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班级文化,打造优秀班级

2020-04-20 11:46董玉梅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途径作用

董玉梅

摘    要: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班级文化阵地,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主要从班级文化的作用、班级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介绍班级文化建设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班级文化    作用    途径    方法

要建设班级文化,必须明确文化的概念和班级文化的概念。文化是历史发展中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物质的,物质的就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外在形式,相当于外壳。文化是精神的,精神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是隐性的文化,是软文化,是文化的中心。软文化包括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行为文化。硬文化可以在短期内打造出,但是软文化必须有一个形成过程,靠的是建设、创建手段。

班级文化是教室布置等硬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学生思想观念文化、学生行为文化等软文化的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硬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思想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归宿。

一、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班级文化建设是内化常规养成教育好的途径。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不被学生感知的无形的教育,而不是空洞的说理和粗暴的强制。班级文化已经形成,成为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约束、引导、激励着学生的行为。它的教育是无形的,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在自习课不随意说话,这是一种教育,但我们可以营造气氛,让学生不好意思在自习课说话。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刻苦学习,还可以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到不学习就愧对家长和老师。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班级文化的营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种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好方式。学生的能力、智慧不是高压和管理出来的,是通过搭建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升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班级活动越丰富,学生能力越强,个性越鲜明。比如:班级讲坛活动,学生在台上侃侃而谈,娓娓叙说,信心有了,口才有了,阅读的成功感有了,活动激励学生学会专题研究性学习。又如:班级进行岗位建设,学生就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

最后,班级文化建设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是班级凝心聚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生生之间团结的有效方式。没有团结,班级就会四分五裂,班级的整体目标、守则规范就会受到制约。在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中,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就会和谐,学生之间的情感就会拉近,班级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情感等都会得到发展。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阵地,是增强班级活力的源泉,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最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手段。可以这样说:“三流班主任靠个人威严管理,二流班主任靠制度管理,一流班主任靠文化管理。”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硬文化的建设(关于教室布置)

1.教室的布置彰显班级个性。

教室布置是班级文化和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觀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因此,对教室布置要提高站位。精心策划,以个性化、人性化、情感化为原则,让教室内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力求彰显出班集体特色。例如,针对有点傲气且家庭情况较好的班级,可以“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为班训。刚入初一的班级,可以“我们信奉勇气、思想、智慧、信念。我们追求勤奋、勇敢、诚实、善良”为班训,并为他们诠释这些标语、图案的意思。要根据学生学段的不同,及时更换班级文化。初三面临升学的压力,班训就改为“拼一回,拼一个青春无悔;搏一次,搏一个锦绣前程”。也可把学习比作登山,结合月考,以山形、日出、飞鹰为背景,以“山高人为峰”为主题,设计制作月考目标成绩榜、考前目标卡、考后成绩卡,让学生自己张贴,真正了解学习现状。

2.教室布置要师生共同完成。

班级布置不是班主任或班主任和个别学生的事。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布置教室应该把他们当成主人,让他们参与其中。共同制定班训、班标、班歌、标语、栏目及版面并理解它们的含义。有些班主任为了布置教室,干脆委托广告公司设计,不愿意自己动脑设计,更别说引导学生参与。这种倾向其实是为了布置教室而布置,学生并不一定喜欢。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不是给自己布置教室,而是给班级的主人——学生布置教室,学生需要的是自己的班级文化,而不是班主任的班级文化。

3.注重教室的卫生。

卫生问题看似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其实对班级面貌影响很大。干净的教室卫生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的,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是根本。平时工作中,首先要求学生不人为制造垃圾(具体做法是不带零食到教室,饮料瓶带出教室,不撕纸,不扯胶带,谁的垃圾谁负责);第二,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主动捡起来,让学生树立卫生公德意识;第三,值日生只扫讲台和公共卫生区;第四,设立卫生监督员,开展专项评比。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添砖加瓦。

4.讲究座位的排列和物品的摆放。

有的老师很注意墙壁文化栏目的设计和利用,却对课桌椅和教室的小黑板、扫帚、水桶、作业、书籍、抹布不做要求,认为是小节,有这种思想认识是建设不好班级文化的。马斯洛说:“人的心理的善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久的,我们甚至不能说它在本质上是善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人性才能表现为善。在恶劣的条件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心理的病态和丑恶行为……人实际上是有作恶和表现病态的能力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环境诱发着人的善与恶。只有在幽静洁净、整齐温馨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向上努力的氛围。一个脏乱不堪、布置简单敷衍的班级,绝不可能出现向上努力的氛围。

