,并排除酒精性肝病、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嗜肝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肝癌的患者[2]。

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住院后的第1天进行静脉采血,要求患者保持空腹状态,离心结束后抽取上层血清,保存待用。采用雅培ARCHITECT仪器和i2000SR免疫系统,运用化学发光法的方式对HBsAg定量进行检测,由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3]。应用ABI7500仪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对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提供试剂盒。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后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关联性使用spearman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4]。

结 果

1 一般情况 152例患者中男92例,女60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2.1±12.2)岁。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3组,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组患者(亦为无肝硬化患者组,A组)共74例,男性42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4.2±10.5)岁,其中HBeAg阳性患者54例;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B组)共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7.6±10.0)岁,其中HBeAg阳性患者1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C组)共39例,男性2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1.7±11.6)岁,其中HBeAg阳性患者15例。

2 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在三组间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三组中,HBsAg定量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时,HBV DNA定量水平也呈下降趋势(P<0.05))。见表1。

对于HBeAg阳性患者(n=88),HBsAg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定量水平高于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P<0.05),但在代偿期、失代偿期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如表2。

对于HBeAg阴性患者(n=64),失代偿期肝硬化组HBsAg定量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代偿期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代偿期肝硬化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定量水平高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之间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见表2。

3 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三组患者的HBsAg和HBV DNA定量水平均为正相关关系(r=0.614,P<0.001);其中,HBsAg和HBV 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呈正相关(r=0.57,P<0.001),在代偿期肝硬化组(r=0.267,P=0.1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r=0.232,P=0.155)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4 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与肝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 HBsAg定量水平与肝硬化程度呈负相关(r=-0.718,P<0.001),HBV DNA水平与肝硬化程度亦呈负相关(r=-0.546,P<0.001)。

表1 三组间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比较( ±s)

表2 按HBeAg状态分层后三组间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比较( ±s)

表3 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讨 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公共卫生领域中较严重的问题,全球约有2亿多慢性HBV感染者,而多数HBV感染者后续会有肝硬化疾病[7]。在我国,60%的HBV感染者转化为肝硬化。

HBV感染的主要表现是HBsAg,HBsAg是在一个成熟HBV上就有一层糖基化包膜蛋白[8],是由肝细胞整合、DNA转录与翻译后产生的,因此DNA的数量与HBsAg的滴度紧密相关,可以体现出DNA转录和翻译效果,但HBV DNA只能体现HBV复制效果。HBsAg在HBV DNA的基础上提供了不同的有效信息,也能反映出感染细胞的具体数量,检测过程也较为简单。有很多实验表明,HBsAg水平和肝细胞中的DNA有较紧密的联系[9]。

本次研究表明,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HBsAg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裴颜祯等也得出这一观点,并且把HBeAg分为阴阳两性后,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在HBeAg阳性患者中比HBeAg阴性患者表现得更明显[10]。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HBV DNA、HBsAg水平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HBsAg及HBV DNA定量水平与肝硬化程度均呈负相关,提示HBsAg、HBV DNA随着疾病的进展均存在着动态变化。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出现动态变化的原因主要是HBV入侵到人体内,人体机能就会出现变化,细胞会更具有特异性,体液也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应答,进而肝细胞就会遭到损坏,加之疾病不断发展,肝细胞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扩大了肝细胞的损坏范围,增加了肝部的纤维化容量,而功能性的容量就会随之减少,HBV对活性肝细胞的依赖逐渐提高,同样依赖于肝细胞的HBsAg 合成与分泌亦逐渐减少[11-13]。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患者的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之间整体呈正相关,但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完全平行,与余雪平等[14]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发现肝硬化越严重,HBsAg和HBV DNA水平就会随之降低,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对HBsAg及HBV DNA的定量测定可以有效反映肝细胞是否正常,在肝硬化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代偿肝细胞乙型肝炎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