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方联动的家长培训实践研究

2020-04-20 11:04刘勋葵
教师·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互联网+

刘勋葵

摘 要:新时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合格家长的配合,而传统的家长培训遭遇困难。在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中心学校利用“健心学堂”来培训家长,将专家智慧直接推介给家长,供家长随时学习、运用,实现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家长培训;健心学堂;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05-02

一、新时代对家长培训学校的新诉求

满足家庭教育问题的现实诉求。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品质、习惯、兴趣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才能提高效益,保证质量。然而对肩负下一代的养育职责的父母,在我国却长期缺少应有的专业培训。这一重任当前落到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肩上。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同时还需办好家长培训,帮助家长更新观念,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为孩子的品行养成、心理素质培育、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发展的促进提供专业帮助。当前家长养育孩子的态度及能力直接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在教育中存在大量的认知误区。有的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有的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却因缺乏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的培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水平以及孩子的需要缺乏科学的了解,对孩子所遭遇的现实问题爱莫能助,无能为力,难以与学校教育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有的甚至形成内耗。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与国际化、文化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信息的膨胀化、知识更新的频繁化、传媒的多样化、交流的网络化、生活节奏的快速化、竞争的激烈化、各种关系的复杂化、人口的老年化、家庭空巢化、劣性刺激的多元化,新的时代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已经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人们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心理健康状况遭遇严重的挑战。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由此导致的行为问题层出不穷,而家长面临“老办法不灵、蛮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家长亟须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增强教育孩子的能力。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生活的供养者与身体健康的监护人,而且要成为孩子良好品行与心理素质的培育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问题的辅导员、行为问题的干预者,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家长。

基于此,创办家长培训学校,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帮助,提升家长的素质及教育能力成了我国学校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成为众多家长的呼唤和强烈要求。

二、传统的家长学校面临的困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先行者开始了家长学校的探索。当前,许多学校根据内在的需要或者在有关部门的号召及硬性要求下,纷纷创办了家长培训学校。然而,当前的家长培训学校在创办的实践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实际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家长培训学校形同虚设,并没有开展实效性的工作,只是作为应付检查的一种装饰品,致使家长学校未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家长培训学校培训的科学性不够。当前的家长培训学校没有专业的研究者及培训者,都是由学校主办,有的由家长委员会协办。培训者大多数是学校领导、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而家长培训是一门不完全等同于学生教育的新兴科学。一些现有培训者没有掌握足够的心理科学、教育科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就难以充分保证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内容的系统性、培训方法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有的培训者让家长自己从网上搜索图书或文章阅读。而网络知识良莠不齐,家长易被伪科学或所谓的秘訣误导,贻误孩子的教育。

家长学校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家长培训学校的培训常常与家长会合为一体,变成了学生考试成绩通报会。家长面临的教育困惑难以通过这一形式获得解决,教育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同时,家长参加学习时间不足。家长肩负着养家糊口的实际重任,面临工作繁重、事业发展的压力。农村许多家长外出务工,无法亲自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有的只能由爷爷奶奶等监护人代劳。

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教师本身肩负着大量的教学、管理、科研、社会工作等任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本身的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再加上受自身水平的限制,在开展家长培训时容易出现心有余却力不足的现象。

各种现实因素导致了家长培训学校形同虚设或者低效运行的困境。当前亟须根据新的形势破解这一难题,走出现实困境。

三、“健心学堂”有效破解家长学校难题

“健心学堂”创新家长培训学校平台。如何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普及的新形势下,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号这一培训平台,通过专家、学校、家长三方协同,化解当前中小学家长培训难题。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中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这是一条方便、经济、有效、实用的家长培训之路。三方联动是指由专家提供培训内容、学校宣传推介、家长学习运用,通过微信培训平台实现联动。“健心学堂”是一个微信公众服务号,由湖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心理教育博士生导师肖汉仕与其专业团队创办。其宗旨在于提高使用者的心理素质、促进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指数,从而促进全民健心工程与健康及幸福中国建设。“健心学堂”以服务于家长为基础,进而面向全民。心理素质培育、心理问题辅导与如何指导成人健心护心等方面是家长、教师等群体的难点和热点。为此,“健心学堂”设置有“少儿的心理教育”“心理的自我测评”“好心态如何自己造”等类别。同时,由于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家长首先需要接受帮助以实现自我心态优化。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因此还设置了“中青年心理保健”“老人的心态调适”等类别。同时还开辟了“家长学校”“教师培训”“学生参考”“在职人员参考”等专栏。