5.注意美学。

优美的环境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优美的教室布置给予学生美的熏陶。美雅整洁的教室不仅美化了学习环境,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更滋养了学生的灵气和正气。在教室布置过程中,一定要追求美学效果,栏目大小、形状、色彩、字体等都要和谐美观。否则,这些外表的瑕疵会影响环境的教育功能。

6.独具匠心。

真正用心的班主任,从教室布置就能体会到他的教育细节。课桌留言(贴上座右铭:自己崇拜的人,竞争对手,不良习惯的提示);放清洁用具的地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处);门口温馨提示:如果你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应该检查门窗是否关锁;黑板格言、黑板报、学生作品展示栏、班级活动剪影、图书角、盆花等都是用尽心思的。这些小事体现了班主任精细实严的工作标准。

班级硬文化不是班级文化的全部,并不是说班级硬文化搞好了,班级就一定好了。但它是班级管理的起点,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熏陶和影响。

(二)软文化建设

1.要明确规划好班级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富有活力、健康向上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在心中做好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接手一个新班,心中要有这个班级三年的整体目标。并且对班风、学风的要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能凭着感觉走,否则是不可能带出一个优秀班级的。班级文化的一切思路和设计只是班级建设总体目标设计的一个部分。

2.注重班级制度建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制度是学生的言行规范,是衡量学生行为的标准,学生个性的完善正是在班级各种守则规范的影响下不断进行的。班级制度文化是为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保驾护航的,建设班级文化必须重视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应包含班委会制度、班级成员应共同遵守的各项公约、班级岗位责任制度等。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保障了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纪律的约束是让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自主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守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整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与“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致;第二,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班级实际,合理科学制定符合教育规律的班规班法;第三,必须依靠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让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第四,要注意突出班级目标、思想观念、素质培养、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要素;第五,班级制度必须实施多元化评价,凸显过程的动态性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沉淀班级精神。

建设班级思想文化和行为文化,师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科学健全的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保障,丰富多彩纷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催化剂。

精心组织主题班会。比如感恩父母,就可以做成一个系列。三八节“夸夸我的妈妈”,父亲节“夸夸我的爸爸”,期末“爸爸妈妈你为我骄傲吧”。比如班级寻访“美德少年”。第一次班级推选,第二次宣传,第三次“学习榜样,争做美德少年”。比如有些班主任喜欢让学生看电影和视频资料,他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育人途径,可是提前不做精心筛选,导致学生时间被浪费了,教育效果不佳。再比如“读书活动”,有些班搞一次“读书演讲比赛”,就算完成教育任务了。其实根本没有,好比刚把水加热,水还是生水,无法饮用一个道理。要想水开,必须持续加温。后续“我的读书计划”“读书计划落实检查”“班级读书之星评选表彰”。只有通过一个系列,活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还可以开展班主任寄语、名人名言介绍、学生励志演讲,邀请往届学生、家长、社会名人来班里给学生做报告,挖掘身边的榜样等方式激励学生奋勇前进。采用每日同伴互助互帮互学,每周小组评比,每月学法交流等策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快乐成长。初三学生升学压力大,诱惑大,思想工作便成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为了让他们抵制诱惑,树立信心。我开展了每日每生演讲活动,把精彩的句子摘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齐诵。这样做既鼓舞了信心又振奋了士气,达到了同伴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

活动育人的好处很多: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是学生释放过剩精力的途径,能增强班级荣誉感。活动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催化劑,使学生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认可,增强自信心,对班集体充满热爱。班级活动的成功开展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内动力。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树立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正面形象。

4.注重评价。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靠教化和活动,更离不开评价引导。所以,打造班级精神,班主任必须有及时评价的意识,特别是管理表扬要多于批评职责。班主任的评价是班级最重要的舆论。学生是在激励中进步的,他们优秀的品质是在一次一次优秀的思想行为得到肯定后不断强化的。建设强大的班级精神,离不开完善及时全面的评价,特别是过程评价。

5.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想做好的领导者,教师要拥有爱心和童心,他们是科学民主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班级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班主任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目标计划。班主任要支持班级活动,并尽可能参与其中。在学生茫然时,班主任要指点迷津。多鼓励少打击,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是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更不是“消防队员”。

总之,班级文化是一种育心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有爱的情怀,有教育的智慧。只要我们不断尝试、总结,一定能收获文化育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建生.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读与写杂志,2016(01).

[2]任素芳.班级文化的德育渗透[J].成功(教育),2009(4).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途径作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