精选内容确保家长培训学校的实效性。根据家长、教师等各类群体需要,家长培训学校提供了各类知识套餐,如“如何拥有好心态”“如何提高自己以及孩子的情商”“怎样做个优秀家长”“常见心理障碍的科学知识”“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如何自我管理情绪”“职场人士心理顾问”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为满足家长通过电脑学习的需要,肖汉仕教授还创建了公益网站中国全民健心网,里面已经有6000多篇美文供家长等网民免费学习。内容都是由专家亲自撰写或通过各种途径精选,按照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要求把关。精选的视频、图文、音频,由该领域的博士与硕士编辑上传,每天充实新的内容,为学员定时推送课程。到2019年12月底,“健心学堂”已经拥有4000余篇图文课程、200多个视频课程。

四、“健心学堂”家长培训学校的实践成效

我校通过考察与实际运用,一致觉得“健心学堂”的内容丰富并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而且形式多样、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教师与家长的需要。2017年年底,我校領导经过慎重研究,响应中央有关购买专业心理服务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号召,决定利用“健心学堂”这一微信公众培训平台来帮助教师办好家长培训学校,依托课题研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健心学堂”。学校统一让所有教师升级为“健心学堂”的VIP,将此作为教师的福利,供教师免费学习,以用于教师的自我培训。教师通过学习“健心学堂”里的知识,并运用于教育与教学之中,体验其价值,提高了认识,发现“健心学堂”的确是自我提高及帮助家长的得力助手,也是家长的顾问和老师,从而激发其向家长宣传推介的积极性。

教师向家长宣传推介“健心学堂”。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家长会以及家长微信群向家长介绍“健心学堂”。教师还经常将“健心学堂”的相关成果分享到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发送到家长群,供家长浏览学习。学校还激励家长利用“健心学堂”的知识与智慧。有用的知识或智慧,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产生作用。因此,学校号召家长将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智慧运用到孩子的教育与辅导中去,体验其实际成效。班主任通过让家长发送“健心学堂”的有关截图了解家长的学习情况,并在家长会上或家长微信群中交流分享,对积极学习的家长给予表扬鼓励。许多家长还将有关内容推介给孩子或亲友加以运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了全民健心。

构建三方协调家长培训学校模式。教师将收集的家长培训需求反馈到“健心学堂”,专家再根据家长及学校需求完善“健心学堂”的内容。学校是沟通专家与家长的桥梁,借助互联网,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形成了家校合作、三方协同的微信培训新模式。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调查发现,92%的教师觉得“健心学堂”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86%的教师认为这种方式解决了家长培训的困难;91%的家长成了“健心学堂”VIP学员,75%的家长认为“健心学堂”的内容科学、实用,81%的家长觉得通过“健心学堂”学习很方便,71%的家长经常学习有关内容,68%的家长运用后觉得非常有效,65%的家长觉得自己的观念得到改变,62%的家长觉得教育子女的能力得到了提升,61%家长非常喜欢这一学习方式,58%的家长经常将其中的内容分享给亲友;56%的学生觉得家长的教育方法有所改善。我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实践表明,学校、专家、家长联动,学校借助互联网,利用专家资源培训家长,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了家长培训与服务的科学性、实效性,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实现了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全民健心工程的必要性、功能及途径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3):208-211.

[2]李志霞.家长专业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58-59.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互联网+
江苏生鲜产品微信公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